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突围2009:中国金融四十人纵论金融危机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谢平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017916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同时意味着理论繁荣的重大契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汇聚了一批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研究功底的金融精英。他们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探究金融界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实践。他们当然不会放弃对金融危机的深入研究——回答危机问题,就是求解突围之道。 中国突围,就在2009。
世界四大纪录片之一,全国100多家电视台热播8年之《传奇》引以制作的传奇系列图书,隆重推荐。
全球经济何时见底?国际货币体系如何重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能?中国能否突出重围,顺利“保8”?
内容提要
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一浪浪击打着持续衰退的全球经济,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美国金融模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全球经济何时见底?国际货币体系如何重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能?“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困难的一年”,中国能否突出重围,顺利“保8”?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同时意味着理论繁荣的重大契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汇聚了一批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研究功底的金融精英。他们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探究金融界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实践。他们当然不会放弃对金融危机的深入研究——回答危机问题,就是求解突围之道。
中国突围,就在2009。
目录
序 危机之下,“金融四十人”应运而生
章 反思美国金融模式
反思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不可持续的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与金融危机的演变轨迹
金融海啸第二波
CF40双周圆桌之一: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与教训
第二章 措施批判
风险在创新中积累
该实行“金融统一监管”了
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大敌人
措施演进:干预与不干预的两难
CF40双周圆桌之二:金融危机与措施批判
第三章 国际金融秩序重建与人民币国际化
谁为金融危机埋单
如何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人民币汇率:固定还是浮动
人民币国际结算条件已具备
冷静看待这次危机中的大银行收并投资银行
金融危机改写全球银行业格局
CF40双周圆桌之三:金融危机后的反思与重建
第四章 深化改革:经济结构与金融模式的转型
降低储蓄率、开发国内市场为上策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改革开放
以商业模式变革应对银行业挑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
CF40双周圆桌之四:深化改革是改善调控的根本路径
第五章 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2008—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应警惕的问题
政策性金融何去何从:必要性、困难与出路
CF40双周圆桌之五:中国经济要在结构调整中率先复苏
第六章 突围2009:不平坦的“保8”之路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近期与远期
2009年银行业依然看好
珠三角的增长态势与转型风险
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判断:2009不是底
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判断:2009年将现V形增长
CF40双周圆桌之六: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前景
附录一: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简介
附录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组织架构与成员名单
附录三:金融危机大事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突围2009”几个字,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的余波仍在肆虐,国内的市场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个关键时刻,汇集了中国顶尖金融思想家的智慧,进行一场纵论,这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我很好奇,在那样一场风暴中心,究竟是谁,以怎样的视角,提出了怎样的应对之策?是那些叱咤风云的金融大佬,还是学界泰斗?他们当时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复杂经济环境,是否仍具有借鉴意义?书名中“纵论”二字,也暗示了这本书并非简单的事件回顾,而是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或许能从中窥见中国金融体系在危机中的韧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真实的2009,感受当时中国金融业的脉搏,理解那些决策背后的逻辑,或许更能触碰到中国经济发展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突围”密码。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那些熟悉的名字所吸引。我知道,他们是中国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轨迹。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市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纵论”,无疑是中国金融业在危机面前的一次集体“思考”。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这场危机在中国市场的具体表现?他们的分析是基于宏观经济的全局视角,还是深入到微观的行业细节?当年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是否加速了某些改革的进程,又是否给一些既有的模式带来了挑战?书中所提及的“突围”,究竟是指应对危机的短期策略,还是指向更长远的战略转型?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金融业是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并且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的。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勾勒出了一种史诗般的氛围,仿佛是一个关键时刻的记录,又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2009年,那一年,我清晰地记得,全球的经济版图都在经历着剧烈的震动,每一次新闻播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中,中国金融业如何“突围”,又是怎样的“纵论”,这其中蕴含着多少智慧与担当?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呈现出不同派别的观点碰撞,因为危机时刻往往是最能检验真理的时刻。那些身处其中的决策者、研究者,他们是如何预判形势,如何制定策略,又如何化解风险的?这本书,也许能为我们揭示当年中国金融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韧性与活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回顾那段历史,更能从中汲取关于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经验与启示,为我们当下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评分“突围2009:中国金融四十人纵论金融危机”,光是这个书名,就已经足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潮水般席卷全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身处漩涡之中,我们当时的金融市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澜?而“中国金融四十人”,这个群体本身就代表着中国金融界最顶尖的智慧和经验。他们在那一年,对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怎样的“纵论”?是深入的分析,还是战略的部署?是通过宏观调控来稳定市场,还是通过改革创新来寻找新的增长点?我非常好奇,在那个充满挑战的时刻,他们的讨论是否触及了金融监管、资本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等多个维度?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2009年中国金融业的“肖像画”,让我们看到它如何在风浪中前行,又为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积累了怎样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突围2009”,就带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仿佛是在描绘一幅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画卷。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波,让每一个国家都如履薄冰。而中国金融业,作为这场危机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观察者,又是如何在这场风暴中“突围”的?“中国金融四十人”的“纵论”,意味着这是一次汇聚了中国金融界权威声音的深入探讨。我设想,在书中,他们可能对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对未来的走向进行了预测,甚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我想了解,在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金融业是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和韧性,经受住考验,并且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的?这本书,很可能是一部关于中国金融智慧的深刻记录,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经验的总结,也许能从中领悟到应对未来挑战的独特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