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频电子技术及应用
原价:30.60元
作者:韩广兴 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121174551
字数:416000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可作为通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与信息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全书对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高频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高频电路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还对高频电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阐述,尤其对高频电子技术在收音机、广播电视设备、有线电视传输设备、卫星转播与接收设备、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实体演示。另外,本书还专门对高频电路和高频电子产品的检测和调试方法进行了实操演练。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的教材,也适合于从事高频电子产品和相关技术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使用。
目录
第1章 高频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1高频信号的特点及应用
1.1.1高频信号的基本概念
1.1.2高频信号的应用领域
1.2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
1.2.1信号与电磁波的基本特点
1.2.2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
1.3高频设备和高频电路
1.3.1高频电路
1.3.2高频设备
第2章高频电子元器件及其基本电路
2.1高频RLC电子元件的功能特点
2.1.1高频电路中的电子元件
2.1.2RLC组合电路的特点
2.1.3谐振电路
2.2RLC组合的频率均衡电路
2.2.1低频提升电路
2.2.2高频提升电路
2.2.3带通滤波器
2.2.4带阻滤波器
2.3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实训
2.3.1电阻器检测实训
2.3.2电容器检测实训
2.3.3电感器检测实训
第3章高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3.1.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2多级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3.2.1多级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3.2.2负反馈放大电路
3.2.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2.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
3.3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3.3.1典型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
3.3.2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
3.4晶体管放大器的检测和调试方法
3.4.1基本放大电路的检测和调试方法
3.4.2专用放大器的检测和调试方法
第4章高频振荡电路
4.1振荡电路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4.1.1振荡现象
4.1.2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4.2振荡器的组成及振荡条件
4.2.1振荡器的组成
4.2.2振荡条件
4.3LC正弦振荡电路
4.3.1互感耦合LC振荡电路
4.3.2三点式振荡电路
4.4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4.4.1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
4.4.2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4.5RC正弦波振荡电路
4.5.1移相式振荡器电路
4.5.2桥式振荡电路
4.6多谐振荡器(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4.6.1非稳态多谐振荡器
4.6.2双稳态电路
4.7实用电路——“钟声”效果发生器的电路及制作
第5章调制与解调电路
5.1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基本功能特点
5.1.1信号的调制与发射
5.1.2信号的接收与调制
5.2调制的种类
5.2.1调制的种类及其信号波形
5.2.2振幅调制(AM)
5.2.3频率调制(FM)
5.3调幅信号的检波电路
5.3.1大信号包络检波
5.3.2小信号平方律检波
5.3.3线性检波
5.4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鉴频器)
5.4.1斜率鉴频器
5.4.2相位鉴频器
5.5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
5.6实用调制电路的应用与制作
5.6.1V段射频调制电路
5.6.2U段射频调制电路
5.6.3AM调制小功率发射机制作实例
第6章收音机中的高频电路
6.1收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1.1收音机的结构组成
6.1.2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6.2收音机高频电路的实例分析
6.2.1收音机高频电路的基本结构
6.2.2收音机的典型单元电路
6.3收音机电路的检测方法
6.3.1高频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
6.3.2本机振荡器电路的检测方法
6.3.3混频电路的检测方法
6.3.4中频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
6.3.5检波电路的检测方法
6.3.6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第7章高频电子技术在电视广播系统中的应用
7.1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7.1.1电视信号的发射
7.1.2电视信号的接收
7.2电视信号接收电路——调谐器
7.2.1调谐器的基本结构
7.2.2调谐电路的信号处理过程
7.2.3调谐控制电路的结构
7.2.4高频调谐电路的结构和信号流程
7.2.5自动频率调整电路(AFT)
7.2.6变容二极管及其特性
7.2.7UHF高频头电路实例
7.3调谐器电路实例分析
7.3.1频段分离电路
7.3.2V段高通滤波器
7.3.3高放电路
7.3.4本机振荡电路
7.3.5混频电路
7.3.6UHF频段的调谐
7.4电视机中的高频电路实例
7.4.1高频调谐放大器
7.4.2中频放大器和解调电路
第8章高频电子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8.1有线电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8.1.1有线电视传输系统(CATV)
8.1.2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特点
8.1.3有线电视与网络系统
8.2有线电视系统的种类及应用范围
8.2.1按频带宽度分类
8.2.2按传输媒介分类
8.2.3数字有线传输系统(CATV)的功能和特点
8.3数字有线电视接收机顶盒的结构和原理
8.3.1数字有线电视接收机顶盒的整机结构和电路组成
8.3.2一体化调谐解调器的结构和原理
8.3.3各具特色的数字有线机顶盒
8.4有线电视系统的检测和调试
8.4.1干线放大器的检测和调试
8.4.2建筑物内用户分配网络的测试
8.4.3用户分配网络的故障检修
8.4.4传输系统的调试与检测
8.4.5机顶盒一体化调谐器电路的检测方法
第9章高频电子技术在数字卫星广播系统中的应用
9.1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概述
9.1.1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构成
9.1.2数字卫星广播信号的传播方式
9.1.3数字广播卫星
9.2数字卫星发射站的结构及基本工作流程
9.2.1数字卫星发射站的基本构成
9.2.2数字卫星发射站的基本工作流程
9.3数字卫星接收站的组成及信号流程
9.3.1数字卫星接收站的基本构成
9.3.2数字卫星接收站的基本工作流程
9.4卫星电视广播波段的划分
9.4.1C波段卫星广播
9.4.2Ku波段卫星广播
9.5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顶盒的整机结构和工作流程
9.5.1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顶盒的整机结构
9.5.2数字卫星接收机顶盒的信号流程
9.6一体化调谐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6.1一体化调谐器的结构
9.6.2一体化调谐器的工作原理
第10章高频电子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0.1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
10.1.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0.1.2手机的通信方式
10.1.3CDMA移动通信系统
10.1.4手机的制式和移动通信技术
10.2手机的电路结构
10.2.1手机的电路构成
10.2.2手机接收和发射电路的信号处理过程
10.3手机射频电路的功能与结构
10.3.1手机射频电路的功能
10.3.2手机射频电路的结构
10.3.3典型射频电路的结构和信号流程
10.3.4手机射频电路的实例分析
10.4手机射频电路的检测方法
10.4.1天线功能开关的检测方法
10.4.2射频接收电路的检测方法
10.4.3射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方法
10.4.4射频发射电路的检测方法
第11章高频信号的测量方法与实训
11.1高频信号放大器的检测方法
11.1.1用万用表检测高频信号放大器
11.1.2用扫频仪测量高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11.1.3用频谱分析仪检测高频放大器
11.1.4电视信号的测量及仪表
11.2高频信号常用检测仪器
11.2.1场强仪
11.2.2有线电视分析仪
11.2.3频谱分析仪的功能及应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高频电子技术及应用》的排版和装帧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当专业,封面设计沉稳大气,一看就知道是面向专业人士或者准备深入学习该领域学生的教材。我本来是想找一些关于消费电子产品维修和基础电路常识的书籍,结果误打误撞拿到了这本。翻开前几页,赫然出现了诸如“史密斯圆图”、“传输线理论”、“S参数分析”这类术语,瞬间让我这个只想了解一下如何自己动手修个收音机、换个电容的普通爱好者感到压力山大。它的深度显然不是为我这种“扫盲型”读者准备的。书中的图示和公式密度非常高,看起来像是标准的大学教材或者工程师手册,里面讲解的很多概念,比如阻抗匹配、噪声系数的优化,对于我来说,更像是晦涩难懂的天书,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小电器作为案例来辅助理解。如果说我期望的是一本轻松阅读的“电子DIY入门指南”,那这本书无疑是直接把我扔进了火箭发射基地的技术手册堆里,虽然它肯定干货十足,但对我目前的知识水平而言,其专业性远超我的需求范围。
评分我同事借了这本书,他是一个在某射频通信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他反馈说这本书在处理微波电路的损耗和匹配问题时,提供的理论推导非常扎实,尤其是在讲解有源器件在高频下的非线性效应时,引用了最新的半导体器件模型参数,这对于他们设计高性能滤波器和放大器非常有参考价值。他提到,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侧重数字电路,要么就是停留在基础的LC振荡器层面,但这本书明显将重点放在了GHz级别的信号处理和系统集成上。他特别赞赏其中关于电磁兼容性(EMC)和电磁干扰(EMI)的章节,认为其对PCB布局的建议非常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直接解决了他们团队在样机测试中遇到的信号串扰难题。当然,这也再次印证了这本书并非面向初学者的普及读物,它更像是一本需要配合专业仪器和长期实践经验才能完全消化的“工具书”,每一个章节的深入程度都要求读者对傅里叶分析和复数运算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
评分说实话,我当时是被书名里“应用”两个字吸引的,我以为会看到大量关于手机、WIFI模块、蓝牙耳机等现代便携设备中高频电路的应用实例和故障排除流程。然而,这本书似乎将“应用”的定义拔高到了一个理论实现的层面,更多的是在阐述如何构建一个高频系统,而不是维护或分析一个已有的高频消费品。我花了很大力气去翻找关于5G基站天线设计或者UWB测距模块的详细案例,结果找到的更多是关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理论计算,以及如何通过Smith Chart来优化匹配网络。这种理论的严谨性固然可贵,但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看到实际效果的学习者来说,挫败感很强。它更像是为未来想成为射频IC设计师的人准备的基石,而不是给想快速入门嵌入式开发的工程师准备的“速成包”。那种期待中的,动手就能看到电路正常工作的喜悦,在这本书里被严密的数学推导所取代了。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质量非常高,这一点值得称赞。很多电路原理图和波形图都清晰锐利,尤其是一些复杂的耦合结构示意图,层次分明,即便是抽象的电磁场分布图,也处理得非常直观,这在许多老旧的教材中是难以见到的。我注意到,它对一些经典拓扑结构,例如巴伦(Balun)和分支线耦合器的内部工作原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剖析,不仅仅是给出了最终的公式,还追溯了推导的每一步逻辑。这对于那些希望“知其所以然”的深入研究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遗憾的是,对于习惯了多媒体学习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辅助资源略显不足,它似乎完全依赖于文本和二维图表来传递信息,缺乏配套的仿真软件操作演示或在线视频教程,使得那些高度依赖视觉动态展示的复杂现象(比如驻波的形成过程),难以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印象。
评分我的邻居是一位退休的电子工程师,他退休前在雷达和航空电子领域工作。他借阅此书后,对我提到,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已经触及到了上世纪末本领域研究的巅峰水平,特别是在非线性失真和噪声理论的处理上,保留了那个时代工程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告诉我,书中对于高Q值谐振腔的分析,以及如何处理器件寄生参数对整体性能的影响,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不过,他也略带遗憾地指出,这本书在与当前新兴技术,比如硅基射频技术(SiGe HBTs)或者先进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RFIC)工艺的结合方面,内容略显保守或更新不足。这表明,虽然其基础理论无可指摘,但在追踪产业前沿技术的具体实现路径上,可能需要与其他近几年出版的、更聚焦于先进制程的书籍互为补充。它更像是夯实理论地基的经典之作,而非紧跟市场热点的快速迭代产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