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地铁玩香港 9787122207555 化学工业出版社

搭地铁玩香港 9787122207555 化学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搭地铁玩香港》编辑部著 著
图书标签:
  • 香港
  • 地铁
  • 旅游
  • 交通
  • 攻略
  • 游玩
  • 出行
  • 城市
  • 文化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7555
商品编码:2965616328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搭地铁玩香港

定价:49.80元

作者:《搭地铁玩香港》编辑部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222075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搭地铁”系列图书由总超过300万册的旅游图书品牌考拉旅行全案策划、化学工业出版社旗下蓝鲸旅行出品。2. 本书首版于2008年,经过18次实地信息更新后,化工版《搭地铁玩香港》囊括35大热门站点、336个旅行热地,一册在手,出行无忧。3. 全书图文并茂,版式简洁时尚,目录索引检索方便,是您在香港旅游、生活的**随身书。

内容提要


目录


目录

香港速览 008
前往香港 010
搭地铁畅游香港 014
香港10大人气看点 022
香港10大人气美食 026
香港10大美食餐厅 030
香港10大购物热地 034
香港10大品品牌 038
香港10大伴手好礼 042

Part 1 上环站 046-053

西港城 048
中环中心 048
印章街 049
参茸燕窝街 049
药材街 049
海安咖啡室 050
海味街 050
生记粥品专家 050
荷李活道 051
文武庙 051
楼梯街 052
九记牛腩 052
摩罗上街 053
信德中心及港澳码头 053

Part 2 中环站 054-073

皇后像广场 056
汇丰总行大厦 056
IFC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057
历山大厦 057
都爹利街煤气灯 058
香港立法会大楼 058
太子大厦 059
嘉轩广场 059
置地广场 060
马莎百货 061
前中区警署建筑群 061
香港动植物公园 061
卓悦化妆品店 062
香港礼宾府 062
莲香楼 062
香港三联书店 063
毕打行 063
孙中山纪念馆 064
春回堂凉茶店 064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 065
沾仔记云吞 065
翠华餐厅 066
镛记 066
艺穗会 067
陆羽茶室 067
兰芳园 068
蛇王芬 068
赤柱市集 068
檀岛咖啡饼店 069
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 069
香港大会堂 069
圣约翰座堂 070
长江集团中心 070
司徒拔道观景台 070
中银大厦 071
太平山顶 071
杜莎夫人蜡像馆 072
太平山餐厅 072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大厦 072
浅水湾 073
美利楼 073

Part 3 金钟站 074-087

太古广场 076
金钟廊 076
珀翠餐厅 077
香港公园 077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077
力宝中心 078
茶具文物馆 078
珍宝王国 078
香港海洋公园 079

Part 4 湾仔站 088-093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090
博览海滨花园和金紫荆广场 090
香港展览中心 091
中环广场 091
鸿星海鲜酒家(湾仔店) 091
太原街 092
天地图书 092
洪圣古庙 092
旧湾仔邮政局 093
金凤茶餐厅 093
姻缘石 093

Part 5 铜锣湾站 094-105

报时午炮 096
铜锣湾名店坊 096
金百利商场 097
wtc more 世贸中心 097
越华会海鲜小馆 097
澳门茶餐厅(铜锣湾店) 098
SOGO崇光百货 098
新记车仔面 099
渣甸坊 099
Cova Ristorante & Caffe 099
商务印书馆 100
阿麦厨房 100
文辉墨鱼丸大王 100
金雀餐厅 101
利园 101
皇后饭店 101
太湖海鲜城 102
义顺牛奶公司 102
时代广场 103
池记云吞 103
恭和堂 104
跑马地马场 104
香港赛马博物馆 105
人民公社 105

Part 6 天后站 106-109

维多利亚公园 108
铜锣湾避风塘 108
德昌鱼蛋粉店 109
天后庙公园 109
金督驰马径 109

Part 7 北角&西湾河站 110-113

新光戏院 112
春秧街、宝马道旧市集 112
太古城中心 113
香港电影资料馆 113
苏豪东 113

Part 8 筲箕湾站 114-117

香港海防博物馆 116
金东大小厨 116
吕仔记 117
筲箕湾谭公庙 117
天后古庙 117
石澳 117

Part 9 尖沙咀&佐敦站 118-127

海港城 120
新港中心 120
糖朝 121
德发牛肉丸 121
澳门茶餐厅(尖沙咀店) 121
九龙清真寺 122
柏丽购物大道 122
鸿星海鲜酒家(尖沙咀店) 122
许留山 123
圣安德烈堂 123
DFS环球免税店 123
翠亨邨 124
棉登径 124
诺士佛台 124
加连威老道 125
香港历史博物馆 125
香港科学馆 125
重庆大厦 126
HMV唱片行 126
恒丰中心 127
利强记北角鸡蛋仔 127
庄士伦敦广场 127
先达中心绣花鞋小店 127

Part 10 油麻地站 128-131

庙街 130
玉器市场 130
百老汇电影中心 131
Kubrick书店 131
中华书局 131

Part 11 旺角站 132-139

朗豪坊 134
新世纪广场 135
兆万中心 135
波鞋街 136
先达广场 136
女人街 137
西洋菜街 137
明阁 138
信和中心 138
弥敦道 139
潮流特区 139

Part 12 太子站 140-143

花墟道 142
金鱼街 142
园圃街雀鸟花园 143
始创中心 143
ANIMATE宇宙船 143

Part 13 深水埗站 144-147

西九龙中心 146
鸭寮街 146
串珠街 147
钦州市场 147
时装街 147

Part 14 葵芳&荃湾站 148-151

新都会广场 150
葵涌广场 150
绿杨坊 151
三栋屋博物馆 151
深井陈记烧鹅酒家 151

Part 15 九龙塘&黄大仙&乐富站 152-155

又一城 154
龙翔道观景台 154
九龙寨城公园 155
黄大仙祠 155
咏黎园四川菜馆 155

Part 16 钻石山站 156-159

志莲净苑 158
荷李活广场 159
聘珍楼 159

Part 17 青衣站 160-163

青衣城 162
青马大桥 163

Part 18 东涌站 164-167

昂坪360 166
天坛大佛 167
大澳 167

Part 19 油塘站 168-171

鲤鱼门 170
鲤鱼门灯塔 171
鲤鱼门天后宫 171

Part 20 将军澳&坑口站 172-175

清水湾 174
西贡 175

Part 21 沙田&马场站 176-179

香港文化博物馆 178
沙田马场 178
车公庙 179
曾大屋 179

Part 22 大埔墟&太和站 180-183

林村许愿树 182
大埔海滨公园 182
香港铁路博物馆 183

Part 23 尖东&红磡站 184-191

天星码头 186
香港文化中心 186
星光大道 187
讯号山花园 187
半岛酒店 188
Felix 188
北京道一号 189
香港太空馆 189
尖沙咀大钟楼 190
香港艺术馆 190
香港体育馆 191
红磡观音庙 191
红磡火车站 191

Part 24 屯门&天水围&锦上路站 192-195

元朗屏山文物径 194
香港湿地公园 194
吉庆围 195
黄金海岸 195

Part 25 迪士尼站 196-211

迪士尼乐园 198

索引 212

作者介绍


《搭地铁玩香港》编辑部是国内旅游图书编撰团队。

文摘


序言



《风城漫步:一份写给热爱探索的你的出行手记》 这座城市,它不张扬,却总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弦;它不喧嚣,却总能让你在匆忙的脚步中找到片刻宁静。当你踏足这片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活力交织的气息,仿佛一场精心编织的梦境,等待着你去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与这座城市对话的旅程,一次深入灵魂的探索。 第一章:初遇风城,不期而遇的惊喜 抵达的第一刻,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勾勒出未来主义的天际线,而转角处的百年老建筑则诉说着悠久的故事。穿梭于林立的街区,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美,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细节里:街边小店里飘出的诱人香气,艺术家们在墙壁上挥洒的创意,以及街头艺人奏响的悠扬乐章。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你可以选择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城市的壮丽全景,感受被光影和高楼环绕的震撼。城市的脉搏在你脚下跳动,繁华与宁静在此刻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又或者,你可以选择漫步于蜿蜒的巷弄,寻找那些隐藏在市井深处的美食,品尝地道的风味,让味蕾也成为这场旅行的向导。 我们不妨从这座城市的“心脏”开始。这里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文化潮流的汇聚点。从世界顶级的品牌店到独具匠心的小型工作室,应有尽有。但真正的宝藏,往往不在最显眼的地方。或许是在一家不起眼的二手书店里,你会意外淘到一本泛黄的旧书,它承载着前人的记忆;又或许是在一家古老的茶馆里,你会品到一杯意味深长的茶,让身心得到片刻的安抚。 第二章:时光的回响:穿越古今的足迹 这座城市并非只有现代化的表象。它的历史,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你可以走进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与过去的时光对话。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低语着一段尘封的故事,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与变迁。你会看到古老的器物,感受到先人的智慧;你会看到描绘往昔的画作,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漫步于那些古老的街区,你会发现,时间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脚步。石板路、老建筑、以及那些世代相传的手艺人,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历史画卷。在这里,你可以慢下来,去感受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痕迹,去聆听那些无声的诉说。也许你会遇到一位老奶奶,她坐在门口,编织着精美的草帽,她的双手在时光中跳跃,却依然灵巧。 我们还可以去探访那些曾经辉煌的旧时地标。它们或许不再是城市的中心,但它们依然是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站在这些地方,你可以想象当年的人们在这里忙碌、生活、欢笑、哭泣的场景,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第三章:舌尖上的盛宴:一场味蕾的奇遇 提到这座城市,怎能不提它的美食?这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它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传承百年的经典,也有融合创新的惊喜。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从街头小吃到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全面味蕾享受。 如果你想体验最地道的风味,不妨走进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餐馆。它们或许不起眼,但味道却能让你回味无穷。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一份香气四溢的烧烤,或者是一碟精致的小点心,都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烟火气。这些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体现,蕴含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智慧与热情。 当然,如果你追求更精致的用餐体验,这座城市也绝不会让你失望。这里的餐厅,无论是环境还是菜品,都力求完美。你可以品尝到融合了东西方烹饪精髓的创意菜肴,也可以享受到最地道的当地特色菜。每一道菜,都经过厨师的精心烹饪,如同艺术品般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视觉的盛宴。 不要忘记尝试那些独具特色的饮品。一杯香醇的咖啡,一杯清爽的果汁,或者是一杯本地酿造的特色酒,都能为你的美食之旅增添一份别样的色彩。 第四章:艺术的脉搏:灵感的跳动之地 这座城市,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殿堂,而是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大型的艺术展览到街头涂鸦,从现代艺术馆到独立画廊,你总能找到触动你心灵的艺术作品。 你可以去那些知名的艺术博物馆,欣赏大师级的杰作,感受艺术的魅力。你也可以去一些小型画廊,发现那些冉冉升起的新星,感受艺术的创新与活力。城市的街头,也常常成为艺术家的画布,那些色彩斑斓的涂鸦,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 除了视觉艺术,这里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也同样精彩。你可以在夜晚去一些音乐酒吧,聆听现场的乐队表演,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又或者,你可以去当地的剧院,欣赏一场精彩的话剧、舞蹈或音乐剧,体验不同形式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城市之外的惊喜:探寻周边秘境 这座城市的魅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市中心。当你想要逃离都市的喧嚣,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时,周边地区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你可以选择前往那些风景优美的郊区,那里有宁静的自然风光,让你在青山绿水间放松身心。徒步穿行于茂密的森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治愈力量。又或者,你可以去那些古老的乡村,体验当地淳朴的生活方式,与当地居民交流,感受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一些依山傍海的区域,更是提供了独特的体验。你可以选择去海边,感受海风的吹拂,享受阳光的照耀,或者尝试一些水上运动。山间的古刹,也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是心灵休憩的好去处。 第六章:告别与回味:一段难忘的旅程 旅程总是会走到终点,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会伴随我们很久。离开这座城市时,你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那些品尝过的美食,那些看过的风景,那些遇到的人,都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这座城市,它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一次的探索,都会有新的发现。它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个到访者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你,将带着这份故事,继续前行,并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 这趟旅程,不应仅仅是走马观花,更应是一次深入的体验。用你的脚步去丈量这座城市,用你的眼睛去发现它的美,用你的耳朵去倾听它的声音,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它的温度。这,才是一次真正有意义的旅行。 愿你在风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愿你的每一次探索,都充满惊喜与感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通常对那种纯粹的“工具书”兴趣不大,总觉得缺乏人情味。然而,这本《香江城轨密码:从规划到实践的深度解码》却用一种近乎于史诗般的笔触,勾勒出了香港交通系统的宏大叙事。它不是一本教你买票的册子,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城市发展史,以轨道和道路为骨架,串联起了香港百年来的经济腾飞与人口迁移的轨迹。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基础设施决策时的那种批判性思维。比如,书中详细剖析了某些重大交通项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考量、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如何影响了最终的设计方案,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反过来塑造了新市镇的格局。那种对城市规划细节的推敲,远超出了普通读者的需求,但恰恰是这些“幕后故事”,让整个交通网络变得立体可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刚从规划局走出来的工程师,对那些复杂的换乘站点的设计逻辑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原来每一个扶梯的长度、每一个指示牌的布局,背后都有着深思熟虑的平衡艺术。它没有使用过多艰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系统工程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线。对于那些热衷于城市研究、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深度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远超预期的知识密度和思想启发。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国际大都市生活的人,我一直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当我翻开《绿色轨道与未来城市:香港交通的低碳转型》时,我抱着审视的态度。这本书没有陷入空泛的口号,而是以扎实的数据和前瞻性的分析,展示了香港在面对环境压力时所做的努力与面临的挑战。它详细对比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碳足迹,并重点分析了港铁系统在能源效率优化、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轨道交通延伸对减少私家车依赖的积极作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讨了电动巴士和未来自动驾驶系统的接入,如何可能进一步颠覆现有的交通版图,以及在密度极高的城市中实现“零排放”目标的复杂性。书中对“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探讨也非常到位,它不是简单地堆砌技术名词,而是结合香港特有的地理和人口分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微交通解决方案。这本书的笔调是严谨而充满希望的,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资源受限的超级城市中,对更环保、更智慧的出行方式的探索从未停歇。它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清晰的蓝图:交通的未来,必然是科技与生态深度融合的产物。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步行”和“慢行空间”的关注,这在以“快”著称的香港主题书籍中是极其罕见的。我总觉得,一个城市的灵魂,往往藏在那些不被高速交通工具覆盖的角落里。这本《迷失在立体香港:人行天桥与后巷的探索之旅》就像一本精致的“城市寻宝图”,它引导读者放慢脚步,去留意那些被高速列车和隧道系统忽略掉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连接点。作者对香港复杂多层的人行天桥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不仅仅是记录它们如何连接商场和写字楼,更深入探讨了这些空中走廊如何重塑了行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交空间。在某些区域,这些天桥已经形成了独立于地面的“第二地面”,那是另一种生活节奏和商业生态。书中描述的那些隐藏在深巷中的老式楼梯、那些连接不同坡度的石板路,充满了历史的包浆和时间的痕迹,读起来让人心生向往,恨不得立刻背起行囊,去亲自触摸那些青苔斑驳的墙面。它成功地将香港的交通体验从“如何快速移动”的概念中解放出来,转而探讨“如何在移动中体验和感知空间”。这是一次对城市肌理的温柔重塑,非常适合那些渴望发现城市隐秘角落的深度体验者。

评分

这本书《跨越维度的交响:香港水上交通与离岛生活》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轻盈而富有诗意,带领读者跳脱出钢筋水泥的丛林,进入那片充满咸湿气息的海域。香港之所以是香港,除了密集的城市核心,那些散落在维多利亚港和南中国海的离岛功不可没。这本书就像一本精美的画册配上了优美的散文,它记录了那些色彩斑斓的渡轮、平稳穿梭的街渡,以及它们如何成为连接岛屿社区、维持离岛独特生活方式的生命线。作者没有去过度渲染游客的视角,而是深入描绘了船长、船员们的工作日常,以及岛上居民对海运的依赖——从新鲜食材的运输到上学通勤,海上的每一次起航和停靠,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特别是对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渡轮服务的怀旧与记录,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读着关于长洲、南丫岛这些地方的篇章,我仿佛闻到了海风的味道,听到了船桨击水的节奏。它提醒我们,城市的功能性并不只在于陆地上的高效,更在于水域上的和谐共生。这本书以一种近乎浪漫的方式,赞颂了香港多元且不可或缺的水上交通网络,是理解香港整体面貌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评分

这本《穿梭都市脉络:香港交通漫游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城市肌理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光看那些光鲜亮丽的旅游景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钻进他们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里去。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如何到达A点到B点”这种基础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香港独特的交通文化。比如,它对那些老式的叮叮车(电车)的描述,那种“铛铛”声响,车厢里不同阶层乘客的交错,以及它如何见证了香港从殖民地时代到回归后的社会变迁,写得细腻入微,仿佛带着我亲身坐在摇晃的车厢里,感受着维多利亚港两岸的日夜更迭。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对不同交通工具的“性格”有着独到的见解——轻轨的效率与冰冷,山顶缆车的刺激与怀旧,甚至连那些穿梭于街头巷尾的小巴,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阅读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图,那些高架桥、隧道、桥梁,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如此高效的运转,这不仅仅是工程学的胜利,更是一种城市管理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对“通勤”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枯燥的上下班过程,而是一场场微型的城市探险,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现代的张力。对于那些想深入体验香港生活节奏而非走马观花的游客来说,这本“交通社会学”读物,无疑比任何米其林指南都来得实在和有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