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突圍2009:中國金融四十人縱論金融危機
: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謝平
齣版社:中國經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017916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同時意味著理論繁榮的重大契機。“中國金融40人論壇”匯聚瞭一批具有敏銳洞察力和深厚研究功底的金融精英。他們以前瞻視野和探索精神,緻力於夯實中國金融學術基礎,探究金融界前沿課題,推動中國金融業改革實踐。他們當然不會放棄對金融危機的深入研究——迴答危機問題,就是求解突圍之道。 中國突圍,就在2009。
世界四大紀錄片之一,全國100多傢電視颱熱播8年之《傳奇》引以製作的傳奇係列圖書,隆重推薦。
全球經濟何時見底?國際貨幣體係如何重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是否可能?中國能否突齣重圍,順利“保8”?
內容提要
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一浪浪擊打著持續衰退的全球經濟,次貸危機演化為金融危機,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美國金融模式到底齣瞭什麼問題?全球經濟何時見底?國際貨幣體係如何重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是否可能?“今年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睏難的一年”,中國能否突齣重圍,順利“保8”?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同時意味著理論繁榮的重大契機。“中國金融40人論壇”匯聚瞭一批具有敏銳洞察力和深厚研究功底的金融精英。他們以前瞻視野和探索精神,緻力於夯實中國金融學術基礎,探究金融界前沿課題,推動中國金融業改革實踐。他們當然不會放棄對金融危機的深入研究——迴答危機問題,就是求解突圍之道。
中國突圍,就在2009。
目錄
序 危機之下,“金融四十人”應運而生
章 反思美國金融模式
反思次貸危機
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不可持續的美國模式
美國模式與金融危機的演變軌跡
金融海嘯第二波
CF40雙周圓桌之一:美國次貸危機:根源與教訓
第二章 措施批判
風險在創新中積纍
該實行“金融統一監管”瞭
貿易保護主義是全球經濟復蘇的大敵人
措施演進:乾預與不乾預的兩難
CF40雙周圓桌之二:金融危機與措施批判
第三章 國際金融秩序重建與人民幣國際化
誰為金融危機埋單
如何重建國際貨幣體係
人民幣匯率:固定還是浮動
人民幣國際結算條件已具備
冷靜看待這次危機中的大銀行收並投資銀行
金融危機改寫全球銀行業格局
CF40雙周圓桌之三:金融危機後的反思與重建
第四章 深化改革:經濟結構與金融模式的轉型
降低儲蓄率、開發國內市場為上策
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改革開放
以商業模式變革應對銀行業挑戰
利率市場化改革尚未完成
CF40雙周圓桌之四:深化改革是改善調控的根本路徑
第五章 宏觀調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零利率和數量寬鬆貨幣政策是否有效
2008—2009年中國貨幣政策分析
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應警惕的問題
政策性金融何去何從:必要性、睏難與齣路
CF40雙周圓桌之五:中國經濟要在結構調整中率先復蘇
第六章 突圍2009:不平坦的“保8”之路
中國房地産市場的近期與遠期
2009年銀行業依然看好
珠三角的增長態勢與轉型風險
對中國經濟的悲觀判斷:2009不是底
對中國經濟的樂觀判斷:2009年將現V形增長
CF40雙周圓桌之六: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前景
附錄一: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簡介
附錄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組織架構與成員名單
附錄三:金融危機大事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突圍2009”,就帶著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仿佛是在描繪一幅在逆境中尋求突破的畫捲。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波,讓每一個國傢都如履薄冰。而中國金融業,作為這場危機中的重要參與者和觀察者,又是如何在這場風暴中“突圍”的?“中國金融四十人”的“縱論”,意味著這是一次匯聚瞭中國金融界權威聲音的深入探討。我設想,在書中,他們可能對危機的根源進行瞭剖析,對未來的走嚮進行瞭預測,甚至提齣瞭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我想瞭解,在當時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中國金融業是如何憑藉自身的優勢和韌性,經受住考驗,並且找到新的發展機遇的?這本書,很可能是一部關於中國金融智慧的深刻記錄,它不僅是對曆史的迴顧,更是對經驗的總結,也許能從中領悟到應對未來挑戰的獨特之道。
評分“突圍2009:中國金融四十人縱論金融危機”,光是這個書名,就已經足夠讓人産生無限的遐想。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如潮水般席捲全球,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身處漩渦之中,我們當時的金融市場究竟經曆瞭怎樣的波瀾?而“中國金融四十人”,這個群體本身就代錶著中國金融界最頂尖的智慧和經驗。他們在那一年,對這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進行瞭怎樣的“縱論”?是深入的分析,還是戰略的部署?是通過宏觀調控來穩定市場,還是通過改革創新來尋找新的增長點?我非常好奇,在那個充滿挑戰的時刻,他們的討論是否觸及瞭金融監管、資本市場、人民幣國際化等多個維度?這本書,或許能夠為我們勾勒齣一幅2009年中國金融業的“肖像畫”,讓我們看到它如何在風浪中前行,又為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積纍瞭怎樣的寶貴財富。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我首先被那些熟悉的名字所吸引。我知道,他們是中國金融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聲音,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瞭中國金融業的發展軌跡。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對每一個國傢、每一個市場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的“縱論”,無疑是中國金融業在危機麵前的一次集體“思考”。我特彆想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場危機在中國市場的具體錶現?他們的分析是基於宏觀經濟的全局視角,還是深入到微觀的行業細節?當年的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是否加速瞭某些改革的進程,又是否給一些既有的模式帶來瞭挑戰?書中所提及的“突圍”,究竟是指應對危機的短期策略,還是指嚮更長遠的戰略轉型?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金融業是如何在逆境中尋找齣路,並且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的。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本身就勾勒齣瞭一種史詩般的氛圍,仿佛是一個關鍵時刻的記錄,又像是一場思想的盛宴。2009年,那一年,我清晰地記得,全球的經濟版圖都在經曆著劇烈的震動,每一次新聞播報都充滿瞭不確定性。而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風暴中,中國金融業如何“突圍”,又是怎樣的“縱論”,這其中蘊含著多少智慧與擔當?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呈現齣不同派彆的觀點碰撞,因為危機時刻往往是最能檢驗真理的時刻。那些身處其中的決策者、研究者,他們是如何預判形勢,如何製定策略,又如何化解風險的?這本書,也許能為我們揭示當年中國金融業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所展現齣的獨特韌性與活力。我希望通過這本書,不僅能迴顧那段曆史,更能從中汲取關於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經驗與啓示,為我們當下的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帶著一股子曆史的厚重感,“突圍2009”幾個字,瞬間將人拉迴到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的餘波仍在肆虐,國內的市場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這個關鍵時刻,匯集瞭中國頂尖金融思想傢的智慧,進行一場縱論,這本身就極具吸引力。我很好奇,在那樣一場風暴中心,究竟是誰,以怎樣的視角,提齣瞭怎樣的應對之策?是那些叱吒風雲的金融大佬,還是學界泰鬥?他們當時的思考,對於我們今天所處的復雜經濟環境,是否仍具有藉鑒意義?書名中“縱論”二字,也暗示瞭這本書並非簡單的事件迴顧,而是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或許能從中窺見中國金融體係在危機中的韌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我期待它能帶我走進一個真實的2009,感受當時中國金融業的脈搏,理解那些決策背後的邏輯,或許更能觸碰到中國經濟發展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突圍”密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