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论
定价:45.00元
作者:高连和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049745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区域金融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区域金融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存在着融资理论与现实、融资需求与供给的两大矛盾。克解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两大矛盾”有效的办法是构建内生性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不同于单个游离状态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是准内源性融资与准外源性融资以及二者的结合。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不是的,而是多样化的、全面全新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体系。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也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集群内外环境与集群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和演进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既有理论上的一般性,又有实践中的特殊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集群有各自不同的集群特殊融资新模式。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的选择要受到集群内外环境的影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体系,不仅需要地方的有力支持,而且更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目录
作者介绍
高连和,1963年9月生,甘肃省静宁籍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1989年6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完成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访问学者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观金融、区域金融、金融制度,特色研究方向是中小企业集群金融、和谐区域金融。先后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社会科学》、《世界经济文汇》、《改革》、《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经济体制改革》、《现代经济探讨》等各类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等转载。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多项,独立出版著作3部,合作出版教材1部。先后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正版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论”。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它们融资难的问题,而“集群融资新模式”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我一直好奇,这种“集群”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是像抱团取暖那样,几家企业联合起来向银行贷款?还是有更复杂的金融结构在背后支持?我尤其想知道,这种模式是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因为这往往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障碍之一。例如,是不是会通过建立共享信息平台,或者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来降低风险?书中会不会详细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集群在融资方式上的差异?毕竟,制造业的集群融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肯定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难点。我还在想,这种模式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会有怎样的拉动作用?是不是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这本书的作者高连和,其名声我之前也略有耳闻,是一位在金融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关注的是封面上那个“9787504974587”的ISBN号,感觉这是一种严谨和正规的标志。作为一个经常阅读学术著作的人,我深知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对于一个课题的深入探讨有多么重要。我对“集群融资”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宏观的层面,比如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但是,这本书直指“新模式”,这就让我充满了好奇。它会不会深入到具体的金融工具和操作流程?比如,会不会讨论如何设计适合集群的担保机制、如何利用供应链金融来盘活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或者是否会引入股权众筹、风险投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新模式”在实践中是如何落地和推广的?有没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背后,有没有一些共性的成功要素和潜在的风险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能够真正指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去实践。这本书的标题里有“论”字,这暗示着作者将进行深入的论证和分析,我很期待能看到作者是如何构建他的理论体系,以及如何用严谨的逻辑来支撑他的观点,最终揭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论”,让我的思绪瞬间飘到了很多现实中的痛点。我身边就有不少中小企业的朋友,他们常常因为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议价能力弱等原因,在融资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而“集群”这个词,立刻让我联想到了一种“抱团”的力量。我特别想知道,这种“集群”在融资过程中,具体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作为一种风险共担的实体,还是作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或者,是否会通过建立区域性的信用担保基金,来为整个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级?书中有没有涉及如何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来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比如,地方政府是否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集群融资的门槛和成本?我还会关注书中对于“新模式”的界定,它与传统的单体企业融资模式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是不是会强调在金融科技的应用,比如大数据、区块链在集群融资中的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服务领域和盈利模式。
评分读到“正版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论”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终于有一本触及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核心痛点,并且提出了“新模式”这个富有前瞻性的概念。我一直对“集群”的运作机制非常好奇,究竟是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融资合力?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比如,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园区)在融资需求和模式上的差异性?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那些成功的集群是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评估风险、以及建立互信机制的。例如,是否会讨论如何利用供应链上的关联性来构建融资担保链条?或者,是否会探讨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如P2P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同时,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新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作者高连和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具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指南,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正版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论”——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研究兴趣点。作为一名对中小企业金融生态有着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集群”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集群”的定义是如何界定的?它仅仅是地理上的聚集,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产业联系、信息共享甚至信用互助?我很期待看到作者对于“新模式”的深入探讨。它是否会涉及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集群融资平台,将金融机构、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服务机构整合起来?例如,是否会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评估集群的整体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我还会关注书中对于风险管理和退出机制的论述。毕竟,任何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其可持续性都离不开有效的风险控制。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创新的风险分散和分担机制?这本书的作者,高连和,作为一位在学术界和金融界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我期待他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让“集群”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