基本信息
书名: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系统新进展(英文版)
定价:120.00元
作者:edited by Wenbin Li, David A. Lightfoot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0303467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与大豆育种(英文版)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分子标记的发展概况和开发技术,QTL分析和分子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大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病虫性状、动态发育性状分子标记和QTL的*研究进展及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设想及展望。该书反映了近年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改良方面获得的成果。
目录
Acknowledgement
Preface
Chapter 1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marker an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ions
Chapter 2 Method development for identifying functional markers in the soybean genome
Chapter 3 Map development an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for oligogenic and polygeneic traits
Chapter 4 QTL analysis of fungal disease resistance
Chapter 5 Identification of loci for resistance to insects and nematodes
Chapter 6 QTL analysis for seed quality traits
Chapter 7 Seed yield and ponent trait loci
Chapter 8 Loci underlying soil edaphic, physiological and developmental traits
Chapter 9 Dynamic QTL analysis of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s
Chapter 10 Molecular mapping and breeding for biotic stress resistance
Colored Figures
作者介绍
Wenbin Li
Key Laboratory of Soybean Biology in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 of China and the Key Laboratory of Northeastern Soybean Biology and Breeding/Geics of Chinese Agriculture Ministry),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China.150030
David A.Lightfoot
Illinois Soybean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Soybean Research,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Carbondale,IL 62901,USA
文摘
序言
评价三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内容上的期待更是超出了预料。作为一名在大豆育种领域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员,我一直密切关注着分子标记技术的演变及其对育种效率的提升。这本书,以“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系统新进展”为题,恰好满足了我对最新、最前沿知识的需求。我尤其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在改良大豆抗逆性(如抗旱、耐盐碱)和品质(如高油、高蛋白)方面的新颖应用。例如,如何利用CRISPR技术精确编辑关键基因,从而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从海量的分子标记数据中挖掘出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组区域。我也非常关注书中是否包含了一些针对大豆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的案例,以及这些技术在推动我国大豆育种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这本书应该能够为我们这些一线科研人员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效率,最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评分评价一 刚拿到这本书,被它的厚重和扎实的封面吸引了。虽然我不是专门的育种学家,但对大豆的研究一直充满好奇,尤其是分子标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这本书的书名“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系统新进展”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预示着它将是一次深入了解前沿知识的旅程。我期待它能够系统地介绍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最新进展,比如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如何被应用于大豆的遗传改良,或者新的SNP、SSR标记的开发和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这些技术是如何帮助育种家们更精确、更高效地选育出优良大豆品种的,例如提高产量、抗病虫害能力、或者改善品质等。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这些新技术是如何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哪怕是一些理论上的突破性进展,能够让我对未来的大豆育种充满憧憬。这本书应该能为像我这样对大豆育种充满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它的书名“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系统新进展”本身就充满了学术气息和前沿科技的魅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大豆育种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同时又能够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种。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探寻答案的窗口。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当前分子标记技术在大豆育种策略中的集成应用,比如如何利用SNP芯片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组选择,或者通过开发新的连锁标记和定位标记来加速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定位和克隆。我也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在基因组编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CRISPR-Cas9等技术是如何被巧妙地应用于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品种创制的。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杂种优势预测、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抗逆性评价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样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这本书的出版,必将为大豆育种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评分评价二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尽管我对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并不陌生,但要将其与实际的育种应用相结合,尤其是在大豆这个我十分关注的作物上,确实需要专业的指导。这本书的书名——“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系统新进展”——传递出一种信息,即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理论的教科书,更是一份对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的梳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如MAS、GBS、BSA-Seq等)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它们在大豆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我想知道,在遗传多样性评估、基因定位、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是如何被整合到大豆育种策略中的。此外,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数据分析方法和生物信息学工具在分子标记育种中的应用介绍,毕竟,海量数据的处理和解读也是现代育种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的标题——“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系统新进展”——让我眼前一亮,也立刻勾起了我对其中内容的强烈兴趣。作为一名对农业科技充满热情的学生,我一直对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良农作物感到着迷。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其育种研究的进展更是备受关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既学术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分子标记技术在推动大豆育种革新中的关键作用。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除了传统的MAS和SSR标记外,当前有哪些更先进、更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豆育种,比如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基因型分析,或者结合表观遗传学研究来解析重要性状的遗传机制。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这些分子标记来加速大豆的抗病虫害品种培育,或者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实际案例。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学习和理解大豆育种的最新动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