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100座建筑
定价:22.80元
作者:李国义
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375524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世界100座建筑》精选了世界上100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呈现给读者:万神庙、雅典卫城、凡尔赛宫、大角斗场、布达拉宮、圣马可教堂、大金塔、克里姆林宫、承德避暑山庄、巴黎圣母院、公爵府……《世界100座建筑》内容包括金字塔(埃及)、桑奇1号窣堵坡(印度)、万神庙(意大利)、雅典卫城(希腊)、凡尔赛宫(法国)、卢佛尔宫(法国)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世界100座建筑》简直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建筑就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是功能至上的冰冷结构,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建筑原来可以如此充满生命力和故事。书中不仅仅罗列了那些在地理课本里才能见到的宏伟建筑,更多的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座建筑背后的人文情怀和历史变迁。我记得有关于那座坐落在悬崖上的古老教堂的描述,建筑师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天然的岩壁来作为一部分结构,让教堂仿佛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一般。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几个世纪前工匠们在艰苦条件下,凭借着对信仰的虔诚和对自然的敬畏,一点一滴雕琢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书中还提到了不少现代的创新建筑,那些充满未来感的线条和材料,展现了人类无尽的想象力和对科技的探索,让我对未来的城市形态充满了期待。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建筑,它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着文化、历史、艺术和人类梦想的载体,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灵感和感悟,真是物超所值。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世界100座建筑》无疑是一本珍贵的读物。它让我得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亲身“走近”那些在书本和纪录片中才略知一二的标志性建筑。书中关于古代文明遗迹的介绍尤其让我着迷,例如那些庞大而神秘的金字塔,它不仅仅是一座陵墓,更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信仰的结晶,书中对建造过程的推测和对当时社会结构的分析,让我对这个失落的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古罗马斗兽场,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人声鼎沸、角斗士搏命厮杀的场景,那厚重的石墙仿佛还在回荡着历史的回声。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对比也非常精彩,从东方园林的曲径通幽到西方哥特教堂的巍峨耸立,从伊斯兰建筑的精美几何图案到现代主义的极简主义,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文化碰撞的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建筑的图鉴,更是一部浓缩的世界文明史,让我通过建筑这一载体,窥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和多元文化的独特风貌,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建筑设计行业的新人,我对于《世界100座建筑》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而它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书中对每一座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材料运用以及空间体验的剖析都极为透彻,堪称一本绝佳的学习资料。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关注,比如某个建筑师是如何通过光线的巧妙运用,营造出宁静或神圣的氛围;又或者设计师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通风和采光。书中列举的一些案例,其创新性和独特性让我惊叹不已,它们打破常规,挑战传统,为建筑设计领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例如,书中对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介绍,那些巨大的超级树结构,不仅仅是景观设计,更是集成了太阳能发电和雨水收集等功能,展现了可持续设计的未来方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的无限可能性,它不仅仅是关于美学,更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它是一盏指路明灯,帮助我打开了视野,也激发了我未来创作的灵感。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旅行”有着强烈渴望的人,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我走遍世界,《世界100座建筑》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张虚拟旅行通行证。翻开书页,我仿佛瞬间置身于埃菲尔铁塔之下,感受着巴黎的浪漫气息;又或是漫步在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旁,被那充满生命力的雕塑所震撼;甚至还能“飞跃”到澳大利亚,仰望悉尼歌剧院那标志性的帆船造型。书中每一个建筑的介绍都配有精美的摄影作品,配合文字的生动描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建筑的材质、光影和尺度。我喜欢书中那些关于建筑“诞生”的故事,比如某位建筑师是如何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灵感,又或者某个建筑是如何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它不仅仅是一本建筑的“景点介绍”,更是一次关于建筑的“深度游”,让我有机会在不离开家的舒适环境下,领略世界各地的建筑瑰宝,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这对我来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一种“看看有哪些著名建筑”的心态来翻阅《世界100座建筑》,但越看越觉得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和图片展示,而是深入挖掘了建筑背后的哲学思考和技术创新。比如,书中对于日本京都一座古老寺庙的描述,不仅仅是讲了它的历史和结构,更是探讨了它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东方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种意境的营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建筑不仅仅是“造物”,更是“悟道”。另外,书中对于一些现代环保建筑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建筑行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智慧,那些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的设计,让我看到了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从多个维度去解读一座建筑,既有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微观的设计细节和技术工艺,让读者能够获得全方位的认知。它是一本既能满足我“猎奇心”又能引发我“深思”的书,让我对建筑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