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中局理论与技巧
定价:36.80元
作者:李雪明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576305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象棋中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接布局定式,延续布局的战略思想,下连残局生死棋型,因此是一局棋的关键阶段,是剧目的高潮。如果说开局有棋谱可循,残局有定式可遵的话,而对于中局来说显得有些无章可循。开局我们可以看开局书,看一点我们就懂一点,以后都能用上。中局不一样,就算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什么运子技巧,什么杀棋技巧,但是好像没什么用。那么,怎样学习中局呢?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局的理论要求、攻杀要领和战术技巧,并从各重大象棋赛中精选名家284盘中局战例予以说明,可使读者学习掌握中局攻防规律,提高中局功力。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所选棋例短小精悍,突出精华,讲解精当。本书适合象棋初级和中级水平的读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李雪明,象棋大师,1998年获“棋缘杯”季军,2000年获“天丰杯”第六名,2010年获北京“和谐杯”亚军。
文摘
序言
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炫技式战术组合的书籍相比,这本《象棋中局理论与技巧》显得异常沉稳和内敛。它没有太多华丽的“杀招”,反而聚焦于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阵地战原则。我个人非常喜欢它对待“残局过渡”部分的论述。作者认为,优秀的中局棋手必须具备清晰的残局规划能力,所有的中局策略都应该导向一个有利的残局形态。这一点启发很大,让我意识到中局的每一步棋都带有残局的烙印。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系统化,从兵型结构分析入手,逐步过渡到子力协同和时间控制,层层递进,结构严密。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棋盘的整体掌控力显著增强,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应对眼前的局面,而是有了一个更高维度的战略框架来指导我的每一步落子。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能真正提升棋艺的内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它对“时机”的把握的强调。在很多中局体系中,我们总关注子力的强弱,却忽略了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节奏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在对手进攻路线尚未成型时,如何通过边线上的小动作来延缓对方的部署,为自己的反击争取时间。这种战略层面的洞察力,是普通棋谱里很难获取的。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局习惯,发现过去很多失误并非是计算失误,而是对局势发展趋势预判的偏差。书中的语言风格略带学术性,偶尔会出现一些较为深奥的术语,但作者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解释来弥补,保证了可读性。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始终停留在“中级”水平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破瓶颈的一把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清晰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象棋书籍的图谱经常出现印制不清或者棋子符号模糊的问题,但这本处理得非常好。棋盘的网格划分得恰到好处,关键的着法和解释都会用高亮或者箭头标注出来,视觉引导性很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复杂战斗时,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经典对局作为佐证。比如,分析某个“马后炮”的潜力时,会引用某位老一辈特级大师的对局片段,并对当时的具体环境进行深入剖析,这让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鲜活起来。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在棋盘上反复推演作者提出的几种应对方案,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步步为营的压迫感。它不是一本适合快速翻阅的书籍,更像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时常回顾的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老实说,我最初是冲着“技巧”这两个字来的,希望能找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捷径,快速提升我的中盘战斗力。看完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技巧”部分,其实是建立在坚不可摧的“理论”之上的。它没有直接告诉我“遇到A局面走B”,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为什么走B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很考验耐心,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偏爱速成的人来说,开始有点不适应。不过,当我把那些看似繁琐的理论吃透后,再回看那些实战案例,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看到复杂的局面就大脑空白,现在能迅速识别出关键的子力位置和潜在的战术意图。书中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逻辑链条清晰得像是精密机械的构造图,每一步推理都环环相扣,让人无法反驳。对于那些渴望从根本上理解象棋中局运行规律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教会你如何“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评分这本厚厚的砖头书,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得挺复古,字体都带着一种老派的味道。我本来对开局研究得比较多,总觉得中局就是临场发挥,靠感觉走,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招法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局面的本质。比如讲到“半开放线上的兵型牵制”,作者用了大量的图例来展示,每一个变例都像是一部微型战争史,讲述了双方如何围绕关键格子进行拉锯战。尤其是关于“异色格象”残局的章节,我一直以为那是技术活,但书里把它上升到了战略层面,探讨了如何通过制造弱点来缓慢消耗对手。读起来感觉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私下授课,他会不厌其烦地指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胜负的走向。这本书的深度让我意识到,中局的博弈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