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
定价:56.00元
售价:38.1元,便宜17.9元,折扣68
作者:蒋敏,孟志青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030397355
字数:236000
页码:1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许多研究表明了CVaR在风险管理应用中的有效性,自CVaR模型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CVaR模型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以CVaR模型与VaR模型的对比为主的研究,如通过CVaR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对VaR与CVaR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说明CVaR模型的优越性,这些研究主要是从VaR和CVaR模型在刻画度量风险上进行对比,并通过数值实验表明了CVaR比VaR更有效,②以CVaR模型在金融投资、电力市场和供应链中的应用为主的研究,这些研究分别建立了金融中资产和证券组合投资的CVaR模型,通过实验或实证表明了CvaR刻画风险的有效性,特别在供应链中CVaR有着许多应用,如建立库存、采购和定价等模型,③以完善和发展CVaR模型理论及应用为主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有均值-CVaR、wCVaR、EVaR和多目标CVaR等理论。 《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由蒋敏和孟志青著,第2章介绍了单目标vaR和CVaR(Uryasev RoCkafellaR)的基本理论结果,选用了A.Ahmadi-Javid的关于熵风险值(EVaR)研究成果,以及朱书尚等学者的*坏情况条件风险值(wCVaR)理论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第3-8章的内容是近年来我们在导师胡奇英教授指导下的研究成果。
《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系统地介绍条件风险值理论的研究成果,包括单目标条件风险值(单目标CVaR) 和多目标条件风险值(多目标CVaR) 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及其在金融、证券、房地产和供应链问题的应用.
《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由8 章组成: 章为概论,第2 章介绍了单目标VaR 和CVaR 风险模型的基本理论结果、ECVaR 和WCVaR 模型, 第3 ~8 章分别讨论了离散型单目标CVaR 模型、离散型多目标CVaR 模型、连续型多目标CVaR 模型、多阶段动态CVaR 模型、基于权值多周期多目标CVaR 模型以及双层多目标CVaR 模型.
蒋敏,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导师。自2004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 8篇,主要对多目标CVaR模型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此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已发表27篇,并指导完成相关硕士论文5篇。
这本《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的书名,让我联想到在一些高风险、高投入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常常需要同时考虑成本控制、进度保证、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在这些场景下,仅仅关注单一的风险指标,如成本超支的概率,显然是不够的。例如,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既要保证按时交付以避免延误产生的巨额罚款,又要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些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潜在的权衡关系。如果为了赶进度而牺牲质量,那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长期安全风险和修复成本;如果过度强调环保而忽略成本控制,项目又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滞。本书的“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听起来,似乎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度量和管理这类复杂场景下的风险。我猜想,书中可能会介绍如何构建一个包含多个风险指标的风险向量,并且定义一种新的“条件风险值”,该值能够刻画在所有目标都达到某种满意水平下的风险程度。它是否能提供一种量化的方法,帮助项目管理者在多个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本书对于理解和应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风险,应该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拿到这本《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后,第一感觉是它所覆盖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涵盖了统计学、概率论、优化理论,甚至可能还涉及到一些博弈论或决策科学的元素。从书名来看,其核心在于“多目标”和“条件风险值”。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值(VaR)和条件风险值(CVaR)在金融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帮助我们量化在给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潜在损失。然而,现实中的许多决策场景并非孤立的,而是面临着多个需要同时考虑的优化目标。想象一下,一个大型能源公司的风险管理者,他们不仅要关注因市场波动导致资产贬值的风险,还需要考虑因环境法规收紧而产生的合规风险,甚至还要评估突发地缘政治事件对供应链造成的冲击。这些风险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其影响也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导。那么,本书提出的“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是否提供了一个框架,能够同时评估和权衡这些不同的风险源及其在不同目标下的表现?它是否能够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多重约束下,找到一个最优的风险管理策略?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处理目标之间的冲突和权衡问题的,是否会引入一些新的数学工具或者优化算法来解决这类多目标优化问题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这对于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复杂的风险格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对金融工程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看到《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是否能为我解决在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模型选择和构建的困惑。在经典的金融风险管理中,VaR 和 CVaR 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但它们往往是针对单一风险指标(如投资组合的价值损失)进行度量的。然而,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风险是多维度的。比如,一个投资组合可能同时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甚至操作风险。而且,这些风险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市场剧烈波动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从而加剧信用风险。本书所提出的“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是否能够提供一种框架,将这些不同的风险维度纳入统一的风险度量体系?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出在多个风险因素同时恶化,并且同时达到某个阈值时,投资组合的预期损失?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对不同的风险目标进行权重分配,或者如何考虑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构建出更具现实意义的风险度量模型。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提供一套严谨的理论工具,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和管理多重风险,那将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让我对它充满了探索的欲望。通常,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往往是单一维度的,比如在保险领域,关注的是投保人发生事故的概率和赔付金额。但在很多现代应用场景中,风险是相互关联且目标多元的。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安全性的考量就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保证车辆在各种天气和路况下的稳定行驶,需要避免与行人、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还需要应对突发的技术故障。这每一个方面都可以视为一个“目标”,而“风险”则是在这些目标未能达成的具体表现。本书的“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是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能够量化和评估这种多维度、多目标的风险?它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多个风险因素同时达到某个临界点时,整体系统的失效风险有多大?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处理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定义和计算“条件风险值”的详细方法。如果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更精细、更全面的风险度量工具,那么对于那些处理复杂系统风险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安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等,都将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多目标条件风险值理论》(ISBN:9787030397355)的书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让人不禁联想到在金融、保险、工程等领域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的复杂性。作为一个对数据科学和量化模型略有涉猎的读者,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多目标”的框架下,对“条件风险值”(CVaR)这一经典概念进行拓展和深化的。通常,风险度量往往聚焦于单一目标,比如最小化损失的概率,但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往往涉及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例如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既要追求收益最大化,又要控制下行风险,还可能要考虑流动性、可持续性等因素。那么,本书是否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能够将这些多元化的目标整合进风险度量之中?书中提出的“条件风险值理论”又是否在传统CVaR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视角或者修正了其内在的局限性?例如,传统的CVaR只关注损失超过某个阈值的平均损失,而对于超过阈值的损失的具体分布,或者说极端事件的“尾部”特征,它能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吗?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数学建模的精妙之处,以及如何在理论层面构建出能够适应复杂多目标环境的风险度量框架。这本书的出版,是否标志着风险管理领域在理论层面的一次重要突破,又或者它仅仅是现有理论的一次细致梳理和应用探索?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全新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