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
定价:38.00元
售价:27.7元,便宜10.3元,折扣72
作者:周凤广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184411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读者“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向读者介绍发射场的发展历史、选址依据、布局特点、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持体系,诠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测试发射技术,展示飞船发射准备和发射盛况,并对国外航天发射场进行概括介绍,对航天发射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内容提要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展历史、场址选择、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测试技术、发射流程等内容,并简要介绍了国外航天发射场的概况和航天发射场的发展展望。
n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既有对发射技术的科学解读,又有对发射盛况的场景描绘,还有对相关知识的无缝链接,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语言生动,适合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航天爱好者阅读。
目录
章 人类飞天的起航点——载人航天发射场选址与要求
n1 航天发射与航天发射场
n2 航天发射场如何选址
n3 对载人航天发射场的要求
n4 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n第二章 初识庐山真面目——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巡礼
n1 地理上的五大区域
n2 功能上的五大系统
n3 载人航天测试发射流程
n4 “三垂一远”的测试发射模式
n第三章 神舟号飞船的体检中心——飞船总装测试厂房和加注扣罩厂房
n1 飞船厂房进行总装测试
n2 高新技术创造优越条件
n3 启程前为飞船“加满油”
n4 出征前为飞船“穿上防护衣”
n第四章 呵护箭船的巨型摇篮
n——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n1 亚洲高的单层建筑
n2 火箭的水平转运与起竖对接
n3 火箭和飞船、逃逸塔对接
n4 人、船、箭联合测试
n5 开启“亚洲门”
n6 箭船组合体垂直转运
n第五章 托举神箭的钢铁巨人
n——载人航天发射塔
n1 雄伟壮观的发射塔
n2 双面不对称导流槽
n3 发射阶段航天员的逃逸救生
n4 张弓搭箭话瞄准
n第六章 承载梦想的大脑中枢
n——发射场组织指挥与通信系统
n1 科学高效的决策指挥机制
n2 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方式
n3 数字化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
n4 场区信息高速路
n第七章 飞向太空的加油站
n——发射场加注供气系统
n1 运载火箭的推进剂
n2 推进剂的加注
n3 推进剂的化验、贮存与运输
n4 发射场特种用气与保障
n5 废气、废水的产生和治理
n第八章 拱卫航天的保护神
n——发射场技术勤务系统
n1 气象预报系统
n2 计量系统
n3 供配电与接地系统
n4 消防报警系统
n5 大地测量系统
n第九章 走进神秘的问天阁
n——航天员在发射场的生活和训练
n1 探秘问天阁
n2 航天员在发射场的生活
n3 航天员在发射场的训练
n4 航天员出征仪式
n第十章 圆梦的日子
n——发射程序全记录
n1 确定发射窗口
n2 制定应急预案
n3 启动发射程序
n4 神七发射实况
n第十一章 他山之石
n——国外航天发射场集萃
n1 俄罗斯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n2 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n3 法国及欧空局的圭亚那航天中心
n4 日本的种子岛航天中心
n5 印度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n第十二章 畅想未来
n——航天发射场发展展望
n1 场址选择优化
n2 功能开发综合化
n3 箭地测试一体化
n4 加注箭地一体化
n5 指挥系统信息化
n6 发射方式多样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真正触及过的世界。书的开篇,并非直接铺陈那些冰冷的技术术语,而是以一种更为人性化的视角,描绘了戈壁滩上那片神奇的土地。它不是荒凉的代名词,而是孕育着伟大梦想的沃土。读着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阵阵热浪,看到一望无际的黄沙在阳光下闪耀,耳边似乎还回荡着远古的风声。然而,在这片看似古老而寂静的土地上,却矗立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载人航天发射场。书的语言流畅而富有画面感,作者并没有回避其中的艰辛,反而将那些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对未知挑战的恐惧、以及克服困难后的喜悦,都娓娓道来。我被那些鲜活的细节深深吸引,想象着工程师们严谨的目光,科学家们闪烁的灵感,以及每一次发射前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那些光鲜亮丽的航天成就背后,是无数普通人默默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他们是这片戈壁滩上最动人的风景。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翻阅一本说明书,不如说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进行一次沉浸式的探索。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层次感,从宏观的场景描绘,到微观的细节呈现,都恰到好处。我被书中对发射场内部运作的描述所震撼。它并非是单调的工业化流程,而是充满了智慧、协作与无数次精密的计算。那些关于火箭组装、燃料加注、以及发射前一系列复杂程序的描写,虽然专业,但却因为作者的生动解读而变得易于理解。我仿佛亲身站在了发射塔架边,感受着那股强大的力量即将爆发前的压迫感。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幕后故事,有技术攻关的艰难,有团队协作的默契,也有普通航天人对梦想的执着。这些故事,让冰冷的机器与高精尖的科技,瞬间有了温度和人情味。我仿佛看到了工程师们在电脑前反复推演的场景,听到了他们在会议室里激烈讨论的声音,也体会到了他们在成功发射后那压抑不住的激动与自豪。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制造”的航天实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由衷的钦佩。
评分阅读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由科技、梦想与现实交织而成的壮阔画卷。我被作者对戈壁滩上载人航天发射场独特魅力的描绘深深吸引。它不是寻常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地方。书中对发射场内外景物的描写,既有宏大的格局,又不失细腻的笔触。我仿佛能看到那片广袤的沙漠在晨曦中苏醒,看到巨大的火箭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蓄势待发。作者在讲述发射过程时,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让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变得引人入胜。我能感受到火箭发射瞬间那种毁天灭地的力量,也能体会到飞船冲破大气层那一刻的激动人心。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航天员选拔、训练以及发射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这个伟大事业背后,那些普通却伟大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人类的星际梦想铺就了坚实的基石。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无比自豪,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并非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史诗。我被书中描绘的航天发射场的气魄所折服。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象征,是人类冲破地球引力束缚、迈向星辰大海的起点。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宏伟的工程。我能够想象到,在广袤的戈壁滩上,一座座高耸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管道纵横交错,汇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书中对于发射流程的描述,充满了史诗般的张力。从倒计时开始,到火箭腾空而起,再到烈焰划破天际,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作者通过详实的细节,让我得以窥见这场“与天对话”的壮丽过程。我仿佛听到了引擎的轰鸣,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动,看到了那团耀眼的火光直冲云霄。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航天发射的科学原理,更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气与决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无限向往。
评分这本书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不仅仅是关于航天技术,更是关于梦想、勇气与奉献。我被书中对戈壁滩上航天发射场周边生活和工作场景的细致刻画所打动。它不是一个冰冷的技术场所,而是生活着一群拥有共同梦想和坚定信念的人们。作者描绘了他们如何在这片艰苦的环境中,用汗水浇灌着科技之花。我看到了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对职业的热爱,以及在面对困难时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书中关于发射过程的描写,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我能感受到每一次发射前那庄严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那即将冲破束缚的钢铁巨龙。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无畏的探索者们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被他们的牺牲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专业素养所折服,更被他们身上那种永不言败的航天精神所鼓舞。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航天”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