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

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良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教育
  • 育儿
  • 亲子关系
  • 儿童心理学
  • 早期教育
  • 成长规律
  • 关键期
  • 家庭教育
  • 教育方法
  • 0-6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内蒙古出版集团 ,
ISBN:9787806758458
商品编码:2972849583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

定价:30.00元

作者:马良

出版社: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806758458

字数:

页码:29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讲述孩子关键期教育的圣典秘籍
关键时期,关乎一生;七个关键期,个个是关键。孩子的关键期,影响着他们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家庭、学校,包括全社会,都应尊重自然赋予孩子的行为与行动,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关键是教育,关键是孩子,在孩子关键的时期,献给孩子一座享用一生的宝藏!
一本讲述孩子关键期教育的圣典秘籍

内容提要


《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主要内容简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所盼望的,在漫长的人生旅途里,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这将取决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专家指出,教育孩子要抓住孩子成长的七个关键阶段,这七个关键阶段是孩子的动作敏感阶段、心理反抗阶段、智力发育阶段、性格独立阶段、心理危机阶段、多彩花季阶段和人生转折阶段等,这些阶段囊括了孩子从出生到20岁左右的人生,家长只要抓住了这七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孩子就会有一个迥异于其他同龄人的多彩人生。

目录


章 孩子的动作敏感阶段(0-3岁)
让妈妈又爱又厌的安抚奶嘴/2
不要怕孩子摔跤、跌倒/5
两岁的宝宝为什么咬入/10
坏脾气是怎么养成的/16
五彩玩具的快乐启示/20
好动带来的安全警示/23
胆小怯生的性格矫正/27
自立自主性格的萌生/31

第二章 孩子的心理反抗阶段(3-5岁)
追求以自我为中心/36
片面理解人生概念/41
用“不”反抗父母/46
喜欢自我表现/51
腼腆性格的形成/55
以“哭”进行要挟/61
“偷”别人的东西/66

第三章 孩子的智力发育阶段(5-10岁)
我是从哪里来的/72
爸爸怎么有胡子/76
我要和妈妈结婚/79
孩子的性别教育/83
让孩子尊重他人/87
允许孩子“破坏”/90
孩子“说谎”的应对/94
自私行为的教育/99
勇敢品格的培养/102
认识钱的作用/106
让孩子接受老师/110
不想上学怎么办/113
集中注意力训练/116

第四章 孩子的性格独立阶段(10-14岁)
令孩子恐惧的学校/120
难以产生学习激情/124
心理负担过重/127
不听父母的话/130
不愿与其他孩子沟通/135
不愿上某些老师的课/138
独立意识的培养/143
让孩子知道性/147
把假期还给孩子/150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154
多赞扬你的学生/159
不以成绩论英雄/163

第五章 孩子的心理危机阶段(14-16岁)
不能适应新环境/170
花季的困惑/174
不被关心爱护/177
考试的威胁/182
学会了作弊/186
有了心仪对象/190
恋上了上网/194
肥胖的烦恼/198
不和家庭的影响/201
破碎家庭的伤害/205
以离家出走抗争/208
自杀念头的萌生/211

第六章 孩子的多彩花季阶段(16-18岁)
随心所欲的装扮/216
恼人的单相思/220
粉红色的日记/223
收到异性情书/226
我爱上了老师/230
偷吃禁果后/235
该不该谈恋爱/239
高考的压力/243
吸毒的恶果/247
毕业前的迷茫/253

第七章 孩子的人生转折阶段(18-22岁)
象牙塔里的浪漫爱情/258
我是不是同性恋/262
无形的自卑枷锁/266
偏执的性格障碍/272
焦虑的心理成因/276
欲罢不能的网瘾/280
上学,还是就业/284
考研的酸甜苦辣/289
选择合适的职业/295

作者介绍


文摘


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父母过多的担心、焦急的样子让孩子看到就想哭;又比如孩子对什么事不满意或为得不到某些东西而哭,父母就想尽办法让他不哭,把他想要的东西全给他.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短。这个实验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对策: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平曰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觉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除了以上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家长千万不要助长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奖励,也不要惩罚,要以中性态度去对待。不过,在孩子情绪过分激动时,可以和他玩一些消遣性的游戏,分散其注意力,或者给予一点亲切的安慰。但是,不要给太过分的同情,否则会给孩子哭的“动力”。

序言



《静默的生长:重塑儿童生命轨迹的隐秘时光》 这不是一本关于“七个关键期”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孩子内在世界的一次探险,一次对他们生命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静默生长的关键阶段的细致解读。这本书将带领父母、教育者和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拨开表象,触摸那些决定孩子未来品格、能力与幸福感的、最为坚实的基石。我们摒弃了刻板的年龄划分,将目光聚焦于儿童发展中那些具有转折意义的、周期性的“敏感期”和“发展高峰”。 第一章:初生的印记——安全感的基石,情感的启蒙 孩子出生伊始,世界是模糊而充满惊奇的。然而,在这看似混沌的阶段,他们正经历着生命中最重要的“安全感构建期”。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依恋,更是情感连接的深度奠定。这本书将详尽阐述,如何在新生儿时期,通过科学而充满智慧的养育方式,为孩子打下最坚实的情感地基。我们将深入探讨: “依恋的艺术”: 如何理解并回应婴儿的哭声,建立高质量的亲子互动,让孩子在被全然看见和回应中,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这不是溺爱,而是智慧的陪伴,是理解婴儿语言的艺术。 “感官世界的苏醒”: 婴儿如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感知世界?这本书将提供丰富的活动和观察方法,帮助您成为孩子感官探索的向导,在每一次互动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情绪的萌芽与管理”: 婴儿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识别和安抚婴儿的负面情绪,同时鼓励积极情绪的表达?我们将揭示情绪发展的早期信号,并提供实用技巧,帮助父母从一开始就引导孩子理解并管理自己的情感,为日后的情绪健康埋下伏笔。 “规律中的自由”: 为什么规律的作息和喂养对婴儿如此重要?如何在规律中为孩子留出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可预测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自主性? 第二章:行动的渴望——探索的冲动,能力的萌发 当孩子开始能够自主地移动,世界便在他们眼前打开了全新的维度。这个“行动渴望期”是他们身体协调性、空间认知以及初步解决问题能力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局限于肢体的发展,更关注这种行动背后的认知与情感驱动: “行走的力量”: 学会走路不仅仅是肌肉的训练,更是孩子独立迈出第一步的象征。我们将解析行走能力发展背后的认知过程,以及如何在家中创造安全而丰富的环境,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小手的魔力”: 从抓握到精细动作,孩子的小手承载着巨大的学习潜力。这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亲子游戏,帮助孩子发展手眼协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搭建、涂鸦、以及早期精细操作的活动。 “感官与运动的交融”: 孩子是如何通过运动来学习和理解世界的?我们将探讨本体感觉、前庭感觉等关键感觉系统如何与运动能力协同发展,以及如何通过户外活动和各种游戏,促进这些系统的健康成长。 “初步的因果关系理解”: 当孩子按下按钮,灯亮了;他们推倒积木,积木散落。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初步理解“我能做什么”以及“做什么会发生什么”。我们将解析这一阶段的认知飞跃,并提供引导孩子进行简单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第三章:语言的种子——沟通的桥梁,思维的火花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连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在“语言种子期”,孩子不仅在学习发出声音,更在构建复杂的认知框架,并开始萌发抽象思维的雏形。 “从咿呀到成句”: 语言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循序渐进的?我们将详细解析从模仿发音到理解词汇,再到组建简单句子的过程,并提供大量实用的互动方法,如亲子阅读、情景对话、音乐律动等,来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 “倾听的力量”: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更是接收。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真正理解孩子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将探讨有效倾听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提问和回应,引导孩子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故事的魔法”: 为什么讲故事对孩子如此重要?我们将深入分析故事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并帮助他们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和情感。同时,提供不同年龄段的故事选择建议和讲故事的艺术。 “模仿与创造的平衡”: 孩子早期学习语言很大程度上依赖模仿,但如何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开放式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孩子将学到的语言元素进行重组和创新。 第四章:情感的涟漪——自我认知的觉醒,社会互动的开端 “情感涟漪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清晰,并尝试与他人建立复杂互动关系的阶段。他们开始理解“我”与“你”的区别,并逐渐形成初步的社会规则意识。 “‘我’的出现”: 孩子是如何从一个依赖的个体,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我”的?我们将探讨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及如何通过肯定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情绪的辨识与表达”: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孩子能够更清晰地辨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开心、生气、害怕、难过。我们将提供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情绪的成因,学习健康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尝试情绪的调节。 “友谊的萌芽”: 孩子开始对同龄人产生兴趣,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社会互动。我们将解析孩子早期社交的特点,包括分享、合作、冲突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学习解决冲突,建立健康的友谊。 “规则的初体验”: 孩子开始理解并遵守简单的规则,这是他们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游戏中、日常生活中,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入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第五章:规则的构建——边界的清晰,界限的内化 当孩子进入“规则构建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变得更加系统化,开始形成对公平、秩序和责任感的初步认知。这是他们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原则、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的关键阶段。 “理解‘为什么’”: 孩子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不行”,而是开始追问“为什么不行”。我们将解析孩子对规则产生质疑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规则背后的逻辑和重要性。 “边界的重要性”: 设定清晰的边界,是孩子安全感和自由探索的基础。我们将探讨如何制定一致、合理且易于执行的家庭规则,以及如何有效传达这些规则,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责任感的种子”: 赋予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责任,是培养他们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家务和日常任务,帮助孩子从承担小责任开始,逐步建立起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学习与反思”: 当孩子犯错时,这并非是惩罚的时刻,而是学习与成长的契机。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反思错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仅仅关注“惩罚”。 第六章:意义的追寻——好奇的延伸,价值的探索 进入“意义追寻期”,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和深刻,他们开始对事物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样”产生更深层次的好奇,并逐渐形成对世界和生命的初步价值观。 “深度的好奇心”: 孩子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是开始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运作原理。我们将提供激发孩子深度提问的方法,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科学实验、历史故事、哲学启蒙等。 “连接与整合”: 孩子开始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形成更宏观的理解。本书将提供引导孩子进行跨学科思考和项目式学习的思路,帮助他们看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价值观的萌芽”: 孩子开始受到榜样、故事和经历的影响,逐渐形成对“好”与“坏”、“对”与“错”的初步判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例如诚实、善良、公正、尊重。 “自我价值的肯定”: 在理解世界的同时,孩子也开始更加深入地认识和肯定自己的独特价值。我们将分享如何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就感,从而建立坚实的自我认同。 第七章:潜能的释放——独立思考,创造的未来 当孩子步入“潜能释放期”,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这是他们将内在的潜能转化为实际能力,并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关键阶段。 “独立思考的力量”: 孩子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有理有据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辩论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创造力的飞跃”: 孩子不再仅仅是模仿和学习,而是能够进行原创性的思考和实践,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本书将提供激发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策略,鼓励他们成为“问题解决者”和“创造者”。 “目标设定与执行”: 孩子开始能够设定短期或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和执行力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的准备”: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为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做准备,包括学业、社交、职业等。我们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探索他们的兴趣所在,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静默的生长》是一份对孩子生命进程的深度关怀,它不仅仅是提供指导,更是在启发您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智慧、最理解的同行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您看见孩子成长的细微之处,抓住那些决定孩子一生走向的、静默而强大的力量,从而更好地陪伴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孩子成长的很多认知。我一直以为,孩子就是按照我们成年人的逻辑来思考和行动的,所以当他们表现出一些“不合逻辑”的行为时,我总是觉得很头疼,甚至有些生气。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孩子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和内在逻辑。作者用一种非常人性化、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孩子在不同关键期是如何感知世界、如何学习、如何构建自我认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语言能力爆发期”的描述。书中详细分析了在这个阶段,孩子为什么会对新词汇、新表达如此着迷,以及我们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和日常交流,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语言潜能。我之前只是觉得多给孩子读书就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更重要的是如何与孩子互动式地阅读,如何提问,如何引导他们去思考。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可能是在为他们构建未来的思维框架。而且,书中关于“社交技能启蒙期”的讲解也让我豁然开朗。孩子在与同龄人玩耍时出现的各种冲突和合作,原来都是在学习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处理矛盾。作者提供的建议,不是让我去“教”孩子社交,而是让我去“创造”机会,去观察,去适时引导,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这本书真的像一个温暖的导师,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让我这个新手父母,能够更从容、更自信地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成长阶段。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这个新手妈妈及时收到的救命稻草!最近我真的被孩子各种各样的“叛逆期”、“敏感期”搞得焦头烂额,感觉每天都在和孩子斗智斗勇,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暴躁。翻开这本书,我仿佛找到了组织,也看到了希望。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至关重要、稍纵即逝的关键期一一呈现,并且详细解读了每个时期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特点。我最喜欢的是,它没有枯燥地罗列理论,而是穿插了大量真实的育儿案例,有我遇到的困惑,也有我没想到的难题,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比如,书中讲到孩子在某个特定阶段对独立性爆发出的强烈渴望,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听话”行为,我立刻联想到我家宝宝最近总是拒绝我的帮忙,非要自己穿衣服,即便穿得七扭八歪。读完这部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他故意和我作对,而是他在探索自我,建立自主意识的必经之路。作者给出的建议也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理想状态”,而是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如何在这个阶段恰当地放手,如何通过鼓励和支持来引导他,而不是一味地强制。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去和孩子沟通,惊喜地发现,效果真的不一样!他似乎更能理解我的意图,我也不再那么焦虑和沮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育儿不是一场简单的“驯服”,而是一场深入了解、耐心陪伴的旅程,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挑战,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理解和引导。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本育儿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更好自己”的成长指南。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育儿,更是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如何与之协同成长。我最受触动的是书中关于“自信心”培养的部分。作者详细分析了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关键因素,以及父母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无意识的批评、比较,都会在无形中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本书教我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孩子,如何发现并放大他们的优点,如何在他们失败时给予支持,而不是指责。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言行,用更积极、更肯定的方式去回应孩子。我发现,当我改变了态度,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此外,书中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的论述,也让我大开眼界。它强调,真正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引导性问题和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不断探索、与孩子一同进化的过程。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育儿视野,也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

我一直对儿童心理发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那些影响孩子一生的“节点”特别好奇。当我在书店看到《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吸引了。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孩子成长的迷雾森林,让我看到了隐藏在各种行为背后的深刻原因。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七个对孩子人格塑造、能力发展、情商培养等方面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时期,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洞察。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依恋关系”形成的阐述印象深刻。作者详细解释了在孩子生命的早期,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对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以及情绪管理能力有多么重要的奠基作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要爱孩子”,而是告诉你“如何去爱”,以及这种爱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潜在影响。书中列举的案例,让我看到了不同家庭在依恋关系建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成功的经验,让我反思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是否真正做到了给予他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此外,书中关于“自主性”和“规则意识”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了我如何在放手与管教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尊重孩子独立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社会规则。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系统、更科学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让我不再是凭感觉摸索,而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擅长和孩子沟通的父母。每次和孩子交流,总感觉鸡同鸭讲,说了半天孩子也不明白,或者听懂了也不按我说的做,弄得我心力交瘁。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沟通之门。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以及情感需求上的差异,并且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沟通技巧。我特别受启发的是关于“倾听”的章节。书中强调,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说”,更重要的是“听”。它教我如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言语背后真正的情感和需求。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平和、更尊重的态度去和孩子交流,当我不再急于评判,而是真正去倾听他们的想法时,我发现孩子愿意和我分享更多,我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近。此外,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总是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一旦孩子哭闹,我就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这本书让我明白,孩子的情绪爆发,往往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信号,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安抚,如何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如何用更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及如何安抚自己。现在,当我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时,不再感到那么慌乱,而是能更冷静地应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建立在深刻理解和持续耐心之上的,而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

评分

读完《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育儿原来可以如此充满智慧和乐趣。我之前一直以为,养育孩子就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孩子做得不好,我就要立刻纠正。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孩子那些看似“错误”的行为,其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们在探索、学习和自我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深入剖析了孩子在不同关键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逻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的章节非常震撼。它让我意识到,孩子对自主的渴望,不仅仅是想要自己做决定,更是他们在建立自我认同、发展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教我们如何给予孩子适度的空间,如何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如何引导他们承担责任。我试着不再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而是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自己解决问题,去体验成功和失败。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有担当。此外,书中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明白,想象力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通过整合和创新而产生的。我开始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给他们提供更多自由探索和创作的机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育儿前景,也让我从一个被动地“应对”孩子问题的父母,变成了一个主动地“引导”和“启发”孩子成长的父母。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待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态度。我曾经非常焦虑,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不断地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生怕他们落后于人。然而,《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更健康、更长远的育儿方式。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给孩子学习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在不同关键期,大脑发展和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点。它强调,真正的学习,不是机械的知识灌输,而是要顺应孩子天生的发展规律,抓住那些“窗口期”,在这个时期给予最适合的引导和激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论述。作者指出,孩子天生就具有强大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最原始的动力。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压制他们的好奇心,而是要保护、鼓励和引导。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效果好太多了。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课外班,转而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一起做手工,一起去户外探险,或者一起阅读有趣的绘本。令人惊喜的是,孩子变得更加快乐,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关键在于如何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他们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了解孩子那丰富而神秘的内心世界。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常常因为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会因为自己的“不懂”而倍感焦虑。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暖、充满智慧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略的关键期。我特别对书中关于“探索与模仿”这一关键期的阐述印象深刻。它详细描述了孩子在这个阶段,如何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来学习新事物,以及这种学习方式对他们未来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我之前总以为,学习就是坐在书桌前,而这本书让我明白,孩子更擅长在玩耍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实践方法,鼓励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自然,去体验生活,去进行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游戏。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放慢脚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在户外玩耍,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去尝试。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也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此外,书中关于“规则意识”和“社会性发展”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尊重孩子独立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如何让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重新认识成长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像一股清流,滋润了我焦躁不安的育儿之心。我曾经总是被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感觉自己像一个永远都在救火的消防员,疲于应付。然而,《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孩子成长背后更深刻的规律和意义。作者用非常温和、充满哲理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孩子在不同关键期的核心需求和发展动力。我特别对书中关于“情感联结”和“安全感”的论述深有感触。它让我明白,无论孩子表现出多么“叛逆”或“难以管教”的行为,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对爱、关注和安全感的需求。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且富有情感关怀的沟通技巧,教我们如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何建立深厚而牢固的亲子关系。我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学会用更耐心、更包容的态度去回应他们的情绪。我不再把孩子的哭闹视为“不听话”,而是将其看作是他们表达内心需求的方式。同时,书中关于“规则的建立”和“界限的设定”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规则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而是为了保护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不再用生硬的命令式语气,而是尝试用解释、引导和协商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对孩子行为感到困惑的父母,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并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伙伴。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育儿圣经”。我之前读过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读完之后感觉一知半解,难以实践。而《影响孩子一生的七个关键期》则完全不同,它将复杂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关于孩子成长的奇妙旅程。书中对于孩子在不同关键期所表现出的“叛逆”行为,有非常深入的解读。我之前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所谓的“叛逆”,其实是孩子在探索边界、建立独立人格的信号。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心理根源,并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设定清晰的界限,以及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和耐心。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规则意识”培养的章节印象深刻。它没有给我灌输一堆生硬的规矩,而是教我如何通过榜样作用、故事引导以及适度的惩罚,让孩子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单方面的“管教”,而是一场双向的互动,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石上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像一个被动的“修理工”,而是变成了一个更积极、更智慧的“引路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与他们一同成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