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 | 作者 |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 |
| 定价 | 16.80元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6816887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垃圾分类教育科普丛书: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是垃圾分类系列图书的幼儿版,《垃圾分类教育科普丛书: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结合相应的其他知识,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循环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基础知识,使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实现对幼儿关于垃圾分类的科普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科普丛书: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内容具有的思想性和趣味性,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阅读,体现了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的特色。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整理旧报纸 换自行车轮胎 可回收物秘密流程 关于可回收物的介绍 废旧电池不乱扔 过期药物 还有垃圾秘密流程 关于有害垃圾的介绍 菜叶不乱扔 怎么处理秘密流程 关于餐厨垃圾的介绍 用过的卫生纸怎么办 立仔打烂陶瓷杯 其他垃圾秘密流程 关于其他垃圾的介绍 回家小任务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在翻阅《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思考它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行为。我设想,这本书的编写者一定非常注重将“垃圾分类”这个主题,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相结合。例如,书中可能通过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用餐场景,来引导他们认识食物残渣的分类;通过描绘玩耍过后的玩具,来告诉他们如何处理破损的玩具;通过描绘阅读后的图书,来教导他们如何处理废纸。我猜测,书中会用非常具象化的方式,来展示不同类别垃圾的去向。比如,可回收的垃圾可能会被描绘成乘坐“神奇列车”去到“变废为宝工厂”,而厨余垃圾则可能被描绘成“回到土壤里”滋养植物。这样的描绘,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对垃圾的最终去向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我认为,这种将宏观的环保概念,与微观的个人行为紧密联系起来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评分对于这样一本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幼儿园分册,我特别关注它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方面所起的作用。我知道,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就引入垃圾分类的概念,并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实践,那么对于他们未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认识垃圾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它会渗透一种“爱护环境”的理念。或许书中会讲述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小故事,例如,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变废为宝,让旧物重获新生,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可爱的动物。这些故事,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将抽象的环保行为与具体的受益者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我认为,这本书能够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建立起“我的行为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认知,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评分从这本书的名字《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来看,它必然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特殊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一定十分注重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在实际翻阅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书中可能运用的插画风格。对于小小孩来说,过于复杂的文字表达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但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形象可爱的图画,则能瞬间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想,书中可能通过各种形状各异、颜色分明的垃圾图标,搭配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在认识不同类型垃圾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分类的乐趣。比如,一个坏掉的玩具可能会被描绘成一个需要“回家”的小朋友,而食物残渣则可能变成一群需要“回田里”的小精灵。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对垃圾产生直观的认识,更能培养他们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我想,书中的语言也一定是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可能还会运用重复性的口号或者歌曲,让孩子们更容易记忆和模仿。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的书,书号是9787566816887。虽然我不是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小朋友的家长,但出于对环保教育的兴趣,我还是对这本面向低龄儿童的书籍产生了好奇。在仔细翻阅和思考后,我发现这本书的某些特质,即使是对非目标读者,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分类”这一概念的初步引导。在成人世界里,垃圾分类早已是深入人心的行为准则,但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如何让他们理解“不同”和“归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这本身就是一项挑战。从这本书的书名和预设的读者群体来看,我推测它很可能采用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抽象的道理。我联想到,也许书中会通过可爱的卡通人物,鲜艳的色彩,或者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将“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等概念具体化。例如,可能会将废旧的纸张、塑料瓶等与玩具、食物残渣区分开来,并用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就理解了“物归其类”的初步概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教育策略,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日后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打下基础。
评分我注意到,《垃圾分类:幼儿园分册》(书号9787566816887)这本书的标题就明确指出了其目标读者群——幼儿园的小朋友。这让我联想到,这本书在内容设计上必然会充分考虑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我推测,书中极有可能采用了很多互动性的设计,让孩子们能够“玩中学”。比如,可能会设计一些需要孩子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例如,剪纸、粘贴、涂色等,通过这些游戏化的活动,加深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孩子们可能需要将不同形状的垃圾图片,按照颜色或者类别,粘贴到对应的垃圾桶插画中。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能让他们在玩乐中体验到分类的乐趣。此外,书中或许还会融入一些简单的谜语或者问答环节,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学习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