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炎黃文化讀本
定價:45.00元
作者:魯諄高強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01012765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炎黃文化讀本》由魯諄、高強著,較為全麵地紹介瞭中華炎黃文化基本知識,對各地的炎黃文化遺跡做瞭實事求是的介紹。具體包括:創世神話說盤古、農耕的炎帝、黃帝的功德、九黎之君蚩尤、阪泉之戰和涿鹿大戰、嫘祖等。另外,書稿配有大量插圖,使讀者更為直觀的瞭解炎黃文化的起源、流變以及價值等。在文化軟實力成為一個民族競爭力重要方麵的當今世界,書稿對於中華兒女進行文化尋根,加強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普及炎黃文化的較好的讀物。
目錄
序
前 言
一、創世神話說盤古
1.盤古開天闢地
2.遠古英雄輩齣
3.三皇草創文明
二、農耕的炎帝
1.農業文明的創始
2.“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3.炎帝與神農“閤戶”
4.“和藥濟人”及其他
5.“功德參閤”見精神
6.“故裏之爭”的啓示
三、黃帝的功德
1.五帝之首
2.“垂衣裳而天下治”
3.倉頡造字的傳說
4.巍巍橋山黃帝陵
四、“九黎之君”蚩尤
1.東夷集團的首領
2.蚩尤的主要功績
3.威震天下的戰神
4.苗族公認的始祖
五、阪泉之戰和涿鹿大戰
1.阪泉之戰與炎黃結盟
2.涿鹿大戰與中原一統
3.閤符釜山與“萬國和”
六、蠶絲之神——嫘祖
1.享譽世界的絲綢王國
2.養蠶繅絲創始人
3.好遠遊的“行神”
4.眾說紛紜話“西陵”
七、炎黃文化與中華民族
1.炎黃二帝與華夏族
2.漢族的形成
3.從多元走嚮一體
4.中華民族形成的曆史必然
八、炎黃二帝與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的根脈
2.炎黃二帝與儒傢文化
3.炎黃二帝與道傢文化
4.炎黃二帝與法傢文化
4.炎黃二帝與中華醫學
九、“炎黃子孫”稱呼的來曆與涵義
1.“炎黃子孫”稱呼的來龍去脈
2.“炎黃子孫”稱呼的血緣性與文化性
3.“炎黃子孫”稱呼的當代價值
十、古代的炎黃祭祀
1.中國古代的祭祀
2.炎黃祭祀的緣起與演變
3.古代炎黃祭祀的文化意蘊
十一、人生亦有祖誰非黃炎孫
1.頌揚炎黃二帝的詩歌
2.甲午戰爭中的丘逢甲
3.丘逢甲的愛國詩篇
十二、黃帝旗幟與辛亥革命
1.黃帝——辛亥革命的旗幟
2.革命派與改良派圍繞黃帝的論爭
3.中華民族復興的開端
十三、國共兩黨同祭黃帝陵
1.中華民族到瞭危險的時候
2.不同凡響的祭奠儀式
3.中華民族團結復興的旗幟
十四、炎黃文化與龍的傳人
1.源遠流長的龍崇拜
2.炎黃二帝與龍的傳人
3.豐富多彩的龍文化
4.龍與中華民族精神
十五、炎黃文化與中華民族復興
1.當代“炎黃文化熱”
2.文化自覺與民族復興
3.炎黃文化與中國夢
後 記
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需要從它的根源入手。《炎黃文化讀本》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視角。它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中華民族漫長而輝煌的過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禮”的論述,從祭祀祖先的莊重儀式,到人際交往的彬彬有禮,再到國傢治理的規章製度,無不體現齣中華民族對秩序、和諧的追求。它讓我理解瞭為何“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會被奉為圭臬,以及為何“和而不同”能夠成為維係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原則。書中通過對周公製禮作樂的詳細介紹,讓我看到瞭早期社會如何通過一套成熟的禮樂製度,將個體行為規範化,將社會成員凝聚起來。這種對規則和秩序的尊重,深深地根植於中華文化的基因之中,並影響瞭後世的方方麵麵。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僅僅將“禮”視為一種外在的禮貌,而是將其理解為一種內在的修養,一種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一種對和諧社會構建的自覺行動。
評分《炎黃文化讀本》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場跨越韆年的精神旅行。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頗感興趣,而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尋那些古老故事的根源和意義。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道”的闡釋,它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是貫穿於中華民族哲學思想、道德倫理、生活方式的精髓。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故事,生動地展現瞭“道”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比如“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以及“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看到古代智者們如何在順應自然、體悟天地間微妙的聯係中,找到瞭人生的智慧和安寜。那些關於莊子逍遙遊的描繪,老子道法自然的感悟,都讓我對生命的理解有瞭新的維度。這本書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將深刻的哲理融入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意象中,讓我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感染。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文化傳承,並非簡單的記憶,而是對古老智慧的理解、吸收和發揚。
評分《炎黃文化讀本》對我而言,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古代生活畫捲。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民俗風情、節日慶典有著濃厚的好奇心,而這本書恰如其分地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從春節的團圓喜慶,到中鞦的思念團圓,再到端午的紀念屈原,書中細緻地描繪瞭這些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意義。我特彆喜歡關於節日中食物的介紹,比如年夜飯的豐盛寓意,粽子的曆史演變,月餅的文化象徵,讓我對這些熟悉的食物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此外,書中對古代婚喪嫁娶、人生儀禮的描繪,也讓我對傳統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瞭更直觀的感受。它讓我體會到,這些看似普通的習俗,其實都承載著先民們對生命、對傢庭、對社會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期盼。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些古老的場景之中,感受著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也更加珍視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産。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拓展,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我一直認為,一個民族的強大,不僅在於經濟和軍事,更在於其文化的凝聚力和嚮心力。《炎黃文化讀本》正是這樣一本能夠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的書籍。書中對古代英雄人物的刻畫,無論是治水的大禹,還是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都充滿瞭感人的力量。他們身上體現齣的堅韌不拔、勇於擔當、犧牲奉獻的精神,至今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仁”的闡釋所打動,它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道德情操,更是貫穿於中華民族道德體係的核心。書中通過對曆代仁人誌士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仁”如何在實踐中得以體現,如何在守護傢國、關愛民眾中得以升華。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炎黃子孫,不僅要擁有悠久的曆史,更要傳承並發揚祖先所留下的優秀品質,將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延續到未來。
評分讀完《炎黃文化讀本》,內心湧動著一股久違的敬意和感慨。這本書就像一本打開的時光膠囊,將我帶迴瞭那個充滿神秘與傳奇的遠古時代。從盤古開天闢地的宏大敘事,到女媧補天的慈悲情懷,再到伏羲畫八卦、神農嘗百草的智慧光芒,每一個故事都飽含著先民們對自然、對生命的探索與理解。我特彆喜歡關於黃帝的章節,他不僅是統一華夏的偉大君主,更是中華文明奠基人。書中細緻描繪瞭他如何教導人民耕種、畜牧,如何發明文字、製定曆法,將一個分散的部落凝聚成一個強大的民族。那些關於倉頡造字、嫘祖養蠶的細節,讓我真切感受到文明火種是如何一點點被點燃、被傳承的。它讓我明白,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源自於這些古老而偉大的先賢們不懈的努力和智慧的結晶。讀這本書,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與曆史對話,與祖先共鳴,那種感覺是任何現代作品都無法給予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讓我對“炎黃子孫”這個稱謂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