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4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定价:33.50元
作者:朱朝枝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09099197
字数:
页码: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由六章组成:章重点阐述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基本体系以及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简要介绍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以及古代科学技术的思想与方法;第三章简要介绍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思想与方法;第四章重点介绍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以及现代科学的思想与方法;第五章重点介绍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以及现代技术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第六章论述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既有史,又有论,以史带论,以论及史,史论结合。全书按科学技术发展历史顺序进行布局,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每个历史时期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其成就。教材通过把握继承与发展,基础知识与科学前沿,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关系,以期学生得到较优化的知识结构,顺应新形势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的方向。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科学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二、科学的特征和属性
三、现代科学四大基本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
第二节 技术
一、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技术的特征和属性
三、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
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一、古代技术的起源
二、古代自然科学的萌芽
第二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二、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三、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技术
四、古代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
第三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
二、古代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节 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
一、十字军东征“和东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二、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
三、大学的兴起
四、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兴起
一、近代科学的突破
二、经典力学的奠基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近代科学的发展
一、天文学
二、物理学
三、数学
四、化学
五、生物学
六、地学
第四节 近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一、近代技术的形成--次技术革命
二、近代技术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五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
一、近代科学技术的特征
二、近代的科学思想
三、近代的科学方法
第四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节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一、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二、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大发现
第二节 现代天文学
一、宇宙概述
二、现代宇宙观的形成
三、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四、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第三节 现代数学的研究进展
一、现代数学发展的特点
二、现代数学的几个主要分支
第四节 现代化学的发展
一、现代化学的重大成果
二、现代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节 现代地学的研究进展
一、地球的演化
二、地壳的运动
三、现代地学的问题
第六节 现物学
一、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
二、分子生物学诞生及其发展
三、现物学发展趋势
第七节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一、生态学
二、环境科学
第八节 现代科学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
一、现代科学的特征
二、现代科学思想
三、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第五章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附录一 科学技术发展大事记
附录二 科学技术史上的名著
附录三 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二)古代中国的技术成就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1)造纸技术。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它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到东汉时期,蔡伦对造纸技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破布等一些含纤维的材料,并采用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到了唐代,中国已能生产多种名贵的纸张,如北方的桑皮纸、四川的蜀纸、安徽的宣纸及江南的竹纸等。隋唐之后,我国的造纸技术不断外传,纸从此成为世界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2)印刷技术。纸出现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技术也随之产生。隋唐之际,出现了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版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大约在1041-1048年间,宋代雕刻工毕异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胚,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13世纪后,活字印刷术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欧洲15世纪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
(3)指南针。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是用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盘子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了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有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鱼。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使用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指南针指引航向,实现了全天候航行。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先传到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初,欧洲也开始使用指南针了。
(4)技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为了配制长生不老药,炼丹家逐渐认识了硫磺、硝石的若干化学特性。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中,次记载了配制的基本方法,即将硫磺和硝石混合,加入点着火的皂角子,就能发生焰火。唐末,将炭与硫磺、硝石混合的黑色已经发明。到宋元时期,各种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开始在战争中使用,出现了早的火炮、火枪、火箭、、炸弹等武器。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各国,14世纪后又经阿拉伯地区传到欧洲。
2.制瓷技术瓷器制作技术早出现在商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已能够生产胎质坚密、器形规整的青釉瓷器。南北朝白釉瓷器开始萌芽,隋朝趋于成熟,到了唐代白釉瓷器已能与青釉瓷器媲美。宋元时期,出现了不少各有特色的窑系,把瓷器的配料、制胎、施釉、焙烧工艺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例如,定窑生产的影青瓷,瓷胎厚度只有0.1毫米左右,其白度与透光度已接近现代水平。同时,还能制造出青、红、黑、紫、米黄等多种彩色瓷器。我国古代的瓷器以它瑰丽的色彩、高雅的气质、优美的造型,深得世人喜爱,成为高贵的艺术珍品。直到18世纪初欧洲才真正掌握了制瓷技术。
3.冶炼、采矿技术在春秋时期,我国已开始采用生铁冶炼工艺。由于采用生铁冶炼工艺炼出的铁比采用块炼铁工艺炼的铁质量高得多,而且容易铸造,成本也低得多,铁器在我国很快普及使用。到战国时期,有了生铁柔化技术,即用高温加热生铁铸件,然后退火热处理的方法,提高了生铁的韧性,西方两千年后才掌握了上述两种冶炼工艺。在冶铁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还发明了世界上早的炼钢技术,春秋末年已能生产块铁渗碳钢和铸铁脱碳钢。到了汉代,又出现了炒钢法、百炼钢和灌钢法,其中炒钢法到18世纪才由英国人掌握。
在冶炼技术发展的同时,采矿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湖北大冶古矿遗址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能将矿井开凿到50米以下,整个矿井由竖井、斜井、平巷等组成,并能较好地解决通风、排水、照明、提运、支架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4.丝织技术中国是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养蚕和丝织,周代出现了官办的丝织业,规模很大。到西汉时,绸、绫、缎、绢的丝织技术已十分精湛。唐朝以后,由于丝绸的染色技术得到发展,印花技术和纺织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制造的丝织品尤为精美。丝绸作为我国的名贵特产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得到西方人的喜爱,被他们奉为至宝。
5.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除农业机具、天文仪器和纺织机械外,还有不少重大创造。秦汉时我国已经有了铜或铁制造的齿轮;西汉时期的指南车、记里鼓车,都是通过复杂的齿轮系统进行自动指向、记载的机械。魏晋时的“水转连磨”,能用齿轮带动好几个磨同时转动。机械钟表的前身是天文钟,这种装置我国可以追溯到后汉张衡制造的水运浑天仪;机械钟表的关键部件操纵器也是我国发明的。元代郭守敬在制造天文仪器时还发明了滚珠轴承。
……
序言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