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9787511547644

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97875115476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饶英 著
图书标签:
  • 跆拳道
  • 武术
  • 体育
  • 运动
  • 理论研究
  • 实践
  • 技击
  • 健身
  • 自卫
  • 中华武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47644
商品编码:2964751611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定价:39.00元

作者:饶英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15476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其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现代体育项目。跆拳道寓修身养性于技击格斗之中,对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意志品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提高有着独特的作用。

本书在我国跆拳道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跆拳道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对跆拳道理论、技能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进行了阐述,对跆拳道运动员和跆拳道爱好者了解跆拳道、练习跆拳道具有的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对跆拳道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涵盖了跆拳道运动概述、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战术与实践研究,竞技跆拳道主动进攻技术,跆拳道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品势训练实践以及跆拳道医务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内容全面、逻辑层次清晰,对跆拳道运动的学习具有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目录


目 录

章?跆拳道运动概述

节?跆拳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001

第二节?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004

第三节?跆拳道运动的精神与礼仪?……………………………………… 006

第四节?跆拳道的级位与段位?…………………………………………… 013

第五节?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014

第二章?跆拳道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

节?力量素质训练?…………………………………………………… 016

第二节?速度素质训练?…………………………………………………… 040

第三节?耐力素质训练?…………………………………………………… 052

第四节?柔韧素质训练?…………………………………………………… 059

第五节?灵敏素质训练?…………………………………………………… 064

第三章?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实践研究

节?跆拳道运动的基本进攻技术与实践?…………………………… 070

第二节?跆拳道运动的基本防守技术与实践?…………………………… 095

第四章?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战术与实践研究

节?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战术形式?…………………………………… 101

第二节?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战术实践?…………………………………… 107

第五章?竞技跆拳道主动进攻技术研究

节?外竞技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115

第二节?影响跆拳道主动进攻技术的因素?……………………………… 120

第三节?竞技跆拳道训练理念的转变?…………………………………… 132

第六章?跆拳道运动的品势训练实践

节?太极一章?………………………………………………………… 136

第二节?太极二章?………………………………………………………… 146

第三节?太极三章?………………………………………………………… 157

第四节?太极四章?………………………………………………………… 169

第七章?跆拳道运动的医务保健

节?跆拳道运动常见损伤与处理?…………………………………… 182

第二节?跆拳道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188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饶英(1966— ),男,汉族,湖北英山人,硕士,副教授,先后就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卫生学校,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校跆拳道运动队主教练,深圳市巴西柔术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武术技击研究会推广发展部部长。连续十年带队参加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共获 28 金 38 银 59 铜,男女队竞技与品势团体总分名十一次,竞技与品势团体总分第二名十一次;2013 年参加全国高职高专体育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中年组一等奖”。 2012、2013、2016、2017 年获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教练员奖”。

文摘


序言



跆拳道:身心修炼的艺术与科学 跆拳道,一个承载着东方智慧与东方武道的古老名字,如今已风靡全球,成为一项集健身、防身、竞技、修养于一体的现代体育运动。它不仅仅是舒展身体、踢击腾挪的技艺,更是一种对自我超越、心性锤炼的深刻体验。本书旨在深入剖析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的精髓,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项运动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科学原理以及实操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并实践跆拳道。 第一章: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溯源东方智慧的脉络 本章将追溯跆拳道数千年的历史渊源。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在古代朝鲜半岛的萌芽,从早期的宫廷武术、民间技击术中汲取养分,分析其如何吸收中国武术、日本柔道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并最终在20世纪中叶形成独立的跆拳道体系。我们将重点介绍跆拳道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和重要事件,例如崔泓熙将军对现代跆拳道的奠基性贡献,以及国际跆拳道联合会(ITF)和世界跆拳道联合会(WT)的成立及其对跆拳道国际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读者将对跆拳道的根源有更清晰的认识,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第二章:跆拳道的哲学与精神——不仅仅是体能的较量 跆拳道之所以能够超越单纯的体育项目,在于其深厚的哲学意涵和精神追求。本章将深入解读跆拳道的核心精神,如“礼义”(Ye Ui)、“廉耻”(Yom Chi)、“忍耐”(In Nae)、“克己”(Guk Gi)、“百折不屈”(Baek Jul Bool Gu)等。我们将探讨这些精神如何在训练中被体现,如何帮助习练者塑造坚韧的意志、崇高的品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本章还将涉及跆拳道的道场文化,包括敬礼、问候、服饰(道服、道带)的象征意义,以及教练与学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传承。读者将理解,真正的跆拳道练习者,不仅要锤炼体魄,更要修炼心性,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第三章:跆拳道的身体构造与运动力学——科学解析踢击腾挪的奥秘 跆拳道的每一个动作,从低位的阻挡到高难度的腾空踢击,都蕴含着精妙的运动力学原理。本章将从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深入分析跆拳道动作的技术要领。我们将详细讲解身体各部位在发力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包括核心肌群的稳定作用、下肢的发力传导、上肢的辅助支撑等。例如,为何弓步桩能够提供稳定的发力基础,为何转腰能够增加踢击的力量,为何膝盖的屈伸对腾空动作至关重要。本章还将探讨不同踢击技术(如前踢、侧踢、后踢、旋风踢等)的动作轨迹、发力时机和着力点,并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升力量、速度、柔韧性和爆发力。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习练者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改进自己的技术,减少运动损伤,提升训练效果。 第四章:基本功训练:跆拳道技术的地基——稳固与精炼 本章将系统介绍跆拳道训练的基础内容,为习练者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我们将详细阐述桩法(如弓步桩、马步桩、虚步桩等)的正确姿势、重心转移和发力要领,强调它们是所有后续技术动作的根基。随后,我们将逐一讲解基础的阻挡技术(如上段阻挡、中段阻挡、下段阻挡等),分析其动作流程、角度和力度控制。接着,我们将深入学习基础的腿法技术,包括直拳、勾拳、冲拳等上肢攻击技术,以及前踢、横踢、侧踢、后踢等下肢踢击技术。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将配备清晰的分解图示或动作要领讲解,并提供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如空击、对练、以及针对特定部位的击打训练。通过反复、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习练者能够形成良好的技术习惯,为掌握更高级别的技术做好准备。 第五章:品势(套路)的艺术与实践——身心的和谐律动 品势是跆拳道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对基本功的系统性整合,也是对实战技法的模拟。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级别品势的技术要领、动作顺序、呼吸配合和精神内涵。我们将分析每个品势的攻防含义,理解其背后蕴含的实战思路和战略部署。例如,太极系列品势的演变过程,以及高段品势中复杂多变的攻防转换。本章将强调品势练习的“动静结合”,要求习练者在流畅的动作中注入力量、速度和精准度,并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内心的平静。通过反复演练品势,习练者能够提升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同时锻炼观察力、记忆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统一。 第六章:实战技击:攻防的智慧与策略——从容应对的艺术 品势是技术的基础,而实战技击则是跆拳道技艺的最终体现。本章将带领读者进入真实搏击的领域,学习跆拳道的攻防技巧和战术策略。我们将详细讲解腿法、拳法、阻挡、闪避、摔法等在实战中的运用。重点将放在如何进行有效的攻防转换,如何预判对手的意图,如何利用空间和时机发动攻击。本章还将介绍跆拳道竞技中的规则和裁判标准,帮助读者理解比赛的流程和判定依据。我们将探讨不同对抗形式的训练方法,如固定步法对练、自由对练、以及针对性实战模拟。通过实战训练,习练者将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技术,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取得胜利。 第七章:跆拳道的健康效益与运动损伤防治——全面提升与安全保障 除了技术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跆拳道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本章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跆拳道运动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功能的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增强、骨骼密度的增加、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改善、以及缓解压力的效果。同时,我们将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本章将详细讲解训练前后的热身与拉伸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跆拳道运动损伤(如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挫伤等)的成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将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以及在受伤后的应急处理和就医建议,确保习练者在追求技艺进步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八章: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体系——科学指导与循序渐进 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跆拳道,是决定训练成效的关键。本章将探讨跆拳道的教学原则和训练体系。我们将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水平习练者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本章将强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来帮助学员克服困难、提升技能。我们将介绍一些先进的训练方法和工具,如视频分析、体能测试、以及虚拟现实模拟等,以期提升训练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本章也将关注教练员的培养,强调其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第九章:跆拳道的国际化与未来展望——连接世界,传承创新 跆拳道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是值得关注的。本章将回顾跆拳道在国际上的推广和普及情况,分析其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将探讨跆拳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同时,本章也将展望跆拳道的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人工智能在跆拳道训练中的应用、新的训练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以及跆拳道在健康产业和教育领域的潜在发展空间。我们将鼓励读者在传承跆拳道优秀传统的同时,积极拥抱创新,共同推动跆拳道运动向更高、更广阔的领域迈进。 结语 跆拳道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回报的修行之路。它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探索跆拳道世界的忠实伴侣,为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实践上的启示,让您在领略跆拳道无穷魅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愿您在跆拳道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初心,百折不屈,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一个更强大、更自信、更有修养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实际操作指导方面,对我来说有些不够直接。我更倾向于那种能够立刻拿到道场上练习,并且能看到明显进步的学习方式。书中对于跆拳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的介绍,虽然有其学术价值,但对于我这种急于提升实战能力的人来说,显得有些冗长。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训练计划,快速掌握那些具有实战意义的攻击和防守技术。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高级组合踢,虽然描述得很精彩,但如果能有更具体的训练步骤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循序渐进地练习,每个阶段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那就更有帮助了。此外,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比如如何利用身体的旋转来增加踢击的力量,或者如何调整身体重心来保持平衡,书中的解释略显含糊,未能提供足够的操作指导。我期待的是更具指导性、更易于实践的内容,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

评分

这本《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没能让我深入理解这项运动的精髓,但其在基础动作的分解和图示方面,倒是提供了一些不错的参考。我一直对跆拳道的踢击技巧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高难度、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动作,比如回旋踢、腾空侧踢等等。书中对这些动作的讲解,虽然在技术细节上可能不够精炼,但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还是能大致把握其发力过程和身体协调性要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腰马合一”的阐述,虽然我还没能完全做到,但书中通过分解动作,让我明白了这个概念的实际应用,如何通过腰部的转动来带动腿部的发力,从而增加踢击的力量和速度。此外,书中对基本站姿和步法的讲解也比较细致,虽然这些是每个习武之人都会接触到的基础,但书中强调了不同站姿在进攻和防守中的侧重点,以及如何通过步法的变化来创造机会,这些都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总的来说,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入门的辅助读物,帮助建立对跆拳道基本形态的初步认知,但要达到精通,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专业指导。

评分

《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打开的窗户,让我瞥见了跆拳道的广阔天地,但并未提供深入探索的地图。我一直对跆拳道的腿法技巧非常着迷,尤其是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高难度踢击。书中虽然用了不少篇幅来介绍这些技术,但对于我这样一个零基础的读者来说,很多描述都显得有些抽象。比如,在讲解腾空踢时,书中提到了“空中滞空”的概念,但并没有具体指导如何通过训练来提升滞空能力,或者有哪些辅助性的训练方法。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爆发力训练的具体方案,能够帮助我一步步地掌握这些高难度的动作。此外,书中对比赛规则的介绍,虽然全面,但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了解,而缺乏实战的代入感。我期待能有更多的实战案例分析,或者模拟比赛场景的讲解,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规则在实际对抗中的应用。

评分

当我翻开《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时,我并没有期待它能让我立刻成为一名跆拳道高手,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心驱使。书中关于跆拳道哲学思想的部分,倒是让我产生了一些共鸣。我一直觉得,很多东方武术都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而跆拳道也不例外。书中对“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等概念的解读,让我看到了跆拳道在技法之外的深层智慧。它不仅仅是关于进攻时的刚猛,更是关于防守时的巧劲和时机把握。虽然我对这些哲学理论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浅显,但书中提出的这些思考方向,让我开始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跆拳道的训练。例如,书中关于“以退为进”的策略,让我意识到,在某些情况下,适时的后撤并非示弱,而是一种更具智慧的应对方式,可以为后续的反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在我的其他学习和工作中也常常能得到启发。

评分

阅读《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关于运动哲学和身体极限的探索,而非单纯的学习技法。我一直认为,武术不仅仅是肢体的对抗,更是一种精神的修行。这本书在探讨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训练原则时,让我深思。书中反复强调了尊重对手、尊重师长、尊重道场的重要性,这种对“道”的敬畏之情,是现代社会中很多竞技体育项目所缺乏的。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踢得更厉害,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书中关于“克己”的篇章,也让我印象深刻。在训练中,如何克服自身的惰性、恐惧和疼痛,如何通过一次次的磨练来提升自我,这些都不仅仅适用于跆拳道,更是可以迁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然书中对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战术的描述,可能不够详尽,但其传递的这种精神内核,却是我非常欣赏的。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肌肉的力量,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坚韧和自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