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
定价:35.00元
作者:姚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13449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这本《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由姚强主编,共分7章,其中**章主要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传输介质、端接设备、桥架和管道、布线辅材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例、各子系统的设计、标签及设备编号的设计等内容。第三章主要介绍施工工具、桥架和管道施工、双绞线布线施工、光缆布线施工、双绞线端接技术、布线系统的捆扎与整理技术。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测试标准、电缆传输系统的测试、光缆传输通道的测试。第五章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标准与原则,验收的方法、内容和过程,工程交接。第六章通过一项具体工程项目详细介绍设计过程并提供样图,主要包括设计施工说明、系统图设计、平面施工图设计、信息点数量统计、机柜设备安装及打线图、设备清单及预算、标签设计与制作、信息点端口对应表及施工进度表、竣工验收资料编写等内容。第七章借助实训设备进行模拟实训,主要包括项目设计、设备安装与链路测试、线路端接实训、竣工资料编写等内容,并提供了实训项目的评分标准。
内容提要
这本《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由姚强主编,围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技能实训展开,通过引入实际工程中的案例详细介绍了设计、施工、测试、验收过程,并提供了设计样图,突出了项目设计和岗位技能训练。此外,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案例,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图样,传授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并为教学和训练设计了一系列模拟实训,还特别增加了竣工资料和项目评分标准,可满足综合布线系统项目教学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综合布线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同时还可作为全国、省级技能大赛的指导用书。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到.cmpedu.COrn以教师身份免费注册下载,或联系编辑(010-88379194)咨询。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简洁又不失专业感的蓝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十足,一看目录就知道内容很扎实,绝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入门读物。我最近正好在为一个大型园区做网络规划,对布线规范和实际操作的细节要求特别高,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针对特定厂家设备的特定应用,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全面覆盖从概念设计到施工验收全流程的综合性教材。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从基础的线缆类型、拓扑结构选择,到后期的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我特别欣赏它在“实训”部分所下的功夫,很多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消化,这本书提供的案例和步骤描述得相当详尽,简直就像是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指导。那种将复杂的工程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步骤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信心。我敢断言,对于正在从事或计划进入综合布线行业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武功秘籍”。
评分我向来不轻易对任何技术书籍给予高度评价,因为技术内容的更新速度和作者的阐述深度决定了一本书的生命力。这本书在结构上的逻辑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它从宏观的需求分析开始,层层递进,逐步细化到线缆的垂直管理、水平工作区的点位规划,最终落脚到具体的端接工艺和性能测试流程。这种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叙事框架,极大地降低了复杂系统的学习门槛。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安装过程时所用的那种冷静、精确的笔触,没有丝毫夸张或卖弄,就是扎扎实实的经验总结。比如,它对不同类型连接器插拔寿命的强调,对线缆弯曲半径的严格限制的解释,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疏忽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关键点。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完成了一次全面的“内功心法”修炼,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招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工程师应有的严谨态度和系统思维,这才是任何技术人员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关于网络基础设施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将“设计”与“实训”的平衡点拿捏得如此精准。很多侧重设计的书籍,往往在具体的施工细节上含糊其辞,导致初学者在面对施工现场时手足无措;而一些纯粹的实操手册,又缺乏宏观的设计视野,容易让人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这本书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点。它不仅教会了你如何根据楼宇面积、用户密度来计算所需端口数量、冗余级别,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设计决策背后的成本考量和可维护性因素。例如,在论述模块化配线架的最佳实践时,它详细对比了垂直干线与水平接入的拓扑结构在未来扩容时的投入产出比。这种兼顾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的结构安排,让这本书的适用人群瞬间拓宽了,对于项目经理和技术总监而言,它是指导决策的工具书;对于一线技术人员,它则是提升技能、规范操作的宝典。它真正做到了从蓝图到落地的一体化指导。
评分说实话,我对技术书籍的阅读体验通常是比较挑剔的,很多教材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斥着生硬的术语堆砌,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这本《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却给了我一种意想不到的流畅感。作者在讲解那些看似枯燥的规范和标准时,总能巧妙地结合实际的工程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去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比如,在讨论光纤与铜缆的混合应用场景时,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技术对比上,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工业制造)对数据传输延迟和安全性的不同侧重,从而指导读者如何做出最优化的架构决策。这种“以终为始”的叙事方式,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更像是一场解决真实世界挑战的思维训练。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电磁干扰(EMI)防护的章节,它详细列举了不同布线架高、屏蔽层接地处理的实际案例,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在复杂机房环境中作业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隐蔽性故障。
评分要说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那无疑是它对最新行业标准和新兴技术的包容性。网络布线领域技术迭代速度很快,很多旧教材的知识点可能已经跟不上潮流,比如对下一代数据中心布线的考虑,或者对支持PoE++等高功率设备布线要求的特殊处理。翻阅这本书的章节,我发现作者明显是紧跟前沿的。特别是在无线网络覆盖与综合布线一体化设计这部分,它没有将其视为两个孤立的系统,而是阐述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线槽布局和电源供应规划,来支持未来高密度AP的部署需求,这在当前万物互联的背景下至关重要。这种前瞻性的视角,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工程项目,更是对未来几年内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趋势的一种预判和指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进行长期技术储备的专业人士来说,投资一本能够“保鲜”的参考书是至关重要的,显然,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