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道傢與性文化
定價:26.00元
作者:鬍宏霞 劉達臨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60806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性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五韆年來的文化所催生的,它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是全世界**的大力促進技術發展的宗教,也是全世界*珍愛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 道傢文化經過幾韆年的發展,被弄得十分神秘、不太興旺,而許多人認為道士是裝神弄鬼,易經、八卦、占蔔、風水都是迷信。本書作者從自身優厚的性文化知識齣發,還原道傢對性文化的科學態度,豐富瞭中華性文化知識,同時,也對世俗對道傢的某些偏見進行瞭撥亂反正,如時下國人對中醫的態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中國人劉達臨繼研究瞭《孔子與性文化》的關係後,從“道傢與性文化”的關係,為中國性文化尋根究底。
書中從道傢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探索齣去,說明瞭道傢文化中所蘊涵的性文化,並運用大量的圖、秘戲圖,披露瞭古代性文化以及房中術的理論和技巧。同時,摘取瞭部分房中術古籍中的養生秘方,說明瞭道傢性文化注重養生和健康的本質。另外,書中總結瞭古代房中術中的十二大成就,諸如對性的正確認識、方法、性健康、生理規律、心理規律、性前戲、體位、障礙改進方法、優生等。本書揭開瞭中國曆*為神秘的一頁,填補瞭中國養生養性理論的空白。
目錄
前 言 道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
章 道傢性文化的形成
節 從黃帝到春鞦戰國
第二節 老莊之學成為道傢文化的主旨
第三節 孔孟之道崇尚人性
第四節 齣土重現的房中術古籍
第五節 “外轉內銷”的中國古籍
第二章 《易經》與八卦
節 《易經》與性文化
第二節 八卦中的性內容
第三節 陰陽互補
第四節 八卦和婚姻、婦女
第五節 對的預測
第三章 道傢與婦女
節 女神崇拜
第二節 道傢思想是“主陰”
第三節 婦女對發展道教大有貢獻
第四節 女性的修道
第四章 中國古代房中術的發展
節 古代房中術與養生
第二節 房中術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道教的建立和房中術
第四節 中國古代房中術的十二個大成就
第五章 道教的異化
節 修煉變成瞭巫術
第二節 房中術變成淫樂手段
第三節 煉丹可緻人命
第四節 “兩個打擊”
第六章 道教的改革和後的興盛
節 張三豐其人
第二節 理論、丹藥、武術及其他
第三節 道教聖地——嶗山與茅山
第四節 道教的改革
第五節 道教新的尊神們
後 記 研究道傢文化引發的思考
作者介紹
鬍宏霞 醫學博士,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館長,美國人類性文化基金會副主席。長期從事醫學統計與檔案管理工作。1999年,開始與劉達臨教授閤作創建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並為此付齣大量心血和精力。她曾多次和劉達臨教授在外舉辦有關展覽,並兩次共同獲得國際大奬。論著有《兒童性早熟的社會成因及醫學探討》《搶救流落外的性文物》《中國人性功能障礙的文化影響》《女子的性壓迫》《古代的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畫說性》(兒童性健康教育讀本)《性文化77夜談》《愛琴海的愛情》《歡情與迷亂》和《梵天與》等。
劉達臨,1932年6月2日生於上海,1949年9月入學燕京大學新聞係, 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係,參過軍,獲中尉軍銜,1969年復員。1982年任上海大學《社會》雜誌編輯,副主編。1988年任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創辦《性教育》雜誌。著有《性社會學》《中國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當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書籍。作者在文化研究方麵很有知名度,保證瞭本書的學術價值。
鬍宏霞 醫學博士,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館長,美國人類性文化基金會副主席。長期從事醫學統計與檔案管理工作。1999年,開始與劉達臨教授閤作創建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並為此付齣大量心血和精力。她曾多次和劉達臨教授在外舉辦有關展覽,並兩次共同獲得國際大奬。論著有《兒童性早熟的社會成因及醫學探討》《搶救流落外的性文物》《中國人性功能障礙的文化影響》《女子的性壓迫》《古代的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畫說性》(兒童性健康教育讀本)《性文化77夜談》《愛琴海的愛情》《歡情與迷亂》和《梵天與》等。
劉達臨,1932年6月2日生於上海,1949年9月入學燕京大學新聞係, 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係,參過軍,獲中尉軍銜,1969年復員。1982年任上海大學《社會》雜誌編輯,副主編。1988年任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創辦《性教育》雜誌。著有《性社會學》《中國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當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書籍。作者在文化研究方麵很有知名度,保證瞭本書的學術價值。
文摘
序言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闡述復雜思想體係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超然物外的洞察力。這本書並非簡單地堆砌前人的語錄或者理論,而是通過一種非常現代和富有批判性的視角,對那些流傳已久的觀念進行瞭一種深刻的“再解讀”。我能感受到作者並沒有被既有的框架所束縛,而是大膽地將不同的思想流派進行橫嚮的比較和縱嚮的深入挖掘,從而提煉齣一些全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這種高屋建瓴的敘事方式,使得原本被認為隻存在於古代典籍中的智慧,煥發齣一種與當代社會息息相關的生命力。每一次閱讀似乎都能帶來新的啓發,尤其是在作者對一些經典命題進行剖析時,那種層層剝繭、直擊核心的論述手法,讓人不由得拍案叫絕,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文字,更像是在參與一場深層次的、與古代智者進行的跨時空對話。
評分作為一位對傳統文化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必須承認,這本書成功地填補瞭我知識體係中的一個空白區域。它沒有像某些同類書籍那樣陷入過度的神化或片麵的批判,而是采取瞭一種極為審慎、平衡的姿態,去探討一個可能被曆史忽視的側麵。作者對原始文獻的引用考證得非常紮實,每一個論點背後都有著堅實的史料支撐,這使得全書的論證具有瞭極強的說服力,讓人信服。更難得的是,作者在展示其專業性的同時,保持瞭極高的剋製力,他從不急於下結論,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辨析。讀完後,我感到自己對所探討的那個領域有瞭一種更為立體、更為立體的認知,不再是過去那種碎片化的理解。這本書無疑為想要深入探究該主題的讀者,提供瞭一個非常可靠、且極具啓發性的起點或參照係。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吸引人,封麵采用瞭那種帶著歲月感的暗色調,中央的燙金字體在燈光下熠熠生輝,讓人忍不住想捧起來細細品味。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雖然不是那種奢華的雪白,但偏嚮米黃的色調顯得非常沉穩,閱讀起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舒適度也保持得很好。我特彆欣賞編輯在版式設計上的用心,正文部分的字號大小適中,行間距也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每一頁的留白都顯得疏朗有緻,沒有絲毫的擁擠感。這種對細節的打磨,從側麵反映齣齣版方對於內容質量的尊重。初次翻閱時,那些精美的插圖和版麵裝飾,雖然沒有直接展示復雜的內容,卻為閱讀奠定瞭寜靜而又深邃的基調,仿佛在暗示著接下來要接觸的知識體係是多麼的厚重和值得探究。整體而言,從觸感到視覺的體驗都非常高級,無疑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佳作,光是擺在書架上,那種古樸與現代交融的氣息就已經足夠引人注目瞭。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結構安排得極其巧妙,我注意到作者在章節的過渡上花瞭很多心思,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晦澀難懂的論述,被梳理得井井有條,邏輯鏈條清晰得令人驚嘆。開篇部分似乎著重構建瞭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框架,但它並非枯燥的年代羅列,而是通過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片段和哲學思辨的引入,迅速將讀者的心神拉入那個特定的時空維度。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作者在概念的界定時非常嚴謹,每一個關鍵術語的提齣都伴隨著詳盡的溯源和解釋,這對於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而且,作者的行文風格時而如山澗清泉般流暢自然,時而又像哲人對弈般沉著有力,這種張弛有度的文字節奏,讓我在跟隨作者的思路前進時,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力,絲毫沒有被冗長或復雜的論證所睏擾,整體閱讀體驗堪稱一氣嗬成。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它擺脫瞭學術著作常見的刻闆和乾燥,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娓娓道來。作者似乎深諳“文以載道”的精髓,他能在保持學術準確性的同時,將那些深奧的哲學思想融入到極其生動的生活場景和曆史典故之中。舉個例子,書中對某個原則的解釋,並不是乾巴巴的定義,而是通過講述一個古代士大夫在睏境中的抉擇,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瞭,這種敘事技巧極大地增強瞭文字的感染力和可讀性。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因為某個句子描繪齣的意境而停下來,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這種文學性和思想性的完美融閤,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讀完之後,不僅是對知識有所收獲,更是在精神層麵獲得瞭一種洗滌和升華的感覺,讓人覺得心靈都變得開闊瞭許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