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 | 作者 | 张士闪 |
| 定价 | 130.00元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272621 | 出版日期 | 2014-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其春节文化在表现出积极的国家认同的同事,也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性色彩,内涵深厚,瑰丽多彩。贴春联、贴年画、送福字、吃饺子、拜年、走亲戚、赶庙会猜灯谜等活动在北方汉族地区有的典型性。 |
| 作者简介 | |
| 张士闪,1964年11月生于山东淄博,获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2001)。 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基础理论、艺术民俗学,所任课程艺术民俗学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006)。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多项,先后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组织“乡民艺术与近现代华北社会学术研讨会”(2006·济南)等多个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并主编有《齐鲁民俗》等丛书。 |
| 目录 | |
| 目 录 综述 001 一、山东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概览 003 二、山东春节的历史流变 005 三、山东春节的现状 019 四、山东春节的地域性特征 032 五、山东春节的文化功能与意义 040 六、山东春节的传承困境与现代转型 045 七、田野调查点的说明 049 志略 053 一、节日时空 055 腊八 055 腊月二十三 055 除夕 056 年五更 057 大年初一 057 大年初二 058 大年初三 058 主示日 059 正月初五 059 正月初七 060 转八日 061 石头生日 061 起信 061 石磨生日 062 元宵节 062 正月十六 063 灶 063 堂屋 064 天地棚 064 大门 064 庭院 065 水井 066 祠堂 066 墓地 067 年集 067 寺庙 067 二、组织 068 火神会 069 文艺队 070 花供会 070 胡集书会 071 庙会 072 香会 072 烟台毓璜顶庙会 073 趵突泉迎春灯会 073 德州灯会 074 渔灯节 074 青岛海云庵庙会 074 好客山东贺年会 075 三、节日缘起 077 春节的来历 077 四、仪式活动 078 扎耳洞 079 送福 079 挂天灯 080 辞灶 080 扎灶马 081 赶乱岁 082 扫屋 082 赶年集 082 蒸馒头 083 蒸饽饽 084 送年礼 085 打礼 085 收年账 086 接灶 086 写春联 086 贴春联 087 上年坟 087 请家先 088 祭拜家先 088 供家谱 089 送家先 089 打囤子 090 放拦门棍 090 照庭 090 搭天地棚 091 摆天地桌 092 恭请财神下界 092 供奉天地 093 发纸马 094 上供 094 散元宝 095 吃年夜饭 095 吃饺子 096 守岁 097 发压岁钱 097 燃放 097 压锅 098 拜年 098 填磨眼 099 掏磨眼 099 乞长 100 走亲戚 100 待新客 101 送神 101 祭火神 102 做花供 102 七姑娘转井台 103 扎姑姑 103 烧大马 104 烧大牛 105 蒸面灯 106 散灯 106 放灯 107 送灯 107 照灯 107 捏生肖灯 108 躲灯 108 走百病 109 卜紫姑 109 春节禁忌 109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110 祭灶王爷的传说 110 春节拜年的规矩是咋兴起来的 111 春节为啥贴门神 112 春节为啥贴对联 114 农家春节为啥贴“酉”字 115 过年为什么“发马子” 116 过年为什么挂“过门钱” 117 过年为什么放 118 咱这儿春节为什么规矩挺多 119 花供会的传说 120 节日歌谣 121 节日谚语 122 六、游艺娱乐 124 赛花供 124 “吹牛”闹元宵 125 猜灯谜 126 搭松门 126 玩玩意儿 126 玩故事 127 舞狮 127 抬芯子 128 跑旱船 128 跑竹马 128 踩高跷 129 七、节日用品 130 腊八粥 130 腊八蒜 130 糖瓜 131 糖核桃 131 面叶 131 年货礼品 132 馒头 132 饽饽 133 年煎饼 134 黏米面 134 肉食 135 炸货 135 发团 136 生菜 合菜 豆芽 136 豆腐 136 糖米 137 果子 137 素饺子 138 春联 138 年画 139 过门钱 139 139 烟花 140 家堂 141 家堂折子 141 隔年陈 142 供菜 142 火纸 143 元宝 143 花供 144 鬼脑 145 元宵 145 钱串子 145 花灯 146 面灯 147 萝卜灯 147 裙子灯 147 盒子灯 148 百鸟朝凤灯 148 九曲黄河灯 148 五色饭 乞巧饭 149 八、节日文献 149 节序同风录 149 水浒传 150 词话 150 醒世姻缘传 150 中华全国风俗志 150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 151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151 山东省志民俗志 151 山东民俗 152 中国俗文化知识丛书 152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152 齐鲁民俗丛书 152 孔孟之乡民俗 152 山东剪纸民俗 153 山东民俗 153 山东运河民俗 153 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 153 济南通史 154 山东通史 154 山东社会风俗史 154 曹县花供会及其渊源初探 154 调查报告 155 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城子村春节调查报告 157 曲阜市姚村镇颜家庙村春节调查报告 184 肥城市石横镇石横村春节调查报告 218 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西当峪村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253 临沂市莒南县相沟乡永安村春节调查报告 282 威海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春节调查报告 315 淄博市罗村镇洼子村春节“敬天爷爷”调查报告 353 昌邑市西小章村春节“跑竹马”调查报告 385 昌邑市东永安村“烧大牛”调查报告 418 “好客山东贺年会”调查报告 447 参考文献 488 后记 490 |
| 编辑推荐 | |
| 走近中国,从走近中国节日开始。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虽然我还没来得及逐字逐句地品味,但仅凭封面和书名,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去展现山东春节的方方面面。或许,它会从一个家庭的视角出发,讲述一个普通的山东人在春节期间的生活图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除夕的团圆饭,再到大年初一的拜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我会想象,书中会不会描绘出山东农村春节的独特景象,比如,那些热闹的庙会、舞龙舞狮的队伍,以及孩子们手中五彩斑斓的烟花,这些画面一定充满了童年的回忆和节日的欢乐。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山东春节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那些与春节相关的民间信仰、传说故事,以及与节日紧密相连的民间艺术,像是剪纸、年画等,它们又是如何在山东这片土地上扎根并发展起来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辛勤的民俗学家,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一记录下来,让我们这些后辈得以窥见和传承。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虽然这本具体的《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节日习俗,更应该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娓娓道来关于春节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的独特记忆。我猜测,它会深入挖掘春节在山东地区的历史渊源,比如,那些流传至今的年俗故事,是怎样在代代相传中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是古老的祭祀仪式演变而来的,还是民间故事的生动演绎?这本书会不会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春节前家家户户忙碌的场景,杀猪宰羊、蒸年糕、贴春联,那些声音、气味、色彩,都应该被生动地描绘出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山东春节特有的美食文化,比如,那些凝聚着家庭情感的年夜饭,有哪些是山东独有的特色菜肴?又是如何制作的?这些美食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家族故事和地域情感?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会有一部分是关于山东人民过春节时的精神面貌,是怎样的热闹喜庆,又是怎样的温情脉脉,这些画面一定能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归属感。
评分对于《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这本书,我的期待是它能够成为一本集学术性、趣味性和收藏性于一体的佳作。我想象,这本书不会只是一堆枯燥的民俗知识的堆砌,而是会以一种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将山东春节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来。我猜测,书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历史图片和珍贵的手稿,这些素材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东春节的变迁与发展。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山东春节的文化意涵,比如,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对山东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还会收录一些山东籍文化名人的关于春节的感悟和回忆,这些文字一定会为这本书增添更多的人文色彩和艺术价值。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部关于山东春节的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评分我对《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这本书的想象,是它能够深入挖掘春节在山东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精髓。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泛泛的介绍,而是会细致地描绘山东各地在春节期间的独特风俗习惯。比如说,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山东各地在春节期间的特色年夜饭,比如,是鲁西的豪迈,还是鲁东的精致,又或者是鲁南的淳朴?不同的地域,会有怎样不同的年夜饭菜单,又有怎样的烹饪方法和饮食讲究?我非常好奇,书中会不会展现山东人民过春节时特有的娱乐活动,比如,是热闹的社火表演,还是悠扬的戏曲唱段,亦或是民间手工艺的展示?这些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我甚至希望,书中能够收录一些感人的春节故事,记录下山东人民在节日里的人情味和互助精神,那些在异乡打拼的游子,在春节期间如何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传统习俗来维系亲情和乡情,这些细节一定会让我深受感动。
评分拿到《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关于山东春节的美丽画面。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细腻而深情的笔触,为我展现山东人民如何过春节。它可能会从“年”的起源讲起,然后层层深入,描绘出山东各地在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山东春节期间的节庆活动,比如,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庙会,还是热闹非凡的广场表演,亦或是家庭内部的亲情互动?这些活动是如何体现山东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的?我还会想象,书中是否会收录一些关于山东春节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又是如何影响着山东人民的过节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我甚至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山东春节期间的传统手工艺品,比如,是精美的剪纸、色彩斑斓的年画,还是形态各异的泥塑?这些手工艺品又是如何融入到山东人民的春节生活中的,并成为节日的独特符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