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书法章法形式原理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汪永江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16115886 |
| 出版年份: | 2012年9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13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45元 |
| 实际重量: | 0.399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汪永江,1966年4月25日出生,原籍黑龙江省呼兰县,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执教于浙江大学艺术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委员会理事、韩中书艺家协会中方理事长、浙江省第七届文联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章 实用书仪
节 字体制度
第二节 方位秩序
第三节 称谓平阙
第四节 规格尺度
第五节 行款格式
第六节 文本属性
第七节 书写材料
第八节 钤印规范
第二章 相关学科章法概念综述
节 章法概念解说
第二节 文学的篇章结构
第三节 音乐的乐章节奏
第四节 兵家的形势论
第五节 中国画的章法
第六节 西画构图的透视
第七节 篆刻的章法
第三章 章法形式原理分析
节 空间秩序
第二节 时间秩序
第三节 空间性与时间性整合
第四节 常式与变式
第四章 常用幅式章法应用及代表作分析
节
《书法章法形式原理》包括实用书仪、字体制度、方位秩序、称谓平阙、规格尺度、行款格式、文本属性、书写材料、钤印规范、相关学科章法概念综述、章法概念解说、文学的篇章结构、音乐的乐章节奏、兵家的形势论、中国画的章法、西画构图的透视、篆刻的章法、章法形式原理分析等内容。
这本《书法章法形式原理》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本!汪永江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从宏观的整体气韵到微观的笔画呼应,都做了极其细致的梳理。我尤其喜欢他对于“黑白关系”的讲解,这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书法不仅仅是点画的堆砌,更是一种空间艺术的呈现。他列举了大量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经典碑帖作为范例,并将其章法形式进行细致的拆解分析,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独到,能让我迅速捕捉到不同大师在布局上的独具匠心。读完之后,我再看自己的习作,仿佛拥有了一双“慧眼”,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哪里疏密得当,哪里顾盼有情,哪里又显得呆板生硬。对于考研备考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藏,它能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的章法理论基础,避免在创作中“盲人摸象”。当然,即使不是为了应试,对于任何热爱书法、希望提升作品艺术性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都值得反复品读。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关于章法的书籍,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触及核心。而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让我真正打开了通往书法艺术深层奥秘的大门,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毕竟“章法形式原理”听起来有些枯燥。然而,汪永江老师的叙述方式却出乎意料地生动有趣。他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将抽象的章法概念具象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关于“动势”和“静势”的探讨,以及如何通过笔画的粗细、大小、轻重变化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书中对于“行气”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过去我总觉得一行字写下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现在才明白,原来它们之间有着看不见的“线”在牵引,使得整行字浑然一体,充满生命力。他还会时不时地引用一些古代书论,并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念进行解读,这种“古今结合”的视角,让古老的书法艺术焕发了新的光彩。我甚至尝试着模仿书中某些章法的布局方式,虽然初学显得生涩,但确实能感受到作品整体的提升。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显得有些深度,但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揣摩,去实践,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失望。它提供的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的指导,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创作书法。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和设计也相当用心。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清晰明了,逻辑性很强,能够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汪永江老师在阐述理论时,常常会穿插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人文关怀,让枯燥的理论变得更加易于接受。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平衡与打破平衡”的论述,这让我认识到,书法并非一味追求绝对的对称,而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那种微妙的、恰到好处的“破格”,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书中附带的大量高清图片,也是一大亮点,它们清晰地展示了作品的细节,方便我们进行比对和学习。我喜欢反复翻看这些图片,从中汲取灵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教材,更像是一本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的内容充实,讲解透彻,观点新颖,完全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分我是一位有着多年书法练习经历的爱好者,一直对章法这块儿比较感到困惑,总觉得自己的作品虽然笔画尚可,但整体感觉总是欠缺一些“气韵”。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法章法形式原理》,才算是真正找到了突破口。汪永江老师的讲解,让我深刻理解了章法不仅仅是字的排列组合,而是整个作品生命力的体现。他分析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在章法上的异同,并提炼出了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我最喜欢他对“节奏感”的描述,如何通过大小、长短、粗细、方圆等多种变化,来制造出视觉上的韵律和动感。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以往的一些认知,让我开始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创作。他鼓励读者在掌握基本原理后,大胆尝试,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章法风格。这种开放式的指导,给了我极大的创作信心。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考研备考,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书法艺术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作为一名非书法专业的学生,我曾经以为章法只是专业人士才需要关注的领域,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汪永江老师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章法理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他将章法比作建筑的结构,将笔画比作砖石,将整幅作品比作一座宏伟的建筑,这种生动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要义。书中对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有非常独到的分析,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作品看起来那么和谐,而有些则显得疏离。他还会介绍一些常用的章法布局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这为我的练习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这本书不仅教授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授了“为什么”和“怎么做”。读完之后,我对书法作品的欣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书法感兴趣的朋友,无论你的基础如何,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