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下一代移动接入技术——TDD模式的实现
定价:65.00元
售价:44.2元,便宜20.8元,折扣68
作者:(德)哈斯,(英)麦克劳克林,马霓,刘静,甘小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1152392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TDD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了TDD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DCA、跳时、无线资源管理、干扰管理、智能天线等TDD相关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本书可供从事移动通信研发、系统设计、网络运营工作的相关技术人员,特别是对TDD感兴趣的人员学习,同时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章 本书内容介绍
1.1 引言
1.2 多用户接入
1.3 蜂窝概念
1.4 信道操作模式
1.5 本书目标
1.6 本书结构
第2章 基于码分多址和时分双工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
2.1 引言
2.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方法
2.2.1 蜂窝FDMA系统
2.2.2 蜂窝’rDMA系统
2.2.3 蜂窝SDMA系统
2.2.4 蜂窝CDMA系统
2.3 TDD内在属性
2.3.1 信道互异性
2.3.2 Adhoc和多跳通信
2.3.3 忙音概念
2.3.4 往返时延
2.3.5 同步和信道非对称性
2.3.6 TDD底层的概念
2.4 基于TDD的IJ~ITS空中接口
2.5 无线资源分配技术
2.5.1 固定信道分配技术
2.5.2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
2.5.3 信道分配技术
2.6 小结
第3章 干扰和容量分析
3.1 引言
3.2 容量定义
3.2.1 理想功率控制下的容量
3.2.2 非理想功率控制下的容量
3.3 CDMA-TDD系统中的邻信道干扰
3.3.1 邻信道干扰的性质
3.3.2 单干扰小区
3.3.3 多干扰小区
3.4 CDMA.TDD系统中的共信道干扰
3.4.1 仿真平台
3.4.2 性能度量
3.4.3 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利用时隙反序思想的集中式DcA算法
4.1 引言
4.2 单个小区中应用时隙反序技术
4.2.1 系统模型
4.2.2 一种简单的DCA算法
4.2.3 仿真环境
4.2.4 仿真结果
4.3 多小区环境下的时隙反序技术
4.3.1 系统模型
4.3.2 DCA算法
4.3.3 仿真平台
4.3.4 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利用时隙反序原理的分布式
第6章 基于UTRA-TDD的机会驱动多址接入技术
第7章 多跳CDMA网络中的路由
第8章 多跳环境下的动态信道分配
第9章 无线资源度量估计
0章 TDD的干扰消除技术
1章 TDD-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
2章 蜂窝0FDMA-TDD
附录 T的求导:无约束优化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充满科技感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立刻就能抓住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前沿的通信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它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拿起来翻阅了。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但光是目录和前言部分透露出的信息量,就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引领未来通信趋势的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下的功夫,清晰的图表和恰到好处的留白,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易于消化。这样的书籍,不仅适合专业人士,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紧跟技术脉搏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极佳的入门或参考工具。随便翻到一页,就能看到精密的流程图,这无疑是提升阅读体验的关键所在。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逻辑非常严谨,从宏观的背景介绍,到深入到TDD模式的核心机制,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它不像某些技术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术语,而是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案例分析,这使得那些抽象的技术概念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让人能够立刻明白“为什么”需要这种技术,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它。比如,书中对于频谱效率的讨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实际的业务需求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对于我理解现代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复杂性非常有帮助。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让读者能够带着清晰的认知深入技术腹地。
评分作为一个对技术细节有一定要求的读者,我必须称赞作者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平衡把握得极其到位。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偏重理论而缺乏实践指导,要么就是只罗列实现细节而忽略了背后的设计哲学。然而,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中间点。我注意到其中对于某些关键算法的推导过程描述得极为详尽,每一个数学推导步骤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同时,它并没有陷入过度纠缠于底层硬件细节的泥潭,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系统架构和性能优化上,这正是我所关心的核心问题。读完之后,我对整个TDD系统的运作原理有了一种全局性的、透彻的理解,感觉自己的技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既专业又充满温度,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脸孔。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在面对新技术时的困惑点,因此在解释复杂概念时,常常会使用一些非常贴切的比喻或类比。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一个关于时隙划分的细节卡住了很久,翻到书中对应的章节时,作者用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来类比,瞬间就茅塞顿开。这种设计哲学,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群体的深切关怀。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让人感觉不是在啃一本硬邦邦的“砖头”,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深入的交流。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从它引用的文献和案例的丰富程度上就能看出来。我注意到书的后半部分,在探讨面向未来的演进方向时,引用了大量近期的研究成果和行业标准草案,这表明作者的知识储备非常新颖且具有前瞻性。它不仅解释了“现在是什么”,更是在引导我们思考“未来会怎样”。对于任何希望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事业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来说,拥有这样一本紧跟时代步伐的参考书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进行创新和开发新应用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复造轮子。总而言之,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知识投资,强烈推荐给所有关注移动通信核心技术的同仁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