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王俊涛 等 978750

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王俊涛 等 97875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俊涛 等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基础
  • 摄影入门
  • 摄影技术
  • 艺术设计
  • 教材
  • 王俊涛
  • 高等教育
  • 摄影教学
  • 数码摄影
  • 摄影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3369
商品编码:296916876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定价:48.00元

作者:王俊涛 等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019933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讲述了照相机的基本知识、现代摄影技术、摄影造型规律以及摄影发展历史与艺术美学等的综合性摄影教材,书中穿插大量的典型摄影图片实例,全书图文并茂,集图、文、技、艺、论于一身,生动而形象地讲述了摄影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参考、学习和使用价值,它可以作为高校摄影专业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摄影课程的教材和专业人士的参考书籍,对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入门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章 摄影的概念与原则
节 摄影的发展历程
1.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1)摄影术的诞生
2)摄影术的发展
3)数字摄影的出现
2.摄影的功能与应用
1)摄影的功能
2)摄影的应用
第二节 传统摄影及感光材料
1.胶片相机概述
1)胶片相机的种类
2)胶片相机的基本结构
2.胶片相机的选购、使用与维护
1)如何选购照相机
2)选购相机时的检查
3)胶片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4)胶片相机的维护和保养
3.镜头
1)镜头的基本知识
2)镜头的种类和特征
3)镜头的口径和光圈
4)镜头的使用和维护
5)镜头的像差
4.取景器和对焦器
1)取景器
2)对焦器
5.快门
1)快门的种类和作用
2)快门速度的运用
6.景深和焦距
1)景深
2)焦距
7.胶片的规格和结构
1)黑白感光片的结构
2)彩色感光片的结构
8.胶片的种类和特点
1)黑白感光片的种类
2)彩色感光片的种类
3)胶卷的DX编码
9.胶片的主要性能
1)感光度
2)反差度
3)宽容度
4)颗粒度
5)灰雾度
10.胶片的保存及选用
1)保存要求
2)胶片性能指数
3)选用感光片的原则
第三节 数码摄影
1.数码摄影概述
1)数码摄影基本概念
2)数码摄影的优势
3)数码相机工作原理
2.数码相机性能指标
1)感光元件
2)像素与分辨率
3)画幅
4)感光度
5)对焦
6)存储格式
3.数码相机的设定与使用
1)感光度设定
2)白平衡设定
3)图像大小设定
4)清晰度设定
5)反差设定
6)色域设定
4.数码相机的分类及选购
1)数码相机的分类
2)数码相机的选购
5.数码相机镜头的选择
1)明确使用的焦距
2)需要的大光圈
3)是否需要微距功能
4)镜头的描写能力
5)价格及原厂、副厂的选择
第四节 闪光灯、滤光镜和常用摄影附件
1.闪光灯
1)闪光灯的种类
2)闪光灯的性能
3)闪光灯的使用常识
4)使用电子闪光灯注意事项
2.滤光镜
1)滤光原理
2)黑白摄影用滤光镜
3)彩色摄影用滤光镜
4)黑白和彩色通用滤光镜
5)特殊效果镜
3.常用摄影附件
1)遮光罩
2)快门线
3)三脚架
4)单脚架
5)反光板
第五节 曝光与测光技术
1.曝光技术
1)曝光的基本常识
2)曝光量的确定
3)相机的曝光模式
4)“宁多勿少”与“宁少勿多”原则
2.测光表
1)测光表的种类
2)测光表上的EV值
3)相机的测光系统
4)反射光测光表的使用方法
5)照相机测光系统的维护
第六节 摄影的构图
1.拍摄点及画幅的选择
1)拍摄距离与画面效果
2)拍摄方向与画面效果
3)拍摄高度与画面效果
4)确定画幅形式
2.画面稳定和均衡
1)利用色块均衡画面
2)利用光线均衡画面
3)利用空白均衡画面
3.画面前景和背景的运用
1)前景
2)背景
第七节 光线的奥秘
1.光源与色温
1)光源
2)色温
2.光线在画面构成中的作用
1)利用光线标定时间
2)利用光线突出主体
3)利用光线增强画面立体感
4)利用光线创造气氛
5)利用光线表面质感
3.光线与造型效果
1)光度
2)光位
3)光比
4)光质
5)光型
6)光色
第二章 摄影的实训与后期
训练一 人像摄影
1.人像摄影基本要求
1)掌握人像摄影的特点
2)深入生活,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
3)人像摄影常用设备器材
2.人像摄影的用光技巧
1)室内灯光
2)室外自然光
3)电子闪光
3.人像摄影的构图
1)画面布局
2)佳视角
3)景别
4)影调处理
5)矫正人物形象缺陷的方法
4.不同年龄的人像摄影
1)婴儿人像
2)青年人像
3)老年人像
5.旅游人像摄影技巧
训练二 风光摄影
1.风光摄影的设备和器材
1)相机
2)镜头
3)其它附件
2.风光摄影的基本技巧
1)选景要奇
2)取景要精
3)抓景要快
4)表景要美
3.各个季节的摄影技巧
1)春季摄影
2)夏季摄影
3)秋季摄影
4)冬季摄影
4.特殊天气的摄影技巧
1)阴雨天摄影
2)雪天摄影
3)雾天摄影
4)风天摄影
5.常见风光题材的拍摄技巧
1)云的拍摄
2)日出和日落的拍摄
3)田园风光的拍摄
4)山景的拍摄
5)倒影的拍摄
6)水面的拍摄
训练三 花卉摄影
1.拍摄花卉的基础条件
1)花卉摄影所需要的器材
2)花卉的心理准备
2.花卉摄影的技巧
1)取景构图
2)背景处理
3)花卉摄影中各种光线的特点及应用
训练四 夜景摄影
1.夜景摄影的设备和器材
1)相机
2)测光表
3)三脚架
4)快门线
5)遮光物
6)其它器材
2.夜景摄影的技巧
1)用光的艺术效果
2)夜间摄影曝光
3)夜间拍摄的构图方法
4)拍摄夜景的注意事项
3.常见夜景的拍摄技巧
1)城市夜景的拍摄
2)月夜的拍摄
3)焰火的拍摄
4)闪电的拍摄
训练五 广告摄影
1.概述
1)广告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
2)广告照片的特点
3)广告摄影师的素质
2.广告摄影的设备和器材
3.广告摄影的拍摄技巧
1)广告摄影画面的构思
2)广告摄影画面的艺术创造技巧
3)广告摄影画面的主要形式
4.各种类型的广告摄影
1)室内广告摄影
2)室外广告摄影
训练六 其它类型摄影
1.体育摄影
1)体育摄影的特点
2)体育摄影中的艺术处理
3)体育摄影前的准备工作
2.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概念
2)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
3)新闻摄影的艺术技巧
3.航空摄影
4.红外线摄影
训练七 暗房技术
1.设置传统暗房
2.黑白感光片的冲洗
1)显影的原理及显影液的组成
2)显影液的配制与使用
3)显影的方法与使用
4)操作技术与控制
5)底片的鉴别
3.黑白照片的印相与放大
1)黑白照相纸
2)印相
3)放大
训练八 数码影像处理
1.常用命令调节
1)图像大小
2)色阶
3)曲线
4)色彩平衡
5)亮度/对比度
6)色相/饱和度
7)变化
8)反相
9)图像旋转
10)去色
11)挤压
12)玻璃
13)动感模糊
14)径向模糊
15)高斯模糊
16)羽化
2.常用影像处理技巧
1)RAW格式文件处理
2)全景合成
3)HDR影像合成
第三章 摄影作品欣赏与分析
附录
一、摄影常用英文标识字符中文对照
二、常用相机、镜头、胶卷品牌简介(以英文字母排序)
三、常见冲扩尺寸与图像分辨率的关系
四、摄影主要流派、特点及代表人物一览表

作者介绍


王俊涛,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多年来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丰富的教学及编写教材经验。近十年主持参与了大量摄影时间与展览,服务于跨国外资企业、公司、影楼等。2010年,受邀主持日本龟田食品艺术摄影,产品包装、推广。2008年,受邀五菱汽车公司举办摄影专题讲座等。

文摘


序言



艺术的殿堂,光影的语言 本书是一本面向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经过精心打磨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它以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的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旨在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构建坚实的摄影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掌握用镜头捕捉世界、用光影塑造意境的艺术能力。本书的编写团队由多位在摄影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创作实践融会贯通,倾注心血,力求为读者呈现一本既具学术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权威著作。 第一章:摄影的起源与发展——穿越时空的影像之旅 本章将带领读者一同回溯摄影的漫漫长河,从早期达盖尔银版法的诞生,到现代数码摄影的飞速发展,深入了解摄影技术如何一步步革新,如何从最初的记录工具演变为重要的艺术媒介。我们将探讨摄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角色变化,以及对绘画、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经典摄影作品的赏析,读者将能深刻体会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相机的工作原理与选择——你的“眼睛”是怎么工作的? 理解相机的内部运作机制是掌握摄影的关键。本章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详细阐述相机镜头的光学原理、光圈、快门、感光元件(CCD/CMOS)等核心组成部分的功用。我们将深入剖析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共同决定一张照片的曝光、景深和清晰度。此外,本章还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创作方向,科学地选择适合的相机类型(单反、微单、卡片机等)以及不同焦段的镜头,为未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曝光的艺术——驾驭光线,决定影像的明暗 曝光是摄影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本章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曝光三角形——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决定照片的亮度。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和创作意图,精确控制这三个要素,从而拍出曝光准确、细节丰富的照片。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讲解高光、阴影、中间调的层次表现,以及如何运用曝光补偿来应对复杂的光线环境,例如逆光、剪影等,真正做到“心中有光,手中成影”。 第四章:构图的法则与创新——视觉的语言,引导观众的目光 一张引人入胜的照片,离不开精妙的构图。本章将系统介绍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引导线、对称构图、框架构图等。我们将分析这些法则的视觉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组织画面元素,突出主体,营造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本章将鼓励读者打破常规,在掌握基本法则的基础上,勇于进行构图创新,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觉语言,拍出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第五章:色彩的奥秘与运用——调和光影,描绘情绪的世界 色彩是摄影作品中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要素之一。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色彩的奇妙世界,深入了解色彩的物理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色彩的心理效应,以及色彩的搭配原则。我们将分析不同色彩组合所传达的情感信息,并指导读者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色彩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例如利用对比色突出主体,利用同类色营造和谐氛围,以及如何通过白平衡的调整来还原或创造色彩的真实感。 第六章:对焦的技巧与景深控制——捕捉瞬间,虚实之间皆是景 精准的对焦是保证影像清晰锐利的关键。本章将详细讲解相机的对焦模式(自动对焦、手动对焦),不同对焦点的选择策略,以及如何应对拍摄运动物体或低光照环境下的对焦难题。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景深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光圈大小、镜头焦距、拍摄距离),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控制景深来突出主体、虚化背景,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间效果,例如利用浅景深突出人物特写,利用大景深展现宏伟风光。 第七章:白平衡与色彩还原——让色彩忠实于真实,或展现艺术想象 白平衡是确保照片色彩准确还原的关键技术。本章将详细解释白平衡的原理,以及不同光源下色温的变化。读者将学会如何准确设置白平衡,从而避免照片出现偏色。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如何在特定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调整白平衡,创造出独特的色彩氛围,例如使用冷色调营造宁静感,使用暖色调营造温馨感。通过对白平衡的灵活运用,读者将能更好地驾驭色彩,实现影像的真实还原或艺术再现。 第八章:光线的性质与运用——黑暗中的魔术师,雕刻影像的灵魂 光线是摄影的生命。本章将从物理学角度剖析光线的性质,如硬光与软光、顺光、逆光、侧光等,并深入讲解它们在画面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巧妙地塑造光影,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读者将学会如何观察和分析光线,并根据拍摄对象和创作意图,选择最合适的光线角度和强度,从而赋予画面生命力。 第九章:人像摄影的艺术——捕捉神韵,定格瞬间的生命之美 人像摄影不仅是记录容貌,更是捕捉人物的内在气质和情感。本章将系统讲解人像摄影的构图技巧、用光原则、相机设置等,并侧重于指导读者如何与拍摄对象沟通,捕捉人物最自然、最真挚的瞬间。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脸型、肤色的拍摄要点,以及如何通过背景的选择和虚化来突出人物。此外,本章还将探讨不同风格的人像摄影,如艺术人像、纪实人像、时尚人像等,为读者打开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第十章:风光摄影的魅力——记录壮丽,感受自然的呼吸 风光摄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壮丽的山川湖海,探讨风光摄影的独特挑战与魅力。我们将讲解如何选择最佳的拍摄时机(黄金时刻、蓝色时刻),如何利用天气元素(云雾、雨雪)来增强画面表现力,以及如何运用构图和色彩来展现自然的宏伟与细腻。读者将学会如何在广阔的场景中找到焦点,如何平衡天空与地面的曝光,以及如何捕捉风光摄影中的“决定性瞬间”。 第十一章:静物摄影的精致——发现平凡中的不凡 静物摄影是对物体细节和质感的极致追求。本章将引导读者关注身边的日常物品,学习如何通过精心的布光、构图和色彩搭配,将平凡的静物转化为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表现物体的材质感(玻璃的光泽、金属的冰冷、丝绸的柔滑),如何利用背景和道具来烘托主体,以及如何通过创意摆设来赋予静物生命。读者将学会从细微之处发现美,用镜头语言讲述物体的故事。 第十二章:纪实摄影的价值——捕捉真实,传递人文关怀 纪实摄影是时代的眼睛,是历史的见证。本章将探讨纪实摄影的伦理准则、拍摄技巧和报道意义。我们将分析如何在不打扰被拍摄者的前提下,真实、客观地记录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和人物故事。读者将学习如何寻找具有新闻价值和人文深度的题材,如何运用相机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真实瞬间,以及如何通过影像来引发思考,传递人文关怀。 第十三章:摄影后期处理的基础——数码时代的影像魔法 现代摄影离不开后期处理。本章将为读者介绍摄影后期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如Adobe Photoshop、Lightroom)。我们将讲解如何进行基本的图像调整,如亮度、对比度、色彩校正,以及如何进行裁切、修复等操作。同时,本章还将强调后期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即在尊重原片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技术手段来优化影像,而不是过度PS,以免丧失照片的真实感和艺术性。 第十四章:摄影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读懂影像,提升鉴赏力 好的作品需要有懂它的人。本章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从构图、用光、色彩、主题、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对摄影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将通过对大量优秀摄影作品的剖析,帮助读者建立起自己的审美判断标准,提升对摄影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本章也将鼓励读者进行自我评价,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创作。 第十五章:摄影的创新与未来——探索无限可能,展望影像新纪元 摄影艺术在不断发展和演进。本章将关注摄影在数字时代的新趋势,如移动摄影、全景摄影、VR摄影等,并探讨人工智能对摄影创作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将鼓励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尝试新的拍摄技术和表现手法,不断挑战自我,为摄影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摄影学习平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掌握摄影的基本技能,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形成独特的艺术视角,最终用镜头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新手摄影师的福音!我之前对摄影完全是门外汉,对着相机一窍不通,常常拍出模糊不清、曝光失调的照片。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从最基础的相机操作讲起,比如如何握持相机、如何对焦,这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书中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和配图进行了讲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景深的部分,之前我一直以为景深是玄学,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了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如何影响景深,让我瞬间茅塞顿开,终于明白如何拍出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大片”感了。

评分

这本书在构图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以前我拍照,总习惯把主体放在正中间,出来的照片总显得呆板乏味。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三分法”、“黄金分割”、“引导线”等等。书里举了大量的例子,对比了不同构图方式的效果,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构图的魅力。尤其是在拍摄风景照时,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前景、中景和背景来构建画面的层次感,如何通过线条引导观者的视线。现在,我出门拍照,脑子里总会先过一遍构图的原则,拍出来的照片明显有了艺术感,不再是简单的记录。

评分

我对书中关于光线的讲解尤为赞赏。摄影的本质就是“光影的艺术”,而这本书恰恰把这一点讲得淋漓尽致。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时间段、不同方向的光线特点,比如“黄金时段”的柔和光线如何让人物肤色更显细腻,而“午后强光”又该如何避免直接拍摄。书中还提到了利用反光板、柔光伞等辅助工具来控制光线,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还需要对光线进行巧妙的运用和塑造。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光线的敏感度大大提升,看世界的眼光都发生了变化。

评分

这本书的色彩理论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我总是凭感觉去调整色彩,拍出来的照片有时候色调混乱,有时候又显得过于饱和或失真。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搭配原则,比如如何利用互补色来突出主体,如何利用邻近色来营造和谐的氛围。它还提到了白平衡的设置,让我理解了不同光源下,相机需要进行相应的白平衡调整才能还原真实的色彩。现在,我对照片的色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有意识地去捕捉和表达色彩的美感。

评分

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性非常强,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都会配以大量的实拍案例,并且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样拍效果好,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摄影师的经验分享和心得体会,读起来非常有趣,也很有代入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后期处理的基础介绍,让我明白了后期并不是“魔术”,而是对前期拍摄的补充和完善,如何通过后期让照片更具表现力。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进入摄影的殿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