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导游系列教材:导游基础知识
定价:22.00元
作者:《导游基础知识》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03226229
字数:
页码:30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教材《导游基础》、《导游服务技能》和《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自2001年6月发行至今已经4年,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许多高校和旅游职业院校将此套教材作为旅游专业学生节目。随着旅游业发展,我国出台了一些新的旅游及旅游业相关法规,各地也新增或修建了许多代表性景点景区,为了使导游资格考试内容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005年初,我们在完成《导游服务技能》修订的基础上,又对《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基础》两书的部分章节和内容进行了修订。其中《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更名为《导游法规知识》,《导游基础》更名为《导游基础知识》以更加符合导游考试的特点。
目录
引言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
三、旅游业及其对目的地的作用和影响
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章 中国历史概述
节 中国发展简史
一、原始社会时期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
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四、秦至战争的封建社会时期
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第二节 中国历史常识
一、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
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四、天干、地支
五、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六、四时、节(气)
七、生肖
八、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九、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十、避讳
十一、姓、氏、名、字、号
第二章 中国的年节民俗
节 概述
一、年节
二、民俗
第二节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
一、春节
二、清明节
三、端午节
四、中秋节
五、重阳节
第三节 主要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
一、满族
二、蒙古族
三、藏族
四、回族
第三章 中国自然景观
节 山地自然景观
一、花岗岩名山
二、石灰岩景观
三、丹霞风光
四、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山地景观
第二节 水自然景观
一、江河景观
二、湖泊景观
三、泉
四、瀑
五、海洋
第三节 气候及天气景观
一、气候环境
……
第四章 中国四大宗教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
第七章 中国旅游文学知识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
作者介绍
文摘
起义军降将朱温废唐朝皇帝自立,建立后梁,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健全时期,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都有很好的发展。唐代农业发展较快,南方和北方分别出现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耕作制。改造了曲辕犁,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唐代的纺织品种类繁多,宋州、亳州绢的质量全国,益州、扬州、定州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而闻名。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闻名于世。唐三彩以黄、绿、赭三色为主,色彩鲜丽,造型多样美观。宣州、益州的纸张也很有名。隋唐时期的都城长安,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都城设计的杰作。城外东北有位于龙首渠上的大明宫,居高临下,可俯瞰全城。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大的城市,为后世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隋唐的建筑、雕版印刷、天文、药学、文学等都处于地位。隋初,工匠李春在赵州修建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古老的敞肩石桥。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册,是现存世界上早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天文学家唐代僧人一行在世界上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主持编定的《大衍历》是当时精密的历法。唐组织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太宗办的医学校比欧洲早200年。医学家孙思邈被称为“药王”,著有药典《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茶树种植已较为广泛,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部茶叶专著,被尊为“茶圣”。史学家刘知几写的《史通》是中国历史上部史学评论专著。史学家杜佑写的《通典》是部分门别类记载历史典章制度的新体例史书。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都是的诗人。韩愈、柳宗元是的散文家,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传奇”是小说的前身,在唐代极盛。在绘画艺术上,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今发现的早的山水画。唐朝的阎立本和吴道子是当时的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衣带飘拂若动,人称“吴带当风”,有“画圣”之誉。阎立本擅长政治人物画,《步辇图》是其代表作。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和塑像是唐代佛教盛行的产物,是世界上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唐代书法大盛,的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
在对外交往上,唐与亚、欧国家的交往出现了的盛况,和70多个国家通商。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人多,朝鲜半岛大量吸收唐手工业先进技术、政治制度:历法、文学艺术等,与唐贸易往来繁忙。日本的“遣唐使”13次来到中国,日本留学生广泛学习中国的哲学、历史、宗教、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等,阿倍仲麻吕是其中的者。日本的行政制度、城市建筑、文字、饮食、服装等都仿照唐朝的式样。鉴真和尚经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贡献。另有玄奘西游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取经,历时18年,所写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研究所涉及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中国造纸术传人天竺,而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建筑艺术等传人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运往波斯(今伊朗),并由波斯销往西方;中亚、波斯的香料、药品、珠宝等再从西方输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还传食(即今天的阿拉伯),并传到非洲、欧洲。伊斯兰教也在唐时传人中国。陆路对外交通有通过我国西北到达南亚、中亚、西亚和通过我国西南经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到达南亚两条。海路则有通过登州、扬州到达朝鲜、日本和通过广州到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两条。同时,唐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也空前密切,文成公主远嫁藏族首领松赞干布,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佳话;玄宗封皮罗阁为南诏王也是典型的例证。
(四)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时期
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是又一次从封建割据到全国统一的时期。907.年到960年,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朝代,历史上称为“五代”。同时,山西和南方还先后出现了北汉和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等10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国”,与五代合称为“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北方各国混战不休,南方相对安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五代时期的历史,是唐末藩镇割据的转变。在社会经济上,经济中心开始向南方的转移。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北宋,建都开封,称为东京。此后19年内,北宋平定了一些小国,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统一。但在与辽的战争中,宋皆被辽打得大败。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力和政治走向衰败的朝代。政治上,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设立转运史、建立禁军、文臣治政等措施加强了封建皇权,防范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和大臣对皇位的威胁。但皇权的过分强化和对大臣的防范,特别是对武臣的防范,也成为政治腐化和对外来军事威胁表现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宋与西北的契丹族在916年建立的契丹国(后改称“辽”)及党项族在1038年建立的西夏政权长期对峙,发生过多次战争。后北宋通过“澶渊之盟”,付给辽银、绢,维持了辽宋间的相对和平,开展了贸易、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对西夏也是每年进贡岁币,进行边境贸易。北宋中期由于行政机构和军队数量越来越庞大,腐化程度也越来越深,对农民的剥削不断加重,农民起义不断。王安石的变法也因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统治集团更为腐化,出现了政治危机。1115年,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国后,势力日增,1125年与宋联合灭了辽国,1127年金军攻陷东京,北宋灭亡。金的崛起是一个暴风雨式的发展。
……
序言
这本书的书皮设计得非常朴实,封面上的文字简洁明了,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材。内页的纸张质量不错,印刷清晰,排版也比较合理,阅读起来不太费眼睛。内容上,感觉作者在力求全面性和系统性上下了很大功夫。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像是在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个知识点是这样呈现的,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比如,在讲解某个历史遗迹的背景时,作者会深入挖掘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这种深度阅读体验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尤其是一些案例分析部分,非常贴近实际操作的场景,让我在脑海中模拟了许多导游可能会遇到的突发状况,并思考如何用书本上的理论去应对,这对于即将踏入这个行业的我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和信心支撑。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把握,没有让内容变得过于空泛或过于琐碎。
评分我拿到这本教材时,最深的印象是它那股扑面而来的“老派”严谨劲儿。排版风格很复古,几乎没有花哨的图示或现代感很强的设计元素,全部是扎实的文字和清晰的逻辑结构。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更专注地去啃读,因为它不提供太多视觉辅助来“偷懒”。不过一旦沉下心来读进去,就会发现这种扎实的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厚功力。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沉稳,不带太多个人情绪,更像是历史的陈述者。我尤其喜欢它对某些专业术语的解释,总能追溯到最本源的定义,然后再逐步延伸,这种层层递进的解释方式,让我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理解远超以往。读完第一章,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非常正式且要求极高的学术讲座,每一个论点都有明确的出处和支撑,让人信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像一位经验丰富、不苟言笑的老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规矩。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高效,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很多内容都是以要点、清单的形式呈现,非常适合考前快速复习和查漏补缺。我注意到,它在处理一些敏感或容易引起争议的知识点时,采取了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往往会并列呈现不同的观点,然后引导读者自行判断,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客观性。其中关于法规和政策的部分,更新得比较及时,而且标注得很清楚,这在导游工作中至关重要,因为政策变动直接关系到执业的合规性。对比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偏向“速成”和“技巧”的书籍,这本教材更注重打地基,它让我明白,优秀的导游不仅仅是会说话,更是对所讲解内容有着深刻的敬畏之心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算不上轻松愉悦,它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拉力赛”。每隔几页就会有一个需要停下来深思的内容块,我常常需要合上书本,对照地图或者查阅一些外部资料来确保自己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逻辑链条非常清晰,从宏观的行业概览,到微观的讲解技巧,再到具体的应急预案,如同流水线般精确无误。我特别欣赏它在文化解读方面的深入探讨,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景点特色,而是试图剖析这些文化现象是如何在特定地理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为什么会这样”的探究,极大地提升了导游讲解的深度和层次感,避免了流于表面、千篇一律的介绍。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被重新梳理和加固了一遍,那种踏实感是其他任何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教材的编排方式有一种严谨的“工具书”气质,厚重但实用,让人感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都是知识的重量。它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它把导游这个职业视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来对待。在讲解服务礼仪时,它没有停留在“微笑”这种表层要求,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禁忌和尊重边界,这对于处理国际旅游团尤其关键。而且,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虽然视觉上不张扬,但功能性极强,能帮助快速梳理复杂的流程,比如证件查验、紧急疏散等关键环节,用图示来辅助记忆,效率非常高。这本书要求你不仅要“知道”,更要“做到”,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读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感觉它更像是一份陪伴你职业生涯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