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
:86.00元
售价:58.5元,便宜27.5元,折扣68
作者:萧洪恩,胡晶晶,黄强,唐冠军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9220748
字数:
页码:2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立足大长江、大流域、大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炉,博大精深、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走进《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您将饱览一条奔腾不息的万古长江,品味一部千秋弥香的人文历史,获得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拥有一册在手走长江的愉悦享受。《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的出版,对于提升长江文化影响力,推进中华文化大发展,促进流域经济新跨越,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是其中一册,研究了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
序一
序二
引论 生态心语
一 走:自然之态
二 中:价值之态
三 箭:发展之态
章 地理基础
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面积
二 经纬天地
三 山高水长
第二节 气候基础
一 历史周期
二 流域化醇
三 气候灵孕
第三节 地理变迁
一 干流变迁
二 海岸变迁
三 森林植被
四 动物沧桑
第二章 人文化成
节 行政区划
一 疆域历史
二 政区流变
三 历史地名
第二节 人口特征
一 历史流变
二 人口空间
三 典型移民
第三节 农作春秋
一 水稻种植
二 作物引进
三 蚕桑丝织
四 经济作物
第三章 生态镜像
节 生态之石
一 护卫文明
二 影响政局
三 趋策政治
第二节 生态之功
一 森林之功
二 生命之水
三 草原之光
四 农业之源
第三节 生态职事
一 民俗事象
二 设官分职
三 产业异态
四 行为殊趣
第四章 生态演变
节 文明进程
一 农耕生态
二 工业生态
三 绿色文明
第二节 生态初识
一 史前生态
二 三代回响
三 秦汉留光
第三节 历物实事
一 两晋悲歌
二 隋唐欢娱
三 宋元忧思
四 明代哀吟
第五章 生态应对
节 生态法制
一 初始探索
二 初成体系
三 初显特色
四 初步成熟
五 初具现代
六 现代回应
第二节 生态措施
一 先秦初始
二 魏晋之路
三 隋唐探索
四 宋元升华
五 明代调整
六 清代重生
第三节 灾害应对
一 灾害类型
二 生态灾史
三 应对筹谋
第六章 生态之思
节 生态崇拜
一 多神崇拜
二 崇拜自然
三 崇拜动物
四 神哲之间
第二节 生态哲学
一 大德唯生
二 阴阳五行
三 系统思维
四 天人合一
第三节 生态伦理
一 道法自然
二 德合天人
三 诸法缘起
第七章 生态文献
节 传说文献
一 上古传说
二 三代传说
三 士作巫史
第二节 累土之聚
一 兆于先秦
二 续于秦汉
三 衍于隋唐
四 兴于宋元
第三节 专精博思
一 《本草纲目》
二 《农政全书》
三 计成《园冶》
四 霞客《游记》
第八章 生态反思
节 生态问题
一 很水的水
二 森林很痛
三 大气沉重
四 土地
第二节 生态诊断
一 人口因素
二 决策失误
三 认识偏颇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天保工程
二 退还工程
三 江源保护
四 三峡工程
五 南水北调
简短结语 何处是归程
后记
总后记
萧洪恩,1961年5月生,湖北咸丰县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分别于1983年、1986年、2006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启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周易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炎黄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经济开发部部长、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现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特色即以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为理论基础,特别是土家族哲学在国内哲学界独树一帜,学术前沿,影响广泛;以区域文化发展为重点,以民族文化资本化及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为基本诉求,以村落文化建设和旅游文化建设为依托。
胡晶晶,湖北荆州人,2011年6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2011年9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研究生在读。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这个书名,加上“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的副标题,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阅读冲动。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记录长江流域的生态现状,更是为了探讨人与自然之间一种更为深刻的哲学联系。我希望它能以一种别致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如何在长江流域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又如何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这本书或许会穿插一些关于长江流域的文化符号,例如那些古老的传说,那些世代相传的民俗,它们都可能与长江的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长江流域独特的文化基因,以及这种文化基因是如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形成的。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文明、关于我们与所处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
评分当我看到《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长江的画面。我设想这本书会是一部关于生命之河的史诗。它或许会从长江壮阔的源头讲起,描绘那片纯净而神秘的高原,然后随着江水一路向下,探寻隐藏在两岸崇山峻岭、广袤平原中的生命奇迹。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长江流域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那些我们熟悉或陌生的动植物,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生存,又如何演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长江流域复杂的生态网络,展示不同物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维系着整个流域的生机。或许书中还会探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生物进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改变着自然的进程。
评分在书店里偶然瞥见《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的封面,那个“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的副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总觉得,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不仅仅是地理和生物学上的存在,它背后一定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来解读长江的生态。它可能不会像普通的科普读物那样,罗列各种动植物的名字和习性,而是会尝试去理解这些生命如何在长江这个大系统中相互依存,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述一些关于长江流域独特的物种故事,例如那些在长江里繁衍生息了千百年的古老生物,它们的故事背后或许隐藏着关于生命演化和生态智慧的启示。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关注到长江流域的文化景观,例如那些依水而生的村落,那些世代与江水搏斗的渔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一定与长江的生态息息相关。
评分我最近正在搜寻一本能让我深度了解长江流域的著作,而《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这个标题,尤其是“天人之镜”这个副标题,让我眼前一亮。它似乎不是那种陈述事实的枯燥百科,而是更加注重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我倾向于认为,“天人之镜”暗含着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映照、彼此影响的深刻关系。这本书或许会探讨,人类活动如何改变了长江的生态面貌,而长江的生态变化又反过来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文化观念的演变。我会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长江流域独特的生态哲学,例如古人对水神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遵循,以及这种哲学如何在现代社会被重新解读和传承。这本书也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和地理,还会涉及到与长江生态息息相关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甚至是艺术创作。我希望它能像一面镜子,照见长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照见人类在其中的位置和责任。
评分这套书名《中华长江文化大系》本身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副标题“天人之镜:长江流域的生态世界”,光是读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我一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孕育的生态多样性,无疑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宝藏。我设想,这本书应该会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长江流域的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紧密结合,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或许会从长江的源头讲起,一路追溯其蜿蜒流淌的历程,描绘沿途的地理变迁、物种迁徙,以及不同时期人类文明在长江两岸留下的印记。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碰撞,例如古代先民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长江资源,而如今科学家们又在如何保护和修复这片珍贵的生态环境。想象中,书中会穿插大量的精美插图和罕见的影像资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土地,亲身感受长江的脉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带领我们去理解长江,也去理解我们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