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婚姻书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英)李,(英)李,方逸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87326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夫妻如何相濡以沫,携手一生?
?怎样处理婚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摩擦和不同意见?
?如何为婚姻奠定稳固的根基?
通过本书,你会了解:在建造婚姻大厦的过程中,不仅根基是至关重要的,小事情同样会影响婚姻的质量,导致婚姻的成功与失败。因此: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方法,来建立稳固而幸福的婚姻;
?我们必须了解沟通的艺术,懂得如何让对方感到被爱;
?我们必须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并操练接纳和饶恕。
如今,许多没结婚的人都害怕结婚,结了婚的人却想离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夫妻二人如何才能恩爱一世、携手一生?
本书作者通过自己在婚姻中的深刻体会,结合二十多年婚姻辅导案例,总结了婚姻容易出问题的七个方面:
婚姻的根基
沟通
宽恕
化解冲突
对待双方父母
性生活
爱的表达
针对婚姻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作者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你解决婚姻中的难题。
尼奇?李和希拉?李,1973至1976年,尼奇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英国文学。1974至1977年,希位在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他们于1976年结婚,移居达勒姆市(Durham)。 1996年,他们开办婚姻课程。超过1000对夫妻接受了他们的培训,并努力去建造能够维系一生的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静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温情的感觉。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毕竟书名听起来挺正式的,但翻开目录才发现,里面涵盖了从婚前准备到婚姻维系,甚至涉及到离婚后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方方面面,内容组织得非常系统和人性化。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那些看似冰冷的法律条款时,总能穿插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让那些拗口的法条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身边正在发生的故事。比如,关于婚内出资购房的界定,书中通过好几个不同经济背景家庭的真实纠纷案例进行剖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法院可能的判决倾向和背后的逻辑,这比单纯背诵法条有效得多。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把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部分啃完,感觉受益匪浅,起码现在我对婚后财务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这种需要仔细研读的工具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加分项。总而言之,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你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时,为你提供的最实在的“安全指南”。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我周围的“过来人”大多是抱着“经验主义”的态度来谈论婚姻,听起来各有各的道理,但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玄学。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于规则和逻辑的框架来审视婚姻这件事。我最欣赏作者的克制和客观,她没有过多地渲染浪漫或悲情,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把婚姻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灰色地带”清晰地勾勒出来。比如,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讨论,在很多通俗读物中都会被夸大,但这里却用非常严谨的法律解释了其适用范围和举证难度,避免了读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感劳动”的讨论,虽然法律层面难以量化,但作者通过引用社会学观点,让读者意识到,家庭内部的无形付出也应当被看见和尊重,这为夫妻双方进行更平等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而是那种经过提炼的、直击核心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有一种“茅塞顿开”的畅快感。它让我意识到,构建一段长久稳定的关系,光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智慧、边界和对规则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摆在那里,一开始让我有点望而却步,觉得这是一本可以“收藏但可能不会细看”的典籍。然而,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阅读后,我发现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像一个精心铺设的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它不是那种线性叙事的书籍,而是像一个知识地图,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跳跃到感兴趣的章节。我发现我对“夫妻忠诚义务”的理解非常片面,原以为就是指生理上的不忠,但书中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中“精神出轨”的法律边界在哪里,以及如何通过婚前协议来明确对“情感忠诚”的期待,这对我触动很大。更让我赞叹的是,书中对“代际影响”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原生家庭的模式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年后的婚姻选择和处理冲突的方式,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内容更加丰满和立体。全书的论证过程严密,引用了大量的判例和学术研究,使得每一个观点都有坚实的支撑,让人信服。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高级的“风险管理手册”,它不保证你的婚姻一帆风顺,但它能确保你在遇到风浪时,手里握着最可靠的导航仪和救生圈。
评分我通常对这种法律类的书籍是敬而远之的,总觉得它们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充满了冰冷的条文和复杂的程序。但《婚姻书》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文字非常有温度,虽然内核是严肃的法律条文,但外壳却包裹着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深刻关怀。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中年危机”下的离婚意愿和财产分割问题,特别提到了那些全职在家一方的权益保障,措辞极为细腻和富有同理心,让人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作者对弱势群体的体恤。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建立起一种更成熟、更负责任的婚恋观。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再婚”时的谨慎态度,详细列举了涉及前段婚姻的财产、子女教育权等问题的复杂性,提醒人们再婚不是简单的“+1”组合,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身边已婚朋友的眼光都变得更理解、更包容了,因为我开始明白,维系一段婚姻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法律和现实的博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品位,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廉价的纸质感,拿在手里分量十足,让人感觉内容也必然厚重实在。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其“前瞻性”——它不仅仅处理当下已经发生的问题,更是着眼于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比如,在谈到婚前财产公证时,作者详细对比了不同公证方式的效力差异,并给出了一个详细的“准备清单”,这个清单非常实用,可以立即拿去对照执行,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此外,书中对“数字资产”的继承和分割问题也有涉及,这在传统婚姻法律书籍中是很少见到的,显示出作者紧跟时代发展的敏锐性。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逻辑线索非常清晰,观点层层递进,从宏观的家庭结构,到微观的财产细节,过渡自然流畅,让人很容易跟上思路。我甚至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一位正在筹备婚礼的朋友,告诉他,这比单纯的婚庆攻略更重要,因为它教你如何建立一个“有弹性的”家庭结构,能够抵御未来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法律的严谨性与生活的烟火气完美结合,值得每一位对婚姻关系抱有认真态度的成年人细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