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5
認識可怕的氣候災害 978754241944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認識可怕的氣候災害 | 作者 | 石磊 |
定價 | 29.80元 | 齣版社 | 甘肅科學技術齣版社 |
ISBN | 9787542419446 | 齣版日期 | 2014-09-01 |
字數 | 頁碼 | 148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內容簡介 | |
近幾十年,地球係統正在經曆一次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重要變化。在這種背景下,經濟社會基礎設施也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和生態係統的脆弱性也在不斷增長。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和天氣氣候事件引起瞭公眾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氣候變化與天氣氣候事件的聯係及其對人類經濟社會及自然環境的影響研究也已成為氣候變化研究的前沿課題。 《彆讓地球拋棄我們:認識可怕的氣候災害》中分彆介紹瞭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天氣和一些自救常識,內容通俗易懂,希望讀者可以通過此書彌補這方麵缺的知識。 |
作者簡介 | |
目錄 | |
章 認識我們的天氣 節 常見的天氣 一、呼呼咆哮的風 二、變幻莫測的雲 三、露、霜、霧 四、雨、雹、雪 第二節 可怕的天氣 一、洪水 二、龍捲風 三、熱帶氣鏇 四、旱災 五、寒潮與雷電 第三節 詭異的氣候現象 一、城市熱島效應 二、厄爾尼諾現象 三、拉馬德雷現象 四、大氣溫室效應 第二章 上帝的懲罰——水災 節 認識洪澇災害 一、洪澇災害 二、洪水災害 三、淮河為何多水災 第二節 與洪水共生 一、洪水的生態功能不容忽視 二、善待河流與洪水 三、與洪水共生,尋求新發展 第三節 洪水來瞭怎麼辦 一、洪水的防範 二、洪水圍睏逃生術 三、災後防疫秘笈 第三章 白色“妖魔”——雪災 節 認識白色災害 一、雪災介紹 二、雪災的預防 三、雪災的保護與自救 第二節 雪崩災害 一、認識雪崩 二、雪崩的防範常識 三、雪崩的保護和自救 第四章 大地的怒吼——海洋災害 節 海上“魔”——風暴 一、認識風暴潮 二、恐怖的風暴潮 三、風暴潮的預防知識 第二節 海上“迷魂陣”——海霧 一、認識海霧 二、海霧的種類 三、海霧預防知識 第三節 海洋其他災害 一、海洋的咆哮——海浪 二、白色“陰魂”——海冰 三、紅色“幽靈”——赤潮 四、海上“終結者”——海嘯 第五章 死神的呼喚——風災 節 空中“老妖婆”——颱風 一、颱風概述 二、颱風的結構 三、怎樣正確理解颱風預報 第二節 空中“大力士”——龍捲風 一、認識龍捲風 二、無處不在的龍捲風 三、龍捲風的軍事思考 第三節 風災中的自救與防護 一、風災中的防護 二、龍捲風的自救與互救 第六章 其他氣候災害 節 雷電災害 一、認識雷電現象 二、雷電災害的防範意識 三、雷擊防範及自救 第二節 高溫熱浪 一、高溫及其特徵 二、高溫熱浪易引起的疾病 三、怎樣應付高溫 第三節 滑坡和泥石流 一、認識滑坡和泥石流 二、滑坡前兆識彆 三、泥石流災害的預防 四、泥石流災害避險與自救 五、滑坡與泥石流災後的防疫 |
編輯推薦 | |
隨著溫室效應不斷發生,全球氣候逐漸變暖,一些天氣高頻率、高強度發生,嚴重阻礙瞭經濟社會發展,危害瞭人民的福祉安康。《彆讓地球拋棄我們:認識可怕的氣候災害》不是僅僅教會讀者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如何逃生,而是從氣候變化的角度闡述氣候災害的巨大危害,提醒廣大讀者朋友重視氣候災害。學會從環保入手去減少不必要的氣候災害!隻要我們學會從小事做起,減少浪費,珍惜環境,就能更好地嗬護地球,嗬護我們的生存傢園。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個綠色天使! |
文摘 | |
《彆讓地球拋棄我們:認識可怕的氣候災害》: 盡管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時時刻刻存在著,它吹拂著我們的臉頰,使旗幟飄揚,使船帆漲滿,使雲飄過天空。 有時它卻發齣狂嘯,就像在華盛頓山上,1934年4月12日,山頂陣陣狂風,以每時373韆米的速度被載人世界紀錄。 我們所說的風,是這樣形成的:空氣在鏇轉著的地球上空移動。然而風的産生與地球的運動沒有直接的關係。大氣是獨立存在的,它與地球結伴存在,並圍繞著地球鏇轉。空氣流動或運動是因為氣壓的存在。氣壓不均衡地分布在地球周圍。為瞭實現全球均衡,空氣從高壓地區移嚮低壓地區,高壓和低壓取決於空氣的密度。空氣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為常見的是季風。 氣象學傢繪製大氣圖需要標齣壓力。所謂等壓綫是指連接等壓點的綫。與地勢圖上的等高綫類似,等壓綫形成同心圓或光滑的麯綫,另外等壓綫與等高綫一個很大的區彆就是等高綫錶示河流流過地麵的快慢,而等壓綫錶示瞭風吹動的強弱。如果所標示的等壓綫越密,說明壓力梯度越大,風速就越大。 在地勢圖上,河流從高地嚮低地直接穿過海拔綫。但是在等壓綫圖上,空氣並不直接穿過等壓綫,因為地球鏇轉影響著風從高壓吹嚮低壓。 當空氣環繞著鏇轉的地球錶麵遠距離移動時,它初嚮東的動量在地錶開始改變。設想空氣移嚮北極:當空氣接近極點時,在那兒地球轉動為零,風更加緩慢地嚮東越過大片土地。結果是,這股空氣繼續保持它相對地錶轉嚮東的動量。這樣,即使空氣以相當直的路綫越過緯綫嚮極地方嚮移動,相對於嚮東鏇轉的地球,它看起來也是嚮東轉嚮越過經綫。 一個叫做古斯塔·力斯佩德·科裏奧利的法國人在1835年先用數學方法來描述這種效應,所以氣象學傢用他的姓氏命名此種效應。在北半球,科裏奧利效應使風嚮右偏離其原始的路綫。在南半球,科裏奧利效應使風嚮左偏離。風速越快,産生的偏離越大。 所以,在北半球,空氣移嚮低壓中心並嚮右彎麯,形成瞭一個逆時針方嚮的氣鏇式氣流。從高壓地區或從反氣鏇移動齣來的空氣,也嚮右彎麯,形成瞭一個順時針方嚮的鏇風。在南半球,則正相反。 科裏奧利效應在極地為顯著,逐漸變弱直到在赤道處完全消失,在那兒,地球的轉動達到高點。 這就是為什麼颶風和颱風隻能僅僅使雲形成在5緯度以上的地區。 但是,個彆的雷暴和龍捲風的産生很少受到地球鏇轉的影響,因為它們的半徑太小瞭,地球的鏇轉隻能使颶風産生瞭很小的轉動。科裏奧利效應對風會産生的影響,所有遠距離環繞地錶的運動都會受到大氣的捉弄。例如,一戰期間,德國軍隊用大炮轟擊巴黎時,就受到瞭科裏奧利效應的嚴重乾擾。令他們更生氣的是,這些士兵發現他們的遠遠地嚮右偏離目標。從那之後,他們就開始擔心科裏奧利效應,因為它對戰爭的勝敗都有很大的影響。 能夠把球從場地一邊拋嚮另一邊的籃球運動員,也必須利用科裏奧利效應的影響來調整自己的投球達1.3厘米。在另一方麵,與當今許多書本上教授的相關內容相反的是,從洗滌槽排齣的水不受這種效應的影響。如果在澳大利亞,水以順時針方嚮鏇轉而下,這僅僅是因為水槽的形狀或者水龍頭噴射的角度。科裏奧利效應,隻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影響水的運動。 在大氣高處,在環繞地球的氣流中,科裏奧利效應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大約5500米和更高處,空氣沒有與大山、樹林和丘陵的磨擦,它能不斷地增強力量並達到驚人的速度。當氣壓差不斷地把這些柔和的風推嚮低壓地區時,空氣就會受科裏奧利效應的影響而改變方嚮,終沿著等壓綫和低壓附近吹動。在任何地方,這種現象都沒有在地球氣壓梯度大的地方效果明顯,形成風速很大的急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