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

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 著
图书标签:
  • 体育场所
  • 服务标准
  • 法律法规
  • 汇编
  • 标准
  • 管理
  • 规范
  • 行业标准
  • 公共服务
  • 体育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37831
商品编码:297280823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

定价:100.00元

作者: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5066378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以及全国各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人们对体育场所的设施、器械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场所各方面的服务质量对人们竞技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乃至人身安全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为了规范体育服务质量,维护体育市场秩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16项体育服务国家标准。为了做好体育服务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使宣贯工作中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得相关方面的标准和法律法规,中国标准出版社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密切合作,共同编撰《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和《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法律法规卷》两本书。
本汇编为标准卷,共收录了国家标准44项。其中,有体育场所服务方面的国家标准16项,其余为与之配套使用的标准。
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其标准属性已在目录中标明(GB或GB/T),年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中标准属性仍保留原样。读者使用这些国家标准时,其标准属性以目录中标明的为准。

目录


部分 体育场所系列标准
GB/T 18266.1—2000 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 部分:保龄球馆星级的划分及评定
GB/T 18266.2—2002 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 第2部分:健身房星级的划分及评定
GB 19079.1—2003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部分:游泳场所
GB 19079.2—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GB 19079.3—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3部分:蹦极场所
GB 19079.4—2O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
GB 19079.5—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5部分:轮滑场所
GB 19079.6—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6部分:滑雪场所
GB 19079.7—2 O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7部分:滑冰场所
GB 19079.8—2O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8部分:射击场所
GB 19079.9—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9部分:射箭场所
GB 19079.10—2O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0部分:潜水场所
GB 19079.11—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1部分:漂流场所
GB 19079·12—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2部分:滑翔伞场所
GB 19079·13—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3部分:热气球场所
GB 19079·14—2O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4部分:动力滑翔伞场所
第2部分 相关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4303—1984 船用救生衣
6B/T 5144—199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6566—20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7635.2—2002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不可运输产品
GB 8408—2000 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
GB 9664—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8—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
6B/T 10001.1—200O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4—2003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4部分:体育运动符号
GB 12352—1990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 14166—2003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GB 14167—1993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 14621—200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
GB 14622—2002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工况法)
GB/T 15624.1—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部分:总则
GB/T 17093—1997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
GB 17498—1998 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GB 18435—2001 潜水呼吸气体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9004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2部分:服务指南
GB 19194—2003 竞赛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
GB 19195—2003 普及(娱乐)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
GB 19197—2003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体育场馆服务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基础应用指南》 前言 体育场馆,作为城市活力的载体,承载着全民健身、竞技体育、文化交流等多重功能。从宏伟的奥运场馆到社区的健身中心,它们不仅是体育赛事和活动的发生地,更是连接人与运动、促进健康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随着社会发展和公众对体育参与度的日益提升,对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体育场馆能够安全、高效、专业地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迫切需要。 本《体育场馆服务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基础应用指南》旨在为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参考手册。本书内容紧密围绕体育场馆服务的核心环节,聚焦实际操作层面,力求在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我们深知,任何一项服务的质量都源于清晰的标准和规范的流程;而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因此,本书从服务标准和法律法规两个维度,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了体育场馆运营所需的关键要素。 在服务标准方面,本书深入剖析了体育场馆在接待、安全、卫生、设施维护、应急处理、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应遵循的规范。这些标准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行业最佳实践、用户反馈以及对服务质量提升的深刻理解而提炼。我们力求将抽象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可衡量、可执行的具体指标,帮助管理者量化服务水平,指导一线员工优化服务流程,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无论是大型综合性体育中心,还是专注于某一类运动的专业场馆,抑或是社区体育设施,本书都力图提供具有普适性又可针对性调整的指导。 在法律法规方面,本书汇集了与体育场馆运营紧密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这些法律法规是体育场馆合法合规运营的基石,涵盖了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环境保护、合同管理、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理解并遵守这些法规,不仅能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保障场馆的稳定运营,更能体现场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尊重。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法规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力求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准确的法律信息,并简要解读其对体育场馆实际运营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体育管理、法律、工程技术、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在内容组织上,力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便于读者快速检索和深入理解。在语言风格上,我们追求简洁明了、专业严谨,同时兼顾可读性,确保无论是行业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能从中获益。 我们相信,《体育场馆服务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基础应用指南》将成为体育场馆行业从业者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为推动我国体育场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章 体育场馆服务基本原则与理念 体育场馆的服务,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场地,更是一种体验的创造和价值的传递。本章将探讨体育场馆服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为后续具体服务标准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育场馆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于人。从运动爱好者到职业运动员,从观众到赛事组织者,所有用户的需求和体验都应被置于首位。这意味着要深入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差异,并致力于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安全第一原则: 体育场馆的运行安全是所有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体育活动,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必须得到最高度的保障。这包括设施设备的安全、活动过程的安全、人员管理的安全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安全。 专业高效原则: 专业的服务能力是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关键。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类业务,解答用户疑问,解决实际问题。 诚信公正原则: 体育场馆应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用户,提供公平、透明的服务。收费、场地预订、活动组织等环节都应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杜绝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诚信行为。 持续改进原则: 体育场馆的服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根据用户反馈、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进行优化和升级。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创新,是保持服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绿色可持续原则: 现代体育场馆的运营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设施建设、能源使用、废物处理等方面,都应采取可持续的措施。 第二章 体育场馆接待与客户服务标准 良好的第一印象和持续的优质互动是建立用户忠诚度的关键。本章将详述体育场馆在接待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具体标准。 入口接待与引导: 形象要求: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大方,佩戴统一工牌,仪表仪态端庄。 态度要求: 热情、主动、礼貌,使用尊称,面带微笑。 信息提供: 清晰、准确地告知用户场馆开放时间、项目介绍、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 导视系统: 醒目、清晰的指示牌,引导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区域(如入口、服务台、更衣室、不同运动区域等)。 服务台/咨询台标准: 位置设置: 显眼、易于到达的位置。 人员配备: 具备专业的服务知识,能熟练操作场馆管理系统。 咨询响应: 快速、准确地回答用户咨询,对于复杂问题,能及时寻求帮助或提供解决方案。 投诉处理: 设立明确的投诉渠道,建立规范的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公正地处理用户投诉,并给予反馈。 场地预订与管理: 预订流程: 提供线上线下多种预订方式,流程简便、透明。 信息准确性: 确保预订信息(时间、场地、价格、人数)准确无误。 到场核验: 规范的到场确认与入场手续。 场地使用说明: 在用户入场前,清晰告知场地使用规则、注意事项及安全须知。 会员与常客服务: 会员体系: 建立完善的会员等级制度和权益体系。 专属服务: 为会员提供优先预订、折扣优惠、专属活动等服务。 个性化关怀: 记录会员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节日问候。 意见反馈与满意度调查: 多渠道收集: 通过意见箱、线上问卷、现场交流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 定期分析: 定期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分析,识别服务中的不足。 改进措施: 基于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服务改进计划。 第三章 体育场馆安全管理标准 安全是体育场馆运营的生命线。本章将重点关注体育场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标准。 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设施: 灭火器、消防栓、烟感报警器、应急照明等设施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消防通道: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堆放物品。 消防演练: 定期组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和用户的逃生自救能力。 用火用电安全: 严格管理用火用电,防止电器故障和火灾隐患。 治安与秩序管理: 安全检查: 对进入场馆的人员和物品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防止危险品进入。 监控系统: 建立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对场馆内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巡逻制度: 实施定点与巡逻相结合的安全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安全行为。 突发事件应对: 制定详细的群体性事件、盗窃、斗殴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配备专业人员。 设施设备安全: 定期检测: 对场馆内的体育器材、健身器械、照明设备、供暖制冷设备等进行定期的安全性能检测和维护。 使用规范: 明确各项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标识、说明等方式告知用户。 安全标识: 在存在潜在危险的区域或设备上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 人员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 对所有员工进行岗前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 运动安全指导: 在涉及高风险运动的区域,安排专业教练或指导人员,提供运动前的热身指导和运动过程中的安全监护。 未成年人保护: 关注未成年人在场馆内的安全,必要时提供额外监护。 应急预案与处理: 综合应急预案: 制定覆盖火灾、地震、人员伤亡、设备故障、群体性事件等各类突发情况的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队伍: 组建专业的应急处理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信息通报: 建立快速、准确的突发事件信息通报机制。 医疗救助: 确保场馆内有基本的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与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第四章 体育场馆卫生与环境管理标准 一个清洁、舒适、卫生的场馆环境是提升用户体验和保障健康的重要因素。 清洁卫生标准: 区域划分: 将场馆划分为不同区域(如运动场地、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区、餐饮区等),并制定差异化的清洁频次和标准。 日常保洁: 确保所有区域每日进行规范的清洁、消毒,保持地面、墙面、台面、门窗等清洁无污渍。 垃圾处理: 设立分类垃圾桶,定期清运垃圾,保持垃圾桶清洁,防止异味产生。 更衣室与淋浴间: 保持更衣柜、淋浴设施、洗手池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进行消毒。 空气质量与温湿度控制: 通风系统: 确保场馆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温湿度调节: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季节的要求,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环境。 空气净化: 在有条件的场馆,可配备空气净化设备。 饮用水与卫生设施: 饮用水源: 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定期检查饮水设备。 卫生间维护: 保持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确保供水、供纸正常。 病媒生物防治: 防虫防鼠: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蝇、鼠等病媒生物滋生。 定期消杀: 定期对场馆进行专业的病媒生物消杀。 噪声控制: 合理规划: 在场馆设计和活动组织上,注意噪声控制,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设备降噪: 对可能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采取降噪措施。 环境保护: 节约用水用电: 推广节水节电措施。 废弃物管理: 鼓励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第五章 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设施设备的良好运行是体育场馆正常运转的基础。本章关注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设备台账与档案: 建立档案: 对场馆内的所有重要设施设备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安装位置、维修保养记录等信息。 日常检查与保养: 例行检查: 制定日常检查计划,对各类设备进行例行外观、功能检查。 定期保养: 按照设备说明书和行业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润滑、清洁、紧固等。 故障记录与报修: 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和报修流程,确保故障设备能得到及时处理。 专业维修与技术支持: 维修人员: 配备或聘请具备专业技能的维修人员。 外协维修: 对于复杂或专业性强的设备,可联系专业维修公司进行维修。 备品备件: 储备常用易损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运动场地维护: 地面保养: 根据不同场地材质(如木地板、塑胶跑道、草坪等),制定专门的清洁、保养和修复方案。 线位与标识: 确保运动场地线位清晰、准确,符合比赛标准。 季节性维护: 针对不同季节(如冬季防冻、夏季防晒)对场地进行特殊维护。 照明与音响系统: 定期检查: 检查照明灯具的亮度、均匀度,音响设备的音质、音量。 功能测试: 定期进行照明和音响系统的功能测试,确保其满足活动需求。 特殊设备管理: 大型设备: 如看台座椅、升降平台、大型屏幕等,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检查和维保计划。 安防设备: 监控、报警等安防设备需要专业人员定期维护和调试。 第六章 体育赛事与活动组织管理 体育赛事和活动是体育场馆发挥其核心功能的关键。本章将围绕赛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展开。 活动策划与审批: 活动申请: 规范活动申请流程,明确申请材料要求。 风险评估: 对活动内容、规模、参与人员等进行风险评估。 审批流程: 建立明确的活动审批机制。 场地分配与调度: 公平分配: 依据规定,公平合理地分配体育场地资源。 时间调度: 科学安排活动时间表,避免冲突,最大化场地利用率。 合同签订: 与活动主办方签订详细的场地租赁合同。 安全保障与应急准备: 活动安全方案: 要求活动主办方提供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 现场管理: 安排安保人员、医护人员到场,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和安全。 交通疏导: 如活动规模较大,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交通疏导。 服务支持: 技术支持: 提供比赛所需的照明、音响、计时计分等技术支持。 后勤保障: 为赛事活动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如人员休息区、饮水等。 媒体服务: 为新闻媒体提供必要的采访和报道便利。 活动后评估与总结: 反馈收集: 收集活动参与者、主办方、工作人员的反馈。 总结报告: 对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为今后组织活动提供参考。 第七章 体育场馆相关法律法规概览 本章将简要梳理与体育场馆运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读者了解合规运营的基本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对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设施等进行宏观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明确了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育场馆作为公共场所,其安全生产管理是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对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设施、消防监督等作出了规定,是体育场馆消防安全管理的直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规定了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体育场馆作为公共场所,必须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遵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 涉及场馆租赁、服务提供、合作等各类合同关系,规范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护体育场馆服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求经营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部分体育场馆可能兼具人防工程的功能,需遵守相关规定。 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部分城市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体育场馆管理、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读者需关注所在地的具体规定。 行业标准与规范: 除了国家法律法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发布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如《体育场馆设施设备配置指南》等,对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具体指导。 附录 常用体育场馆服务常用语手册 体育场馆安全检查表模板 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维护记录表模板 体育场馆应急响应流程图 结语 《体育场馆服务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基础应用指南》的编写,是我们希望为体育场馆行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南,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优质的体育健身环境。我们深信,在标准的指引下,在法规的约束下,体育场馆的价值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更多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体育培训机构工作的教练,我对于这份《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的期待值还是挺高的。毕竟,规范化的服务和场地标准,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员体验的关键。这本书的内容,说实话,非常全面,涵盖了从场地维护、设施检测到人员管理、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不同体育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游泳等)的场地尺寸、器材规格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详细规定。这对于我们机构在场地选择、器材采购以及日常训练安全管理上,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引。书中还列举了不少关于纠纷处理和客户投诉的法规,这让我们在处理一些可能发生的矛盾时,有据可依,能够更专业、更公正地处理。我尤其关注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章节,这对于我们这类面向青少年的培训机构来说,至关重要。确保学员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训练,是我们的首要责任。然而,我也发现,书中有些部分的语言表述比较专业和法律化,对于一线执行人员来说,需要花一些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如果能有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指南,或者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可能会更有助于基层员工的理解和应用。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们机构更好地规范化运营,提升服务水平。

评分

这本书,我其实是抱着一种“姑且一看”的态度来翻阅的。我是一个对体育不太感冒的人,平时顶多是在公园里散散步,或者在家看比赛,很少会去正规的体育场馆。所以,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会很枯燥,充斥着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然而,当我随意翻到关于“体育场所的绿色环保要求”那一章节时,我还是被吸引住了。书中提到了关于场馆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考虑环保问题。这让我联想到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在举办过程中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为未来的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另外,书中关于“体育场所的无障碍服务”的章节,也让我对公共服务有了新的认识。它强调了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虽然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暂时不需要用到书中的具体标准,但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和人性关怀。它打破了我对这类书籍“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即便是关于“标准”和“法规”,也能从中读出一些值得思考和尊重的价值。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我对“标准”和“法律法规”这类词汇总是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它们离我的日常生活太远了。我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偶尔会去体育场馆运动一下,对于那些细致的标准和条款,可能不太关心。但是,当我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些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内容。比如,书中关于不同类型体育场所的无障碍设计要求,这让我想到我身边的一些行动不便的朋友,如果体育场馆能够更好地考虑他们的需求,那将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还有关于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和空气质量的标准,这让我想起之前去过的一些场馆,确实存在通风不畅、异味较大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促使管理者更加重视这方面。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关于体育器材的报废年限和安全检测周期,这让我对自己在健身房使用的器材多了一份了解,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器材会定期更换。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不需要去深入研究每一个条款,但这本书让我对“体育场所”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提供运动空间,更是一个关乎健康、安全、公平和尊严的场所。它让我意识到,背后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规范,来保障我们每一次的运动体验。

评分

这本书,怎么说呢,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最近家里装修,想给孩子添置点运动器材,也想了解一下市面上都有哪些正规的、安全的设备,所以就想找找有没有相关的标准或者规范。翻开这本《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第一感觉就是,厚实,内容肯定不少。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但很多条条框框的东西,读起来确实有点吃力,需要反复琢磨。不过,其中关于一些基础的运动场地设施的安全要求,比如场地材料、地面弹性、围网高度等等,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儿童活动场所的部分,虽然书中涉及的更偏向于公共体育场所,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防滑、无锐角、合理空间等,也能给我一些启发。另外,书中也提及了一些关于场馆消防安全和紧急疏散的规定,虽然我不太可能在家里建一个大型体育馆,但这些安全意识确实是需要普及的,让我意识到,即便是家里的运动空间,安全也是第一位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带着问题去查阅,而不是通读。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当你需要了解某个具体领域的标准时,它能提供比较权威的参考。不过,里面的一些案例分析如果能再多一些,或者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释一些复杂的技术指标,可能会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评分

我是一名在体育场馆工作的基层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很多关于场地使用、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体育场所服务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标准卷》这本书对我的工作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系统和详实,几乎涵盖了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相关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体育设施(如游泳池、冰场、健身房等)的运营维护要求,包括水质检测、设备保养、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这些都是我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有了这本书,我可以对照着检查,确保一切都符合标准。书中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也写得非常具体,这让我对如何应对各种意外情况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能够更从容地组织人员进行应对。此外,书中还列出了很多与体育场馆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标准和地方法规,这些对于我规范化管理、规避法律风险非常有帮助。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本集大成式的参考资料,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唯一觉得可以改进的是,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说明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标准和法规,会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执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