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
定价:58.00元
售价:42.3元,便宜15.7元,折扣72
作者:张晓霞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96465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张晓霞*,黄少龙、梁文斌主编的《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是“象棋棋王经典百局丛书”的一本。黄子君、黄玉莹二位女棋王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象棋界响**的人物,黄子君弈棋风格稳健,黄玉莹凶猛,二人组成的广东女队是象棋赛场上的女“梦之队”,往往连连获胜,提前问鼎**。随后二人先后出国留学,在异国他乡教棋育人,发扬象棋文化。本书每盘棋都是实战经典之作,包括黄子君和黄玉莹各50盘精彩对局,是象棋爱好者及少年儿童提高棋艺水平的**教材,颇有收藏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古典雅致,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专业感。我是一个业余棋手,平时就喜欢研究老棋谱,尤其是那些流传已久、被誉为“经典”的对局。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油墨印得清晰,棋盘和棋子的细节都非常分明,这对我们研究棋局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的是,编者在选取这100局棋谱时,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它不是那种单纯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精选了黄子君和黄玉莹两位棋手生涯中的代表作,涵盖了他们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和技术特点。我刚看了前几局,发现对局的背景介绍非常详实,有些甚至提到了当时比赛的环境,这让我更能代入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棋手的决策。这本书不仅仅是棋谱的汇编,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中国象棋发展史的侧影,通过这两位大家的对弈,能窥见那个时代棋坛的风貌。对于想要提升自己中局战斗力和残局处理能力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宝库,光是研究其中关于“炮在边路”的几种经典处理方式,就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每一局棋的展开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阅读疲劳。我注意到,作者在关键节点的变招推演上,采用了分岔路径的标注方式,这一点做得非常人性化。很多棋谱书往往只给出一个最优解,但现实对弈中,对手往往会走出一些“非主流”的着法,而这本书似乎预料到了这些可能性,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我前两天对照着书上的一个残局练习,那个局面我自己在实战中遇到过好几次,总是久久不能定局,但书中的解析思路非常开阔,它没有拘泥于某一步的绝对胜负,而是强调了“势”的转换和“子力平衡”的原则。这让我明白,有些时候,精确的计算不如宏观的布局判断来得更重要。而且,不得不提的是,书中的注释语言非常精炼,没有过多冗余的形容词,直击棋理核心,非常适合快节奏的现代棋手学习。它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不是写给初学者的启蒙读物,而是为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渴望突破瓶颈,迈向更高层次的棋手量身打造的进阶指南。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观感是:厚重且充满智慧的沉淀。黄子君和黄玉莹两位棋手的棋风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黄子君的棋路刚劲有力,大开大合,如同山洪暴发;而黄玉莹则更显细腻婉转,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完美地呈现了这两种截然不同,但都达到顶尖水准的棋风的碰撞与融合。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弃子争先”的几局,那些弃子的时机和后续的连环攻击设计,简直是鬼斧神工。我尝试着去复盘,自己模拟走上几步,光是思考那个“弃子”背后的深层意图,就花费了我数小时的时间。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一本好的棋谱,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和深入的角度,引导我们去理解“为什么”要走这一步,而不是仅仅记住“该走”哪一步。对于长期研习象棋的人来说,这种对棋理的深度挖掘,是任何速成技巧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老棋王的棋谱汗牛充栋,但很多版本在校对和信息准确性上都有瑕疵,这让学习者非常头疼,因为一个错位的马腿或一个多余的兵,都可能导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局势。然而,这本《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出色,我可以很放心地相信书上记录的每一个步骤。这得益于编纂团队对原始资料的尊重和严谨的考证工作。在研究某几局关于“飞相”和“车”配合的复杂攻防战时,我特意交叉比对了一些网上的早期记录,发现本书提供的布局和变化图谱更为准确和完善。这种对细节的执着,直接决定了一本棋谱的实用价值。对于追求精益求精的棋手而言,这样的准确性是基石。此外,全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极佳,即便是经常翻阅、做笔记也不会轻易磨损,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高度自信和对读者的尊重,这在当今的出版界已经不多见了。
评分从一个资深棋迷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棋”,更在于“人”的传承。它不仅仅是一套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象棋黄金时代两位巨匠的学识与风范。书中的某些对局,其气势之磅礴、逻辑之严密,简直可以用“艺术品”来形容。我特别留意了黄玉莹后期的几局棋,能明显感受到她那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和对局面的掌控力,那种近乎预判对手下一步的“棋感”让人叹为观止。阅读这些棋局的过程,就像是与两位前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能感受到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布局、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生机的。这本书提供的那种文化底蕴和精神激励,远超出了单纯的棋艺提升。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象棋的哲学层面——关于坚持、关于取舍、关于在变数中寻找不变的规律。对于所有热爱中国象棋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珍藏和反复品味的传世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