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中盘攻防技法/围棋实战技法丛书
定价:28.0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马自正,赵勇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33771966
字数: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盘是战斗的过程,充满了攻与防、强与弱、生与死、胜与负的对抗,没有明确的套路可以保证棋手获胜,中盘之战结果的好坏综合体现了棋手在计算的深度和宽度上的素质。宽度上主要包括形势判断、战术运用、选点、棋子取舍等,深度上主要包括死活、对杀、手筋、棋形、先后手、劫材等。
《围棋中盘攻防技法/围棋实战技法丛书》力求将中盘的技战术归类,对每类的主题从计算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总结,精心提炼出有关中盘作战的经典问题,并给出标准处理手法,以便棋友在训练中不仅能了解和体会围棋高手的中盘思路,而且还可以通过实战,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不断提高处理中盘的能力。
内容提要
《围棋中盘攻防技法/围棋实战技法丛书》详尽讲解中盘的形势判断、战术运用、选点、胜负手、棋子的取舍,以及死活、对杀、手筋、棋形修整、先后手、劫材选取等攻防要领,拓展中盘计算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中盘发力的强度!
目录
篇 基础常型
1.简明获利
2.厚积薄发
3.弱形追究
4.内外呼应
5.逆向思维
6.紧抓弱点
7.正确次序
8.驱赶之策
9.后中有先
10.行棋步调
11.整体攻击
12.强行封锁
第二篇 打人
1.高低有别
2.打破平衡
3.选择时机
4.釜底抽薪
5.顺水推舟
6.创造条件
7.平常心态
8.相机取舍
9.间不容发
10.特种部队
第三篇 攻击
1.切割战术
2.掌握流向
3.决不手软
4.攻击要点
5.缠绕攻击
6.入腹争正面
7.全盘协调
8.缓攻之策
9.攻击效率
10.味道之旅
第四篇侵消
1.进退自如
2.深浅适度
3.适当控制
4.选择
5.柔软一点
6.此涨彼消
7.建立堡垒
8.推进战略
第五篇 腾挪
1.不即不离
2.勒令转身
3.经典出头
4.组合套路
5.劫处逢生
6.腾挪要碰
第六篇 治孤
1.贴身缠斗
2.避重就轻
3.防守反击
4.出头要快
5.叩石问路
6.手筋发力
7.护住弱点
第七篇 厚势
1.令人不安
2.驱赶方向
3.一剑封喉
4.兑现投资
5.宏大构思
6.主导流向
7.远程作业
第八篇 弃子
1.弃内取外
2.连环滚包
3.沧海桑田
4.死而不僵
5.铜墙铁壁
6.诱饵战略
7.风卷残云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篇 基础常型
1.简明获利
2.厚积薄发
3.弱形追究
4.内外呼应
5.逆向思维
6.紧抓弱点
7.正确次序
8.驱赶之策
9.后中有先
10.行棋步调
11.整体攻击
12.强行封锁
第二篇 打人
1.高低有别
2.打破平衡
3.选择时机
4.釜底抽薪
5.顺水推舟
6.创造条件
7.平常心态
8.相机取舍
9.间不容发
10.特种部队
第三篇 攻击
1.切割战术
2.掌握流向
3.决不手软
4.攻击要点
5.缠绕攻击
6.入腹争正面
7.全盘协调
8.缓攻之策
9.攻击效率
10.味道之旅
第四篇侵消
1.进退自如
2.深浅适度
3.适当控制
4.选择
5.柔软一点
6.此涨彼消
7.建立堡垒
8.推进战略
第五篇 腾挪
1.不即不离
2.勒令转身
3.经典出头
4.组合套路
5.劫处逢生
6.腾挪要碰
第六篇 治孤
1.贴身缠斗
2.避重就轻
3.防守反击
4.出头要快
5.叩石问路
6.手筋发力
7.护住弱点
第七篇 厚势
1.令人不安
2.驱赶方向
3.一剑封喉
4.兑现投资
5.宏大构思
6.主导流向
7.远程作业
第八篇 弃子
1.弃内取外
2.连环滚包
3.沧海桑田
4.死而不僵
5.铜墙铁壁
6.诱饵战略
7.风卷残云
这本棋谱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那种刻板的黑白图示,它在布局上更加注重视觉的引导性。每一次的着手变化都配有详细的图解,即便是我这种对局部变化不太敏感的棋手,也能迅速跟上作者的思路。尤其是在讲到一些关键的定型时,作者会用非常精妙的图例来展示“为什么是这个下法”,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深入理解棋理,而不是死记硬背招式的棋友。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流派的得失,而是广泛地吸收了不同时代高手的精髓,让读者在学习具体技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围棋艺术的博大精深。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对弈复盘,总能在不经意间领悟到新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描述部分处理得极其到位,它没有过多地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贴近实战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局面判断。比如,在分析一些“急所”的攻防时,作者会引入一些场景化的描述,比如“此刻如果A方选择守住此处,则B方将获得XX目的实利,但气势上略显被动”,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以前看一些理论书,读完后感觉知识点都堆砌在一起,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每一章的主题都紧紧围绕着“中盘如何有效作战”这个核心展开,使得知识的吸收过程非常流畅和自然,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愉悦且高效。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对“形”的讲解,这一点是很多市面上书籍常常忽略的。作者在讲解某些局部战斗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计算目数上,而是深入剖析了棋形的好坏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比如,一个“愚形”在特定形势下会如何成为被攻击的靶子,而一个“厚势”又是如何通过弃子取势达到最终的胜利。这种对宏观棋形和微观手筋的完美结合,让我在实战中开始更注重每一步棋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地看一块一块的战斗,而是能够将中盘的局部冲突,有意识地融入到全局的战略考量之中,这无疑是棋力提升的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种丛书系列一直抱持着谨慎的态度,总担心内容会比较零散或者深度不够。然而,这本书在“技法”的呈现上,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它不是简单地堆砌了一些“妙手集锦”,而是将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攻防手段,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逻辑——即“效率与平衡”——串联了起来。作者很擅长展示“时机”的重要性,什么时候应该强硬扩张,什么时候应该灵活转换,这些在实战中极难把握的尺度,被作者用大量的对比案例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对时机把握的精妙解析,对于我们这些在业余高段徘徊,难以突破的棋手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评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难得的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对围棋艺术的尊重。作者在选取范例时,不仅限于近现代的顶尖对局,也穿插了一些古代的经典名局,用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那些古人的智慧。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读者在学习具体招法之余,也能感受到围棋历史的厚重感和美感。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有一种想要立刻上盘,尝试运用新学的理念去实践的冲动,这才是真正一本优秀的棋书所能带给读者的最大价值——激发内在的求胜欲和学习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