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论
定价:45.00元
作者:田松,张亮,毛红保 等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8105988
字数:
页码:1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军用飞行器分类 概论》是在全面总结外军用飞行器分类研究成果 ,以及近年来笔者在军用飞行器分类研究与实践的基 础上编写完成的。本书系统介绍了军用飞行器的分类 准则、分代方法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 内容包括: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述、军用航空器和航天 器的分类、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分类、机载导弹分类 、地空导弹分类等。
本书可作为武器装备管理部门、航空航天工业部 门的相关人员全面认识军用飞行器分类的参考书,也 可供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1.1 军用飞行器分类的概念与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研究意义
1.2 军用飞行器分类的特点与原则
1.3 军用飞行器分类研究现状
1.4 军用飞行器分类的理论方法基础
1.4.1 军用飞行器分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1.4.2 军用飞行器分类的定性研究方法
1.4.3 军用飞行器分类的定量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军用航空器分类
2.1 军用航空器概述
2.1.1 军用航空器的概念
2.1.2 军用航空器的组成
2.1.3 军用航空器的飞行原理
2.1.4 军用航空器的作战使用
2.2 军用航空器分类及分代方法
2.2.1 常用分类方法
2.2.2 军用航空器重要度分类方法
2.2.3 军用航空器分代方法
2.2.4 编余航空器技术状态分类方法
2.3 军用航空器的发展
2.3.1 军用航空器的发展历史
2.3.2 军用航空器的发展趋势
第3章 军用航天器分类
3.1 军用航天器概述
3.1.1 军用航天器的概念
3.1.2 军用航天器的组成
3.1.3 军用航天器的主要功能
3.1.4 军用航天器的作战特点
3.2 军用航天器分类方法
3.2.1 常用分类方法
3.2.2 典型军用航天器及其分类
3.3 军用航天器的发展
第4章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分类
4.1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概述
4.1.1 临近空间及其特点
4.1.2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
4.2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分类方法
4.2.1 常用分类方法
4.2.2 典型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
4.3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
4.3.1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关键技术
4.3.2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使用的法律困境
4.3.3 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新动态
第5章 机载导弹分类
5.1 机载导弹概述
5.1.1 机载导弹的概念
5.1.2 机载导弹的组成
5.1.3 机载导弹的作战使用
5.2 空空导弹分类及分代方法
5.2.1 常用分类方法
5.2.2 空空导弹分代方法
5.3 空地导弹分类及分代方法
5.3.1 常用分类方法
5.3.2 空地导弹分代方法
5.4 机载导弹的发展
5.4.1 空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5.4.2 空地导弹的发展趋势
第6章 地空导弹分类
6.1 地空导弹概述
6.1.1 地空导弹的概念
6.1.2 地空导弹的组成
6.1.3 地空导弹的作战使用
6.2 地空导弹分类及分代方法
6.2.1 常用分类方法
6.2.2 地空导弹分代方法
6.2.3 面向退役报废决策的地空导弹分类方法
6.3 地空导弹的发展
6.3.1 地空导弹的发展历史
6.3.2 地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内容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论》:
2)保障航空器
保障航空器是指不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对作战行动起保障作用的各种航空器的统称,主要用于执行技术保障、勤务保障和训练等任务。保障航空器包括多种任务用途,见表2—2。
3.按照有人、无人驾驶分类
按照有人、无人驾驶的不同,军.用航空器可以分为军.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和军.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军.用有人驾驶航空器是指由飞行员操纵飞行的军.用航空器。军.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是指靠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飞行的不载人的军.用航空器。
下面重点以军.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主体——军.用无人机为例,讨论其详细的分类。
1)按大小和质量分类
按大小和质量分类,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无人机。起飞质量500kg以上为大型无人机;200~500kg称为中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则是全机质量小于200kg,大尺寸在3~5m范围,活动半径在150~350km范围的无人机。
小型无人机适用于陆军的军、师级和海军陆战队的旅级部队进行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搜索与定位以及战果评估等。这类无人机上可装置电视摄像机、前视红外装置、红外扫描仪或激光测距/指示器等侦察设备,采用无线电遥控或自主飞行或两者组合的控制方式;回收可采用降落伞回收,滑跑着陆和拦截网回收等方式。其代表机型主要有“瞄准手”“不死鸟”“玛尔特”“猛犬”“侦察兵”“先锋”等。对于微型无人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的定义是翼展在15cm以下的无人机。
另外,英国《飞行国际》杂志将翼展或机体大尺寸小于0.5m,使用距离约2000m的无人机统称为微小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目前多数国家仍处于发展设计原理阶段。此型无人机形状大小各异,从一只蜻蜓或小鸟的大小,到有1英尺(1英尺=0.3048m)长翼展的模型机不等。微型无人机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无人机大小的问题,特别是雷诺数、边界层现象、有效载荷及动力装置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按航程分类
按航程分类,可分为近程、短程、中程和远程无人机等。
(1)近程无人机一般指在低空工作,任务载荷不到5kg,飞行范围5~50km,活动在前线距对方30km范围内的无人机,所需要的巡航时间根据任务不同为1~6h不等,地面站可由人工携带或者装载在高度机动的多用途轮式车辆上。
……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硬朗的金属质感和略带复古的字体,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机械魅力的世界。我一直对那些翱翔于蓝天之上的钢铁之翼充满好奇,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机,到现代化的隐形战斗机,它们身上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勇气与对极限的不断探索。这本书的标题“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论”听起来就非常学术和严谨,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渊博的老师,条理清晰地为我讲解各种军用飞行器的家族谱系,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分化,又各自承担着怎样的使命。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在设计和制造军用飞行器时的技术亮点和独特理念。例如,那些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局的经典机型,它们在设计上有何突破?又是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需求?我对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的无人机、以及运输战略物资的重型运输机等,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这本书,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枯燥的技术参数堆砌,而是能通过精美的插图、详实的案例,将这些冰冷的机械赋予生命,让我仿佛能听到引擎的轰鸣,感受到强风掠过翼尖的呼啸,甚至能想象出它们在广阔天空中执行任务的壮丽景象。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勾起我强烈求知欲的读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启我的航空知识之旅。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军用飞行器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军事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人类挑战极限、征服天空的史诗。我一直对那些改变了战争格局的经典机型充满了敬意,比如 Spitfire, Me 262, F-4 Phantom II, MiG-29, F-22 Raptor等等。这本书的“分类概论”,我猜测它会非常详尽地梳理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机型,并分析它们在各自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技术革新是如何驱动飞行器设计的演进的。例如,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如何彻底颠覆了螺旋桨时代?雷达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又给空中力量带来了怎样的变革?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技术细节,或者讲述一些关于飞行器设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我不仅仅是看到型号和参数,更能理解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逻辑和考量。这本书,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航空史的窗口,让我感受到科技的迭代与创新如何塑造了现代军事力量,也让我对那些为实现飞行梦想而奋斗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充满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论”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和深度,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一直对军事科技的细节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军用飞行器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环。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对各种军用飞行器进行细致入微的分类,不仅仅是简单的“战斗机”、“轰炸机”这样的区分,而是能够深入到更具体的亚类,比如根据作战任务、设计特点、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等进行更精密的划分。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一架先进的战斗机是如何集成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武器系统等众多尖端技术的。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设计哲学?例如,美式飞机的注重火力与多任务性,俄式飞机的强调简单可靠与强悍性能,以及欧洲飞机在设计上的独特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系统地理解当前世界军用航空力量的构成,以及各个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飞行器的知识,更是关于现代军事战略与科技实力的深度解析。
评分作为一名对航空历史和军事装备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读物,来系统梳理军用飞行器的发展脉络。这本书的标题“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论”正中下怀。我期望它能像一本精美的百科全书,不仅包含对各种机型的详尽介绍,更能在分类上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例如,我希望看到书中能从基础的“固定翼”和“旋翼”两大类别展开,然后逐步细化到不同用途的子类别,如截击机、战斗轰炸机、战略轰炸机、电子战飞机、预警机、侦察机、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等。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分类下的代表性机型,不仅列出它们的性能参数,更能解读其设计理念、技术特点、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例如,为什么某些战机在设计上会强调隐身性能,而另一些则更注重机动性?不同时代的武器挂载方式和电子设备又是如何影响飞行的任务效率?这本书,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军用飞行器是如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模式的演变而不断革新的,也让我对那些翱翔天际的钢铁巨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从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内在的严谨逻辑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量所震撼。我一直对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轨迹非常感兴趣,而军用飞行器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这本书的“分类概论”几个字,就预示着它将是一部系统性的著作,能够帮助我理清那些琳琅满目的飞行器型号之间的脉络。我非常期待它能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比如如何定义一架军用飞行器,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不同类型(如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直升机等)的划分标准究竟在哪里。更吸引我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不同国家在军事航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它们在技术发展上的侧重点。比如,美国以其强大的航空工业和前沿技术闻名,而俄罗斯、欧洲各国,乃至新兴的中国航空工业,它们在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上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和特色?我希望能够了解到,究竟是什么样的战略需求和科技瓶颈,催生了那些极具代表性的军用飞行器。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现代空战体系、全球军事力量对比的一把钥匙,通过对这些飞行器的了解,我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各国在国防领域所投入的巨大努力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