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
定价:34.00元
作者:杨建宁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64109561
字数:474000
页码:2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江苏省高校新世纪电气及自动化应用型规划教材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全书共分8章,包括:数字电路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电子设计自动化。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而编写。力求由浅入深、条理清楚,具有便于自学和适合教学的特点,着重加强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阐述和归纳,各章节都有学习目标、复习思考题,主要知识点都配备有适量的例题,为学生学习和练习提供了分析和解题的思路,并给出了部分习题答案。从例题和习题的选配上加大了这一方面的教学力度。对于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本书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
本书适用于理工科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包括自动化、电气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和计算机、机电一体化、测控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感到非常失望。它似乎更倾向于描述“是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在涉及到具体的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的应用时,书中内容少得可怜,仅仅在附录里放了几段极其简单的示例代码,而且代码风格也相当老旧,很多现在综合工具已经不再支持的语法结构还在被当作范例。在现代EDA工具链日益重要的今天,一本不注重软硬件结合,不教授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实现代码的教材,其价值无疑大打折扣。我尝试用书里的理论知识去编写一个简单的计数器,结果在仿真阶段就遇到了大量的问题,因为书里对时钟域交叉(CDC)的处理几乎是空白,没有提醒读者在多时钟系统设计中潜在的陷阱。这本书的读者群定位似乎非常模糊,既不够深入到可以作为专业工程师手册,又不够友好到可以作为入门首选,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中间地带,最终可能谁也服务不好。
评分这本教材在内容深度上给我一种非常“浅尝辄止”的感觉,它似乎刻意避开了许多现代电子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前沿和深入的理论。例如,对于CMOS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分析,书中只是简单提了一下阈值电压和跨导的概念,但对于如何在高频情况下优化驱动能力、如何处理亚阈值漏电等实际设计中的核心矛盾,完全没有涉及。再比如,在介绍存储器结构时,只停留在基本的SRAM和DRAM的单元结构描述,完全没有深入到现代高速缓存(Cache)的设计原则,比如写分配策略、预取机制等等,这些都是数字系统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我尝试用书里的知识去理解一些现代FPGA设计文档,发现根本对不上路,书里的术语和方法论明显落后于行业标准。感觉作者写这本书更像是在整理一份旧的课程大纲,而不是一本面向未来工程师的工具书。如果你只是想应付一门基础考试,或许能勉强糊弄过去,但若想以此为跳板进入实际的数字系统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这本书的作用几乎为零,更像是误导人走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组织结构非常松散,章节之间的衔接像是拼凑起来的碎片,缺乏一个清晰、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比如,在讲完组合逻辑的基础(如卡诺图化简)之后,紧接着就跳到了复杂一些的计数器设计,中间缺少了对多路选择器、译码器、编码器这些基础构建块的系统性讲解和深入应用分析。读者需要自己在大脑中梳理这些模块之间的从属和派生关系。此外,书中的一些基本术语定义也存在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这在反复阅读中造成了额外的困扰,让人不得不花费时间去判断作者这次使用的是哪种约定俗成的定义。整体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份被动整理的知识点清单,而不是一本精心编排的教学著作。它似乎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离散数学和基础电路理论背景,但对于大多数需要通过这本书来建立系统的初学者来说,这种结构上的缺陷无疑是致命的,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和知识的系统性构建。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实在不敢恭维,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像是七八十年代的教材,纸张泛黄,油墨味儿还挺重,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图表清晰度简直让人抓狂,很多电路图都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出来那些电阻电容的标记,更别提那些复杂的逻辑门符号了,初学者光是辨认这些图样就要费半天劲。更要命的是,书里大量的公式推导过程被压缩得非常跳跃,很多中间步骤直接省略了,留给读者的就是一堆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结果,对于想扎扎实实弄懂原理的人来说,简直是灾难。我记得有一章讲锁相环(PLL)的分析,理论部分讲得囫囵吞枣,实际应用电路的例子也陈旧得可以,根本没提到现在主流的数字锁相环设计思路,感觉作者的知识体系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末。而且,书里的习题设计也十分机械化,大多是套公式计算,缺乏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读完之后感觉自己除了会几个基础运算外,对实际的数字电路设计还是两眼一抹黑。这种质量的教材,真的不知道是怎么通过审校的,对于想认真学习这门硬核技术的学生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折磨,让人怀疑出版方的专业性。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可以说是非常“学术化”和“刻板”,缺乏任何引导性或启发性,更别提什么趣味性了。作者的表达方式极其干燥、生硬,所有的描述都是一种不容置疑的陈述句,仿佛在宣读一份冰冷的规范文件。很多关键概念的引入缺乏铺垫,直接抛出定义和公式,让人很难建立起直观的理解。举个例子,在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时,作者直接给出了状态转移方程,却没有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或实际的时序图来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会产生竞争冒险(Race Condition)以及如何通过消除反馈回路来解决它。我不得不翻阅大量的网络资源和更优秀的参考书,才能将书中的零散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单向度的信息灌输,极大地扼杀了读者的主动探索欲。对于初次接触数字电路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会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而不是一座可以攀登的阶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