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薛晓源刘波 编
图书标签:
  • 唐代碑刻
  • 佛教
  • 临坛大戒
  • 德律师
  • 荐福寺
  • 名碑
  • 拓本
  • 书法
  • 历史文献
  • 中国古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40331
商品编码:29670620752
开本:8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
  • 作者:编者:薛晓源//刘波
  • 定价:28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号:978710014033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3

内容提要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刊立于大历六年(771),由当时文学家韩云卿撰文,碑额篆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由“隶书四家”之一史惟则书写,篆法圆润,使转生动。碑文主人大戒德律师智舟,是唐代高僧义净大师嫡传弟子。在荐福寺出家奉佛六十三年,主持戒坛三十余年,声闻达于宫廷。开元末,门人为其在故里泾阳择地修陵,智舟不肯独享故地之美,遂令改建佛寺,皇帝闻之赐名泾川佛寺。智舟寿终于大历四年(767),享年87岁。原碑存于大戒德律师智舟家乡陕西泾阳县,碑高234厘米,宽74厘米,画有方界格,碑文隶书16行,每行36字格,右下角缺佚12字,现存陕西泾阳县太壶寺内。

作者简介

薛晓源,博士,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画》杂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博物学经典译丛》《博物学经典丛书》等,计三十多种博物学著作。
  刘波,字荷生。原籍山西,1974年生于内蒙古。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艺术史博士学位。现供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靠前交流协会理事,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发表学术论文、艺术评论、随笔、诗词联语等计四十余万字。出版个人画集、文集、书法集、译著等著作十余部。

目录

正文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碑拓之魅,法相之光 巍巍长安,古刹荐福,曾是盛唐佛教的璀璨明珠。而矗立其中的《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更是见证了那个时代庄严的戒律传承与高僧的德范昭彰。此碑,不仅仅是一块冰冷的石刻,它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佛教戒律制度的严谨,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与那位德高望重、声名远播的戒德律师。 一、 碑刻的历史印记与艺术价值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镌刻于唐代,具体年代虽有考证,但其所处的时代本身就赋予了它深厚的历史底蕴。荐福寺,作为当时重要的皇家寺院,其临坛戒律的举行,必然是规模宏大、规格极高。而德律师,作为这场盛典的主持者,其声望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此碑的珍贵之处,首先在于其史料价值。它为我们研究唐代的佛教寺院管理、僧侣戒律执行、度牒制度以及当时社会对佛教的态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通过碑文,我们可以了解戒律的具体内容、受戒的仪式流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规定,对于梳理中国佛教史上的戒律传承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碑刻的艺术价值同样令人称道。唐代书法,以其雄浑、严谨、典雅而闻名于世。此碑的书法风格,往往体现了当时一流书家的风采。无论是字体的结构、笔画的起承转合,还是整体的布局章法,都充满了艺术的张力与生命力。细细品味,能感受到笔尖在石面上留下的遒劲与灵动,体会到书写者将情感与思想注入字里的专注与深邃。碑阴的雕刻,也常常展现出唐代精湛的石刻技艺,或细腻雅致,或浑厚有力,皆为后世所仰慕。 二、 德律师:时代的光辉人物 碑文的焦点,无疑是“德律师”。虽然碑文的详细内容在此不赘述,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律师必然是戒律精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佛教界巨匠。在那个以佛教为国教之一的时代,戒律是维系僧团秩序、纯净僧团形象的重要基石。而德律师,作为临坛主持者,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佛教戒律的重任。 他的名字镌刻于石碑之上,不仅是对其个人功德的纪念,更是对佛教优良传统的肯定与颂扬。他所倡导和实践的戒律精神,想必对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僧人树立了榜样。研究德律师的事迹,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唐代高僧的修行风范与社会责任。 三、 碑拓的意义:穿越时空的对话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得以流传至今,离不开一代代人的精心保护与拓印。碑拓,是将石碑上的文字和图像以墨迹形式复制下来的一种方式,它使得原本固定在石碑上的内容得以传播,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研究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 “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的出品,更是突显了这一碑拓的稀有与价值。未刊本,意味着其流传范围更广,收集的难度更大,因此其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自然非同一般。这些精拓本,往往由经验丰富的拓工, painstaking 地将碑文的细节、神韵一丝不落地呈现在纸上,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石碑的原貌。 通过这些精拓本,后人得以“亲近”古碑,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可以仔细辨读碑文的每一个字,揣摩其含义;可以欣赏碑刻的书法艺术,感受其力量与美感;可以想象德律师当年在临坛上的庄严景象,体会佛教戒律的肃穆与庄重。 四、 学习与传承:让历史活在当下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一件古物或一件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能够启迪我们,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 对于佛教研究者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是解开唐代佛教诸多谜团的金钥匙。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这是学习和欣赏唐代书法的绝佳范本。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通过了解这段历史,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博大,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古人对于信仰、道德、秩序的追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重温《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所代表的严谨精神与高尚品德,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传承千年的价值,依然值得我们去珍视、去学习、去传承。这块碑,这篇碑文,这些精拓,都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一: 刚拿到这本《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中的拓片清晰度令人惊喜,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仿佛触手可及,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能感受到当年刻碑工匠的精湛技艺。虽然我并非专业书法家,但凭借着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也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古朴而庄重的韵味。碑文的内容,虽然我暂时还未能完全解读,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拓本集,更像是一扇通往唐代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辉煌时代的点滴。我尤其喜欢它对于碑文的精拓处理,细节之处的处理非常到位,即使是那些历经沧桑的碑文,也依然展现出其原有的神韵。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愉悦度。我非常期待能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研究其中的碑文,希望能从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让自己的学识更上一层楼。

评分

评价二: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书中收录的碑文,无论是其内容还是书法本身,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我尤其被“临坛大戒德律师碑”所吸引,虽然我对佛教的理解尚浅,但通过碑文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那位“德律师”的庄严与慈悲,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书中的拓片质量非常高,能够如此清晰地呈现碑文的细节,实属不易。这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唐代书法艺术的魅力,感受到其雄浑、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这本书的“未刊本精选”这一特点,更是增添了它的稀有性和珍贵性,仿佛发掘出了一颗隐藏的明珠。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碑刻艺术情有独钟,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探索欲望。它不仅是我书架上的一件艺术品,更是我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评分

评价三: 收到《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这本书,我首先被其厚重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书中的拓片,清晰得几乎能听到刻刀划过石头的声音,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却又依旧饱含力量。我不是书法专业的,但对古代碑刻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宝藏。尤其“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这部分,光是看着那庄重的字体,就仿佛能感受到一位高僧的德行与风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碑文呈现,更像是历史的回响,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对于“未刊本精选”的收录,我更是觉得惊喜,这说明了作者的用心和这本书的独特性。它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普及读物,而是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地挖掘了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珍贵史料。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属上乘,让人在翻阅时倍感舒适,也更显其作为一本收藏级读物的价值。我打算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其中的内容,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佛教历史、书法艺术以及唐代社会文化的知识。

评分

评价四: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艺术品有着广泛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接触到那些原汁原味、细节丰富的碑刻拓片。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拓片的清晰度高得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是碑文上最细微的笔触变化,也都能被完美地捕捉下来,仿佛亲临现场一般。我尤其关注的是“临坛大戒德律师碑”,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通过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历史沉淀下来的庄严感。这本书的“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这个定位,也让我觉得非常难得,这说明它收录的都是一些更具研究价值、更少人见过的珍品,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它的收藏价值和学术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份馈赠,它让我得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也让我对唐代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评分

评价五: 拿到《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它所呈现的古朴与精致所打动。书中的拓片,那一种穿越了千年的质感,通过极高的印刷技术被完美地还原出来。每一个字的笔锋、力道,甚至石刻的斑驳痕迹,都栩栩如生。我特别关注的是“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虽然我并不精通碑文的解读,但仅凭字体的雄浑厚重,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德行,以及那个时代对高僧的崇敬。这本书的“未刊本精选”这一点,更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拓本集,而是一份对珍贵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呈现。它似乎在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得以一窥其奥秘。书的整体设计和用纸都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这无疑增添了阅读的仪式感。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对中国古代碑刻、书法艺术以及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