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8国家执业师资格考试·辅导讲义·中学专业知识(一)(配增值)
定价:55.00元
作者:国家执业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组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1172602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2018年将是2015年考试大纲修订的第四年,且目前考试规模处于稳中有降的状态。在总结2017年考试书的出版与发行情况的基础上,2018年出版的品种主要保持常规品种的基本覆盖,重在加强纸质图书数字化附加值的建设上。鉴于2018年考试大纲主要以个别内容调整为主,2018年的考试书将主要以内容的完善和勘误为主,适当补充一些2017年的考试真题
暂无相关内容暂无相关内容从一个追求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速查手册”或者说“核心知识点提炼”部分的设计,决定了它是否能成为我日常复习中的“床头宝典”。中药学知识点浩如烟海,考前冲刺阶段,需要的是那种一目了然、能快速唤醒记忆的工具。我期待这本书的最后部分,能够做成那种可以撕下来随身携带的小册子,里面囊括了所有功效相似或形态易混淆药材的对比表格。比如,将所有“清热解毒药”按“寒热程度”和“归经”进行交叉对比,并用醒目的颜色标记出它们的“主治差异点”。如果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做到了详略得当,既有深度讲解又不失简洁明了的总结,那它就成功了一半。否则,如果内容冗余,过多地重复了教材里的描述,而没有增加新的记忆辅助手段,那它可能就沦为一本“加厚版”的普通教材,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真正的良药,在于其精炼和针对性。
评分在现代执业药师考试的背景下,我非常看重辅导资料如何处理“中成药”与“药对”的考点。这部分往往是区分高分和平均分的关键。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非常结构化的中成药体系梳理。例如,它不应该只是罗列每种中成药的组成和功用,而是要将它们按照“治法方剂”进行归类。比如,属于“疏风解表类”的所有常用成药,是否被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强调它们在使用剂量、禁忌人群上的细微差别?再者,对于“药对”的讲解,如果能结合临床上常见的病案情景进行模拟说明,而不是干巴巴地背诵“A配B功效增强或副作用减弱”的结论,那就更好了。因为实战中,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才能在遇到灵活变通的考题时游刃有余。如果这本书能在中成药这块展现出超越普通教材的临床洞察力,那它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购买辅导资料,有时候也是在购买一种心理上的“确定感”。我希望这本2018年的版本,在知识点的更新和准确性上能让人放心。虽然是旧版,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相对稳定,关键在于其对“最新版”官方大纲的覆盖程度。我特别想知道,它对于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在药品审批或标准方面发布的一些新变化、新认识,是否有及时地进行补充和更正。比如,某些常用饮片名称的规范化、或者某个传统药材的质量控制新标准,这些细节往往是判卷老师考察考生是否紧跟时事的重要依据。如果这本书能够在这些“边角料”知识点上做到滴水不漏,同时保证核心理论的逻辑严谨,那么它在专业性上的可靠性就得到了保障。对于一个面对高压考试的考生来说,资料的“错漏率”是致命的,我需要一本能够让我完全信任,无需花费额外精力去交叉验证其准确性的工具书。
评分说实话,我对历年考试真题的解析部分更感兴趣,因为那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我希望这本书在收录2018年或更早的真题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能提供一个详细的“解题思路剖析”。比如,一道涉及到多个中药配伍禁忌的题目,这本书是否能清晰地指出,为什么选项A是错误的,它的错误点在于触犯了哪一条经典配伍原则,或者哪种成分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这种深度的剖析远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我尤其关注它对“历年考点回顾与趋势预测”这一模块的撰写质量。一个优秀的辅导资料,必须具备前瞻性。它应该能从历年试卷中提炼出命题者的偏好——是侧重于古代本草的经典论述,还是更偏向于现代药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如果这本书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这些细微的趋势变化,并相应地调整复习的侧重点,那么它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本教材的补充,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陪练教练”。希望它在处理那些模棱两可、容易引起争议的考点时,能提供权威的解释或至少是主流的观点,减少考生的后顾之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专业气息的蓝色调,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到分量。作为一名备考多年的老兵,我对市面上各种辅导资料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但拿到这本2018年的版本时,那种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模块划分的清晰度,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中药的“性味归经”部分,很多其他版本只是简单罗列,而这本书似乎花了不少心思去构建一个逻辑框架,比如它可能会用树状图或者流程图的方式,将复杂的中药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场景串联起来。我特别留意了它在讲解“炮制”对药效影响的章节,感觉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炮制后的变化,还深入探讨了背后的化学或物理原理,这对于我们理解“道地药材”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这本书真的像我预期的那样,能够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不是堆砌晦涩的术语,那么它无疑是备考路上的一盏明灯。我希望它能在那些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给出独到的记忆窍门,毕竟中药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紧密,一个好的记忆锚点能省去太多时间。总体而言,仅从初看印象,这本书的专业度和系统性是值得肯定的,希望能真正帮助我攻克那些多年来难以逾越的难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