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英)詹姆斯 正版 书籍 畅销书 一部隐藏在小小文具盒中的趣味文化史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英)詹姆斯 正版 书籍 畅销书 一部隐藏在小小文具盒中的趣味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文具
  • 历史
  • 趣味科普
  • 英式文化
  • 儿童读物
  • 畅销书
  • 詹姆斯
  • 文具盒
  • 时空漫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梓濠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13490
商品编码:29695795934
丛书名: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具体描述

本信息

书名: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定价:39.8元

作者:詹姆斯.沃德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9/1

ISBN:9787229113490

字数:1620000

页码:2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在橡皮被发明出来之前,绘图师们使用的替代品居然是面包屑?1945年雷诺兹圆珠笔发售时的火爆场面堪比苹果发布新机?上世纪末风靡的MTV音乐录影带与涂改液原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文具控们奉为“文青三宝”之一的MOLESKINE笔记本,也是海明威、梵高、毕加索们的心头好? 这是一部GEEK眼中的文具演化史。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的笔触从历史深处打捞出各种关于文具的迷人细节,既具备GEEK式的严谨、理性与趣味,又兼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是相当值得文具迷们收藏的一部作品。  美国读者五星好评《每日邮报》《观察家报》《金融时报》《VOUGE》等多家媒体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关于文具演化史的通俗作品。作者以一只被遗忘在杂货店角落里的“古董”文具盒为向导,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询文具们的发展历程——它们如何诞生?又如何成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模样?透过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细节,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他的洞见: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千万不要小看你办公桌上的任何一件小小的文具,它们的经历也许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作者简介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英国人气博客“I Like Boring Things”博主,其博客曾登上过《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观察家报》(Observer)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作为文具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广播电台(BBC Radio 4)都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是他的部作品。
目录致谢
章缘起: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1
第二章关于人的一切,都是笔教我的 27
第三章我谈了场恋爱,不过对象是张纸67
第四章千万别招惹铅笔控 99
第五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23
第六章带走我吧,我属于你:藏在文具中的小心机147
第七章如果你在就好了:肩负使命的古怪文具们 159
第八章要开学了:你缺什么文具?175
第九章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荧光笔 195
第十章我就这么黏上你了:黏胶211
第十一章冰箱门上的超文本:便利贴 235
第十二章你会跳槽,但你的订书机不会247
第十三章知识储藏室:文件分类系统 259致谢章缘起: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  1第二章关于人的一切,都是笔教我的               27第三章我谈了场恋爱,不过对象是张纸              67第四章千万别招惹铅笔控                     99第五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23第六章带走我吧,我属于你:藏在文具中的小心机    147第七章如果你在就好了:肩负使命的古怪文具们       159第八章要开学了:你缺什么文具?              175第九章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荧光笔           195第十章我就这么黏上你了:黏胶                  211第十一章冰箱门上的超文本:便利贴           235第十二章你会跳槽,但你的订书机不会              247第十三章知识储藏室:文件分类系统           259第十四章文具不死                         273

目录

 


 

致谢
章缘起: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1
第二章关于人的一切,都是笔教我的 27
第三章我谈了场恋爱,不过对象是张纸67
第四章千万别招惹铅笔控 99
第五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23
第六章带走我吧,我属于你:藏在文具中的小心机147
第七章如果你在就好了:肩负使命的古怪文具们 159
第八章要开学了:你缺什么文具?175
第九章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荧光笔 195
第十章我就这么黏上你了:黏胶211
第十一章冰箱门上的超文本:便利贴 235
第十二章你会跳槽,但你的订书机不会247
第十三章知识储藏室:文件分类系统 259致谢章缘起: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  1第二章关于人的一切,都是笔教我的               27第三章我谈了场恋爱,不过对象是张纸              67第四章千万别招惹铅笔控                     99第五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23第六章带走我吧,我属于你:藏在文具中的小心机    147第七章如果你在就好了:肩负使命的古怪文具们       159第八章要开学了:你缺什么文具?              175第九章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荧光笔           195第十章我就这么黏上你了:黏胶                  211第十一章冰箱门上的超文本:便利贴           235第十二章你会跳槽,但你的订书机不会              247第十三章知识储藏室:文件分类系统           259第十四章文具不死                         273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介绍

 


 

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英国人气博客“I Like Boring Things”博主,其博客曾登上过《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观察家报》(Observer)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作为文具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广播电台(BBC Radio 4)都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是他的部作品。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再需要另一本关于文具的书。                   ——《观察家报》  一曲文具的赞歌。——《每日邮报》 这些文具品牌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们一度广为人知,*终却销声匿迹,几乎无迹可寻。于我们而言,如今众所周知的品牌,未来是否也将如它们一般被人遗忘?除此之外,我还关心人,那些藏身在我们司空见惯文具背后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经历的往事。他们是谁?他们的种种经历到底如何?我想弄明白。                                                                                   ——詹姆斯·沃德宋体

.。。。。。。。。。。


《纸上迷宫:穿越古今的寻常物语》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时空旅行的科幻小说,也非一本详述某种神秘文具盒如何连接不同维度的奇幻故事。它是一次深入人类文明长河的探索,聚焦于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几乎形影不离的“寻常物”,从古老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工业制品,挖掘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演变轨迹以及它们如何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思想乃至社会结构。 我们将一同启程,但目的地并非遥远的星系,而是回溯至人类文明的黎明,从最早的工具说起。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用打磨过的石块,或是坚硬的树枝,开启了改变世界的征程。这些最朴素的“物件”,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品,更是人类智慧的最初闪光,是技术进步的起点。我们会探究石斧如何演变成更精细的刮削器,骨针如何开启了缝纫的时代,陶器如何解放了食物的储存方式,它们每一点进步,都伴随着社会组织的变迁,人口的增长,以及更复杂文明的孕育。 当我们步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那些金属制品带来的变革更是翻天覆地。青铜剑的锋芒,铁犁的威力,它们不仅仅是战争的工具或农业的革新,更是权力与社会阶层的象征。冶炼技术的掌握,成为少数精英的特权,也开启了人类社会大规模分工与贸易的篇章。本书将细致描绘这些金属制品如何在古代的战场上呼啸,如何在田野间耕耘,以及它们如何催生了新的城市、新的国家,甚至新的意识形态。 文字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承载文字的媒介,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古埃及的纸草,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到东方的竹简、丝帛,再到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纸张,每一种书写材料的革新,都直接影响了知识的传播速度、范围和持久性。我们会追溯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它如何打破了少数贵族垄断知识的局面,为平民获取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科学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会探讨笔墨的演变,从早期粗糙的颜料,到精细的毛笔、羽毛笔,再到现代的圆珠笔、钢笔,每一种书写工具的背后,都凝聚着工匠的智慧和时代的审美。 再将目光投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一把剪刀,它的出现是如何改变了服装的制作方式,改变了建筑的切割效率?一个锁和钥匙的组合,它不仅仅是保护财产的工具,更是社会契约与私人领域概念形成的早期标志。我们将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发明,往往需要漫长的孕育和演变过程,它们在不经意间,塑造了我们的隐私观念,规范了我们的社会交往,甚至影响了我们对“所有权”的认知。 工业革命的到来,更是将“寻常物”的生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蒸汽机的轰鸣,纺织机的飞转,它们不仅仅是机器的发明,更是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开启。工厂里的流水线,标准化零件的应用,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物”的理解。商品变得触手可及,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劳工的权益,环境的污染,以及消费主义的抬头。本书将深入探讨这些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们如何从珍贵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的商品,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我们会仔细审视那些陪伴我们学习生涯的物件。铅笔,它的石墨芯如何被包裹进木制的外壳,如何让书写变得便捷而可擦除?橡皮擦,它为何在文字与图画的世界里如此不可或缺,它代表着一种修正与进步的可能性?尺子,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几何,量化世界?订书机,它如何将散乱的纸张凝聚成册,方便我们整理思绪?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具,它们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本身的设计演变,都映射着教育理念的变迁和对知识的追求方式。 再将目光移向那些在特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寻常物”。例如,在厨房里,锅碗瓢盆的材质与设计,如何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烹饪习惯与饮食文化?在交通工具领域,从最早的马车,到蒸汽火车,再到汽车和飞机,每一次的革新,都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了人类的迁徙模式,也塑造了全球化的进程。我们会从这些具体的物件出发,去理解它们如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以及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和视野。 本书还将触及一些被我们忽略的“文化符号”。例如,印章,它在古代的权威象征,到了现代,演变成了某种个人身份的标识,又或者是某种仪式感的体现。信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写信件似乎已成过往,但它承载的情感和仪式感,却在数字通讯中被另一种形式继承。钱币,不仅仅是交换媒介,它上面的图案、文字、材质,都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审美。 更重要的是,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这些物件的历史,而是要展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了我们今天的世界。一把简单的勺子,它的材质、形状、大小,可能受到当时冶金技术、农业发展、饮食习惯、甚至是宗教禁忌的影响。一枚硬币,它上面的图案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希望传递的政治信息,而其金属成分则与当时的矿产开采和贸易状况息息相关。这些“寻常物”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构成人类文明复杂肌理的无数细微节点,每一个节点都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技术与文化,连接着个体与社会。 我们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熟悉的事物。或许,你从未想到过,那支每天陪伴你写字的铅笔,背后竟有着如此漫长而精彩的故事,它见证了人类对精确表达的渴望,对知识传递的追求。或许,你从未留意过,那把每天为你开启家门的钥匙,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阻隔,更是人类社会对安全、私密和所有权理解的具象化。 《纸上迷宫:穿越古今的寻常物语》邀请你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一场不依赖于奇幻的想象,而是根植于真实历史的探索。它将带领你从日常的微观视角,去洞察宏观的历史变迁,去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一点一滴、一物一事地累积而成。它告诉我们,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物件,也可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次关于“物”的史诗,也是一次关于“人”的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充斥着各种高科技产品,但很多基础的发明和工具,它们的生命力却远超我们的想象。这本书的名字就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将“文具盒”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载体,与“时空漫游”这样宏大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我猜测,作者一定是个对细节有着极度敏感和丰富想象力的人。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或者是一个怀揣着童年梦想的成年人,他们意外地发现,自己那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文具盒,竟然是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 portal。然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旅程,从远古时期至今,与各种经典的文具进行“对话”,了解它们的诞生、发展和演变。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涉及到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文具,比如那种可以写出彩色字的荧光笔,或者是有着各种香气的橡皮,它们在那个年代可是孩子们追逐的潮流。而且,“趣味文化史”这个副标题,也暗示了这本书的内容不会是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充满了幽默感和故事性,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到知识。我甚至在想,也许这本书还会通过这些文具,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甚至是社会变迁,这样一来,一本小小的文具盒,就能承载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真是令人惊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复古又带点奇幻的设计,瞬间勾起了我对童年那些五颜六色的文具盒的怀念。我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而文具盒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宝藏库。每到开学季,最期待的就是去文具店挑选新的笔、橡皮、尺子,还有那些带着卡通图案的铅笔盒。总觉得,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就能让学习变得有趣许多。想象一下,在平凡无奇的文具盒里,竟然隐藏着跨越时空的秘密,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设定。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用一种非常有趣和生动的方式,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具,比如铅笔、橡皮、胶水,甚至是订书机,赋予它们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趣味性。也许它会讲述一支铅笔是如何从古老的书写工具演变而来,又或者一枚小小的回形针,背后藏着怎样的发明故事。我尤其期待书中会不会提到那些充满怀旧感的文具,比如小时候用过的塑料尺子,上面印着各种颜色鲜艳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亲切。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文具的书,更是一把钥匙,能带我们打开通往历史和文化的大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身边这些微不足道却又充满意义的小物件。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像是童话故事的开篇,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一个“文具盒”,这样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物品,竟然能成为“时空漫游”的起点,这本身就足以激发我的好奇心。我猜想,这本书的故事或许是围绕着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文具盒”展开的,里面或许藏着通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钥匙。也许,主角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这个文具盒,然后就被卷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我特别期待,书中会如何描写那些在不同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具。例如,在古代,人们是如何用芦苇杆和墨汁来书写的?在中世纪,羊皮纸和鹅毛笔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在工业革命时期,钢笔和活字印刷术又如何改变了文字的传播方式?“趣味文化史”这个副标题,让我觉得这本书一定充满了惊喜和乐趣。它不会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融入到故事之中。我希望,我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发现的乐趣,就像在翻阅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里面记录着无数先辈们的生活和智慧。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通过这些小小的文具,来讲述一些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故事,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带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成年人的智慧,瞬间就吸引住了我。一个“文具盒”,这样一个承载着无数学生时代回忆的物品,竟然能成为“时空漫游”的载体,这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奇幻的色彩。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这样一个画面:可能是一个偶然的契机,主人公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文具盒,然后,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也许,盒子里装着的每一件文具,都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它们会将主人公带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去见证那些我们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事件。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详细地介绍那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文具。比如,早期的书写工具,如芦苇笔、羽毛笔;印刷术的发明,如活字印刷;甚至是现代文具的雏形,如钢笔、铅笔的演变过程。而且,“趣味文化史”这个副标题,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我相信,作者一定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讲述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在笑声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具,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从而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个关于“文具”的画面,它们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承载着回忆和情感的载体。我清楚地记得,学生时代,一个精致的笔袋,里面装着整齐排列的彩色铅笔,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那时候,我们还会互相交换橡皮,那些带有各种香味的、形状奇特的橡皮,简直就是校园里的“奢侈品”。这本书的“时空漫游”设定,让我觉得非常有创意。我仿佛看到了,主角可能通过一个神奇的文具盒,穿越到工业革命时期,亲眼见证第一台钢笔的诞生;又或者,他们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与当时的艺术家和学者交流,了解他们是如何使用羽毛笔进行创作和思考的。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描绘那些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的文具,比如墨水瓶、鹅毛笔、或者是一些老式的削笔器,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技术演变。而且,“趣味文化史”这个词,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用亲切又幽默的语言,和我分享那些关于文具的秘密,让我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而不是被枯燥的史实所淹没。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颠覆我过去对某些文具的认知,让我发现它们身上隐藏的,我从未想到过的文化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