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无现金社会:货币的未来|8029706 |
| 图书定价: | 69元 |
| 图书作者: | (美)肯尼斯S.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6/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980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作者:肯尼斯 S.罗格夫是哈佛大学Thomas D. Cabot公共政策教授,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与人合著《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作为全国性媒体上的常客,罗格夫每月撰写的报刊专栏在五十余个国家发表。目前他居住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译者: 纪晓峰 金融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身),现供职于中国银行。 李君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张颖 管理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 内容简介 |
| 当今世界到处都是现金,而我们却愈发贫穷,安全感也在不断下降。作为当今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肯尼斯·罗格夫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说服力且非常令人心动、但有些离经叛道的观点:消除大部分纸币。 即使是发达国家的老百姓,现在通常也很少需要用到现金,但是流通中的现金数量依然庞大--单就美国而言,流通中的现金就有1.4万亿美元之巨,即平均每个美国人持有4200美元的现金,且大多是百元大钞。美国的这种情形并非个案。那么这些现金都被用在哪儿呢?答案非常简单:大部分都被用在了逃税、腐败、恐怖主义、毒品交易以及人口贩卖等大规模的地下经济中。 正如罗格夫所指出的,纸币的存在也对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在最近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央银行难以大手笔地将利率降低到大幅低于零的水平上,因为一旦如此,投资者将会舍弃国债转而囤积现金。零利率下限这一约束的存在,导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均难以奏效,并且在未来这一问题可能会不断重现。 对此,本书提出逐步取消现金,并给出了具体方案,且对过渡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从担心隐私权和价格稳定到需要为穷人提供补贴性借记卡等,不一而足。尽管逐步取消纸币并不能彻底解决现存的问题,但是这朝着解决大量社会痼疾迈出了重要一步。本书结论刺激,文字优美,论据充分,定将会激发人们更深的思考。 |
| 目录 |
赞誉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总论及概览/ 1 第一部分 纸币的阴暗面 逃税、规避监管、犯罪以及安全隐患 第2章 硬币和纸币的早期发展历史/ 12 早期的货币制度/ 14 纸币在中国的诞生/ 17 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纸币/ 20 从黄金担保纸币到纯信用纸币/ 22 第3章 全球纸币供应的规模、组成及其分布/ 25 巨额的现金流通量/ 25 在国外持有的纸币/ 33 第4章 国内合法经济中的现金占比/ 40 企业和银行持有多少现金/ 40 消费者持有多少现金/ 41 现金在国内合法经济中的使用/ 44 零售交易数据概览/ 47 第5章 地下经济对现金的需求/ 48 现金使用方便了避税行为/ 49 直接的犯罪活动/ 55 公共健康/ 64 第6章 铸币税/ 65 对铸币税的计量/ 66 铸币税收入缩水几何/ 69 用付息债券替代纸币的成本/ 70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铸币税的重要性/ 73 第7章 一个逐步取消大部分纸币的方案/ 75 逐步取消纸币/ 77 全民金融普惠/ 80 隐私权/ 82 实时清算和人对人交易/ 83 未来的问题/ 84 各种变形/ 86 突发事件和安全性/ 89 第一部分总结/ 92 第二部分 负 利 率 第8章 零利率约束的成本/ 96 零利率下限约束的历史经验/ 103 关于零利率下限约束量化研究的简要文献综述/ 107 量化宽松/ 109 前瞻指引/ 117 第9章 更高的通胀目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免责条款和财政政策/ 119 把目标通胀率从2%提高到4%/ 120 瞄准名义GDP/ 123 放松通胀目标制框架的约束/ 124 实施逆周期的财政政策并利用无人机撒钱/ 125 利用消费税/ 127 第10章 实现负利率的其他途径/ 129 不需要重大制度变迁的负利率政策/ 130 西尔沃·格塞尔的印花税方案/ 133 罗伯特·艾斯勒的双货币系统:忽必烈-艾斯勒-布伊特-金博尔方法/ 137 第11章 名义负政策利率的其他可能不利之处/ 143 金融稳定和负利率/ 144 负利率的技术问题/ 146 第12章 负利率:违背信托责任、背离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体系/ 149 负利率会破坏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体系吗/ 154 《绿野仙踪》与金钱政治/ 157 第二部分总结/ 160 第三部分 国际影响和数字货币 第13章 逐步取消纸币的国际影响/ 162 难道国外的纸币不会替代国内纸币吗/ 162 舍弃向各国地下组织提供纸币而获取的利润/ 164 新兴经济体/ 166 负利率政策需要国际协调吗/ 167 第14章 数字货币与黄金/ 169 数字加密货币与个人隐私/ 174 黄金/ 174 第三部分总结/ 176 后记 / 177 结语/ 193 致谢/ 196 附录/ 199 注释/ 205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这次不一样》作者新作,讲述纸币前世今生,洞见现金未来,互联网金融指向标,经济必须摆脱纸币的禁锢,美联储前主席推荐; 《金融时报》 2016年度经济类图书之一; 彭博2016年度图书之一 ; 加拿大《金融邮报》2016年度金融经济学著作; 入围《金融时报》和麦肯锡2016年度商业图书。 |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匹黑马!原本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入手,没想到却收获了如此大的惊喜。作者在叙事方式上非常独特,没有一味地堆砌枯燥的理论,而是巧妙地将深刻的经济学原理融入到了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之中。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深度和广度,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同一现象,并且能够清晰地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一些意想不到的观点所触动,甚至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固有认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读起来非常流畅,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它让我对“金钱”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促使我开始思考,在未来的社会中,我们与财富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堪称绝妙,它以一种我从未预料到的方式,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议题变得如此引人入胜。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他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理解货币的演变历程,以及当前正经历着怎样的深刻转型。我特别欣赏他在解释一些关键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举例,这些都极大地帮助我克服了理解上的障碍。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让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以及它们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不再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感到茫然,而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震撼感是难以言喻的,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知世界的大门。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大气磅礴,他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货币从古至今的演变史,并深刻剖析了当前科技浪潮下,货币正在经历的颠覆性变革。我尤其被作者对未来社会形态的预测所吸引,他对于数字货币、去中心化金融等概念的解读,既充满了前瞻性,又具有扎实的逻辑支撑。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预演。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价值”的本质,以及在无现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信任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读完之后,我感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想要将书中的智慧和洞见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许多人理解未来、拥抱变革的重要指南。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太爱了!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它充满了力量和启发。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内页印刷质量也非常好,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期间无数次被作者的见解所震撼,也多次停下来思考。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经过了深思熟虑,逻辑严谨,论据充分,让我深刻认识到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着怎样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关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探讨,虽然我之前对这些概念并不是特别了解,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现实案例,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明明白白,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技术浪潮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像是一张通往未来的地图,指引我看到了货币演变的宏大图景,也让我对个人和整个社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读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身边的人分享这本书的精彩内容,因为它真的太有价值了,绝对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书籍之一。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发展趋势略有关注的读者,这本书无疑给我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我非常喜欢作者对宏观经济走向的洞察力,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巨大变革力量。书中关于科技如何重塑经济体系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与货币和交易相关的各个方面。我被作者对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描绘所深深吸引,它既充满了前瞻性,又具备现实的可行性,让人不禁开始畅想未来可能的生活图景。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关于社会信任度在无现金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数字鸿沟可能带来的新挑战,都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下和展望未来的全新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关于未来社会的深度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