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网拆除工程预算定额(第三册 通信工程 2015年版)
定价:15.00元
售价:11.0元,便宜4.0元,折扣73
作者:国家能源局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12383142
字数:
页码: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电网拆除工程预算定额(第三册) 通信工程(2015年版)》适用于电力专用通信网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的拆除。本定额是在设备、装置性材料及器材等完整无损,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并附有制造厂出厂检验合格证和试验记录的前提下,按电网拆除工程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机械配备以及合理的工期、正常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制定的。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反映了通信拆除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和组织水平,除各章节另有具体说明外,均不得因实际施工组织、操作方法等的差异而对定额进行调整或换算。
总说明
章 通信设备拆除
说明
1.1 光传输设备拆除
1.2 同步网设备拆除
1.3 通信电源拆除
1.4 微波设备拆除
1.5 电力载波设备拆除
1.6 辅助设备拆除
1.7 程控交换设备拆除
1.8 视频监控设备拆除
1.9 输电线路监测装置拆除
1.10 变电设备监测装置拆除
1.11 电子围栏拆除
1.12 门禁系统拆除
1.13 会议电话设备拆除
1.14 数据网设备拆除
1.15 卫星通信设备拆除
1.16 通信线路拆除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时代感,那种蓝灰色调让人联想到电力系统的严肃与规范。我原本是抱着学习电力系统最新标准的心态去翻阅的,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高压线路升级改造的预算依据。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更偏向于传统基础设施的维护与拆除流程。特别是关于那些老旧通信线路的规范,描述得相当细致,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进行现场勘查和风险评估。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涉及大量的老旧设备退役和配套通信线路的移除工作,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详细列举了不同材质导线和支架的拆除工序,以及相应的人工和材料消耗定额。不过,对于我们现在正在推行的光纤入户和5G基站建设这种前沿项目,书中的参考性就显得有些滞后了。毕竟,2015年的标准对于今天的技术迭代速度来说,总觉得隔了一层纱。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数字化、智能化施工对定额产生影响的探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理拆解的层面。整体来说,它是一本扎实的“收尾”工作手册,但“开疆拓土”的参考价值略显不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的厚度和油墨的清晰度都让人感到专业和用心,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主要关注的是其中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章节,因为在工程预算中,安全投入往往是最容易被低估,但后果最严重的一环。书中对通信工程中涉及的登高作业、临时用电安全以及废弃物(特别是含有重金属或有害物质的旧部件)的环保处理流程,提供了非常明确的定额指导。这套定额体系的严谨性,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在对外报价时,将合规成本完全覆盖进去,避免了日后被审计部门质疑“预留不足”的风险。但是,我注意到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预算细项,比如在历史保护建筑区域内进行地下管线的拆除和临时加固的费用估算,似乎缺少了一些更具地域特色的补充条款。这可能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额外的修正和折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坚实的基石,你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你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去“打磨”最终的预算方案。它提供了框架,但细节的“温度”需要你用实践去填充。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厚厚的“定额”时,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其庞大的数据量和详尽的章节划分。它不像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严谨的工程“字典”。我特别对比了其中关于室外通信管道破除与恢复的定额标准。过去我们总是依赖经验和供应商的报价来估算这部分费用,往往存在过高或过低的风险。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将“破除”的动作和“恢复”的材料(如砂石、水泥标号、路面修复等级)做了非常精细的解耦和匹配。例如,它明确区分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恢复定额,这在城市道路改造项目中至关重要。然而,让我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对于一些越来越常见的非开挖技术(如定向钻进或顶管技术)在通信管道埋设中的预算参考似乎不够突出。如果拆除工程中涉及到利用现有非开挖通道进行清理或改造,我们迫切需要与之匹配的工时和机械台班定额。目前的内容更多侧重于传统的“挖方-填方”模式。因此,对于致力于推广绿色、少扰动施工的团队来说,这本书的指导性还需再加强一些技术前瞻性。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负责项目结算的预算员,我极其看重工具书的“可操作性”和“版本迭代的及时性”。拿到这本2015年版时,我确实感受到了它在当时引领行业规范的力度。书中对于人工费的系数设定,明显反映了当时对专业技术人员价值的认可,特别是对那些持有特定资质证书的作业人员,其工日消耗和费用标准都有明确的上浮空间。这一点保障了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吸引到高质量的技术工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对“不可预见费用”的界定。它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百分比模式,而是根据工程复杂度和环境条件,分级给出了预留建议的系数范围,这对于编制更具说服力的标底非常有利。不过,时过境迁,近几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是显著的,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保缴纳基数变化较大。这本书虽然给出了基础框架,但若想在当前环境下精准落地,我们仍然需要在计算最终的费用时,手动套用最新的地方性工资标准,这无疑增加了后期维护和更新定额数据库的工作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注重逻辑性,图表和文字的结合度很高,使得复杂的工序分解得以清晰呈现。我曾经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研究其中关于“老旧通信塔架解体拆除”的定额部分。书中不仅计算了塔架的钢结构构件的拆卸工时,还细致地划分了不同高度下(如30米以下、30至50米、50米以上)所需要额外配置的起重设备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工日消耗。这体现了编制单位对实际作业场景的深刻理解。但与此同时,我发现对于一些特殊的、非标准化的“遗留物”处理,例如老旧信号屏蔽罩或某些特定年代的馈线系统的专业拆除,定额描述略显笼统,通常归入“其他类似项目”处理。这在结算环节容易引发争议,因为这些特殊物的拆除往往需要更专业的工具和更长的时间。理想情况下,我期望看到更多针对特定通信设备型号或特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进行强制退役处理的专项定额,而不是完全依赖于项目经理的现场判断和协商。它更像是一个“通用”的拆除指南,在面对“特例”时,它的确定性会略微下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