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读库1703
定价:30.00元
作者:张立宪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33259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内容提要
本辑《读库》是2017年第三期,包含九篇文章:《大舅回乡》、《盲流》、《远去的背影》、《“爱乐”之梗》、《浮生(续二)》、《琳琅满堂》、《极限玩家》、《时差》和《分裂时代的前夜》。
张冲波的大舅狄丰义1949年离开家乡与亲人,随国民党到台湾。生前,他一共回过大陆五次。《大舅回乡》记述了流落台湾的大舅这五次返回大陆探亲的经历,以及家族成员的不同命运。骨肉分离多年,父母生死未卜,妻女音讯渺茫,只身漂洋过海……大舅身在台湾,却始终心怀对家国故土的眷恋。
骆武英,生于1931年,河南省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人。《盲流》是由他口述,骆淑景记录整理的。骆武英幼年在战乱中度过,“土改”时,十七岁的他逃到山里跟师傅学会了木匠手艺,从此靠这个养家糊口。从1969年到1971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骆武英自河南到山西,颠沛流离,受尽磨难。这篇回忆录,以亲身经历和个人视角,描绘了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
李怀宇走访文化名家多年,《读库》曾刊发过他访问周有光、廖冰兄、许倬云、张充和、余英时等先生的文章。《远去的背影》记录了他与辛丰年、吴冠中、王钟翰、范用、车辐等诸位先生的采访交流。
当前的歌舞片已经不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那样普遍了。虽然偶能见到,但大都无法再现歌舞片鼎盛时期的天真与烂漫。2016年的电影《爱乐之城》对歌舞片的探索并未拘泥于形式,也延伸至故事层面,既有传承,也有革新,还加入了导演对于爵士乐的小趣味,因此显得层次丰富、现代感十足。《“爱乐”之梗》就细细梳理了电影《爱乐之城》中几十处细节,从中可以管窥其他影片的影子。
继《读库1505》的《浮生》和《读库1606》的《浮生(续)》之后,作者任晓雯继续她的“浮生”系列,《浮生(续二)》通过白描多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构成群像,完成了一场关于历史的微观叙述。本文的素材依然来自任晓雯对人物的当面采访与翻阅口述材料,用非虚构的手法趋近人性的真实。她在创作中还加入文言和沪语,令细节更加充实,也使人物形象更具地域性。
琳琅阁是日本东京都内*老牌的汉学书店(创建于1875年),它“多有中国难得之书”的口碑在晚清士大夫中流传广泛。在《琳琅满堂》中,尹敏志广泛搜集史料,精心梳理了清朝与日本名士到此访书的片断,以及一百多年来琳琅阁书店的变迁。
极限片是极限明信片的简称,由明信片、邮票和戳记三大要素组成。极限片的“极限”,就是*限度的接近。在《极限玩家》中,“漫邮记”系列的作者谭夏阳借由四十余张极限片,展现了几十年前工农生产、教育科研、体育运动等领域的场景。
由于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处于不同的时区,因此形成的时差曾经给过去的人带来过极大的不便。直到1986年,全世界的时间才得以统一。通过《时差》一文,能看到电报、铁路以及天文学家对此的推动与促进。
近代以前,中国*的威胁不是来自海洋,而是草原。游牧社会人口少、经济落后、组织形态原始,虽然机动性强,但总体上在与农耕社会中的交锋中落于下风。然而,汉晋之际中地战乱频仍,瘟疫、饥荒接踵而至,胡汉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刘勃的《分裂时代的前夜》追述了这段骚动不安的历史,揭示大变乱来临的背后缘由。
目录
1-40 大舅回乡 张冲波
41-64 盲流 骆武英 口述/骆淑景 记录整理
65-125 远去的背影 李怀宇
126-187 “爱乐”之梗 亓冠奇
188-214 浮生(续二) 任晓雯
215-237 琳琅满堂 尹敏志
238-313 极限玩家 谭夏阳
314-330 时差 周烨
331-345 分裂时代的前夜 刘勃
作者介绍
张立宪
江湖人称“老六”。新闻出版从业者,居北京。现主编《读库》丛书。并策划出版《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等。多年来,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见招拆招”为网名,发表“记忆碎片”系列文章,在网络世界流传至今。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504》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505》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506》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2015(套装六册)》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601》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602》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603》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604》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605》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606》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701》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702》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1703》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读库2016(套装六册)》点击进入
href='#' target='_blank'>《更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文摘
序言
这本《读库1703》收到的时候,包装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拆开后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瞬间就点燃了我对阅读的热情。封面的设计简洁却又不失韵味,一眼看过去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某种力量。我一直都很喜欢《读库》系列,每一期都能给我带来惊喜,它就像一个宝藏,总能在不经意间挖掘出我从未触碰过的领域,或者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我熟悉的世界。这次收到的是1703期,虽然具体内容尚未涉猎,但仅仅是拿到这本书,就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充满了期待。翻开扉页,崭新的纸张在指尖传递着信息,文字的排版也一如既往地让人感到舒适,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长时间阅读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发现那些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文字,那些能引发我思考的观点,那些能拓展我视野的故事。相信《读库》一贯的品质,定不会让我失望,它总能以其独特的编选眼光,为我们呈现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沉浸其中,忘却时间,收获满满。
评分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读库1703》,虽然对具体内容知之甚少,但我对《读库》这个品牌的信任,已经足够让我对它充满了好感。每一次的《读库》都像是对这个时代的一次精炼与提纯,它筛选出那些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深思的议题,用文字的力量将它们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次,我同样期待能够在这里邂逅一些能够点亮我思维的火花,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当下社会脉络的深度观察,抑或是一些触及人类情感深处、引人共鸣的动人篇章。我常常在想,阅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想,它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一种精神的滋养,在于与作者、与文本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读库1703》在我手中,便承载着这样的期待,我希望能通过它,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一份宁静,在迷茫的时代找到一丝方向。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浮躁的反击,是对深度思考的呼唤,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次不虚此行的阅读体验。
评分说实话,拿到《读库1703》的那一刻,我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惊喜”。《读库》系列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非常深刻的,它不像一般的杂志,更多的是一种深入的、专题式的探讨,总能挖掘出一些别人不太容易注意到的角落,然后用一种非常扎实的内容呈现出来。这一次的1703期,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看,但仅凭过往的经验,我就知道它一定又藏着不少好东西。我特别喜欢《读库》的那种“不疾不徐”的节奏感,它不会为了追求时效性而牺牲深度,反而会花时间去打磨每一篇文章,让内容变得更加精炼和有力。我期待着,在翻阅这本《读库1703》的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些让我拍案叫绝的观点,能够发现一些我之前从未了解过的领域,甚至能够在一篇文章中找到解决我生活中某个困惑的灵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老友,总能在恰当的时候,给我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智慧和启发。
评分《读库1703》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智者,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又强大的吸引力。我深知,《读库》的每一期都凝聚了编者的匠心,它们总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最值得关注的主题,然后以一种非常人性化、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至今仍记得过去读过的几期《读库》给我的震撼,那些深刻的思考,那些细腻的观察,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一次,我同样满怀憧憬,期待着《读库1703》能够带给我新的启发,无论是对历史的回溯,对当下现实的剖析,还是对未来的某种畅想,我都相信它能够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喜欢它那种“看见”的能力,能够穿透表象,直抵本质,让我得以更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思想的深度对话,一次自我认知与提升的旅程,而《读库1703》无疑是我这场旅程中一个绝佳的伴侣。
评分当《读库1703》被我捧在手里时,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已经悄然展开。我一直认为,《读库》系列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像一般的期刊那样追求数量,而是更注重质量,用一种极其考究的态度去打磨每一篇文字,确保其思想的深度和人文的关怀。这一次,我尚未深入探索其内容,但仅凭我过去对《读库》的认知,我就知道它一定又是一次宝贵的精神食粮。我期待着,在其中能够邂逅那些能够挑战我固有观念的思考,能够帮助我构建更宏观世界观的知识,或者是一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柔软角落的真实故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库》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清流,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深入地理解,去理性地思考。这本《读库1703》在我手中,就是一份邀请,邀请我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智慧,去发现那些能够丰富我精神世界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