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
定价:80.00元
作者:陈宁,于祖焕,张润杰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11192605
字数:584000
页码:4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素质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都师范大学一贯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研究生搭建包括学术创新、实践创新在内的创新能力提升平台,以学术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创新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创立于2009年5月,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我校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选择富有创新性、挑战性、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产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专项确立了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329项。截止2010年5月,经研究生工作部及各院系严格评审,329项支持项目结题,并有60项成果被评为“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成果”。实践证明,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的设立,为研究生投身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调动了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积极性,激励了研究生开拓创新的信心,提高了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质量,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成功申报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已经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
本书将首届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成果论文汇集成册,展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阶段性成果,推动学术成果的深入交流。本书编辑时间的仓促、不足和舛误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
目录
文科
“后革命”视域下的新世纪革命叙事
“美术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以鲁迅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接受为主
李东阳文章观研究
《尔雅》同源词初探——黄侃《尔雅音训》同源词研究
周履靖及其《赋海补遗》研究
美国第三次三K党运动的大众传媒方略
清代京官团拜活动研究
唐代弘文、崇文两馆设置考辨
萨满教的复合形态与萨满式文明——以中国东北部索伦鄂温克族萨满信仰为例
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障的互动机理研究
中国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重建
从政治系统论角度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应对机制
贫困中学生人际信任关系不良及辅导策略浅析
内隐工作记忆的ERPs研究
初中生反应性一主动性攻击问卷的修订
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
整合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校外教育公益性活动的社会学研究
音色旋律的发展与变异——一“踏板旋律”研究
从朱世瑞两部近作看其管弦乐创作的民族特点
美术批评融入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语言的认知特性在俄语语法中的体现
目的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的可行性研究
回顾与展望——我国英语测试学领域的10年研究
中国大学生英语朗读中功能词的语音实现形式
小学德育实践新探索
……
理科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文库的选文视野,展现出一种跨学科、重前沿的学术雄心。我特别欣赏它并未将目光局限于某一两个热门领域,而是涵盖了从人文社科的精微分析到自然科学的宏观探索等多个维度。比如,其中一篇关于符号学在当代媒介传播中应用的论文,其论证逻辑之缜密、引证资料之丰富,着实令人拍案叫绝,它没有停留在对既有理论的简单复述,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新媒体环境下符号意义的漂移与重构,展现了青年学者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另一篇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的探讨,则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继承,作者不仅详述了工艺流程,还结合了材料科学的最新发现来优化传统方法,这种古今对话的方式,让人看到了学术研究中“守正创新”的真正含义。这种多元且深入的选题布局,使得本书的阅读体验层次分明,既有理论深度的冲击,也有应用价值的启发,成功避免了单一主题带来的阅读疲劳,更像是聆听了一场高质量的跨界学术论坛的精华摘要。
评分我个人对这份文集中那些极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研究课题尤其感到兴奋。可以看出,这些年轻的研究者们并不满足于在既有框架内进行修修补补,而是敢于直面那些尚未完全被解答、甚至充满争议性的学术前沿问题。例如,有一篇探讨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辅助中的伦理边界的论文,它没有简单地赞美技术带来的便利,而是深入剖析了“创造性”的定义在算法时代所面临的哲学困境,这种对核心概念的刨根问底,展现了极高的学术勇气。另外,在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时,作者们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也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不会被大众情绪所裹挟,而是冷静地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工具,对现象进行去魅化的、结构性的分析。这种敢于“硬碰硬”的学术精神,正是推动学科进步的内在驱动力,让人由衷地为这些青年才俊的潜力感到鼓舞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对当年学术成果的记录,更像是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生存指南”。从内容结构上来说,它清晰地展示了在那个时间节点(2009年左右),国内顶尖学府的研究生们是如何定位研究方向、如何构建研究框架并最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阶段性成果的。对于刚步入研究生阶段,还在为选题和方法论感到迷茫的新生而言,翻阅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范本”,远比阅读那些宏大的学术宣言来得更为实际和亲切。它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路径借鉴:看他们如何从一个宽泛的兴趣点,逐步聚焦成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问题;看他们如何在高强度的课业压力下,仍然能挤出时间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或文献梳理。因此,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学术内容,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学术生态侧写,一份关于如何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研究者的“经验之谈”。
评分从文章的行文风格来看,这些研究生们的学术规范性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这体现了首都师范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上对学术伦理和表达规范的严格要求。每一篇文章都严格遵循了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引注系统统一规范,无论是采用APA、MLA还是国内通用的GB/T 7714标准,都执行得一丝不苟,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佳的范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是不同学科背景的作者,但其语言表述上普遍保持了一种清晰、准确、不含糊的“学术腔调”。那些理论分析部分,逻辑推演层层递进,少有跳跃或含混不清之处;而那些实证研究的章节,数据呈现图表清晰,统计方法的使用恰当得体,对结果的讨论也保持了必要的审慎和客观。这种对学术标准的坚守,使得读者在阅读这些创新成果时,能够完全信赖其基础的可靠性,也让这份文集更具长久的参考价值,而非仅仅是昙花一现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触感温润而厚实,配合着沉稳的深蓝色调,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雅致的视觉感受。字体排版上,主办方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主标题“笃学至善”四个大字,气势磅礴,笔画之间蕴含着一种传统书法的力量感,而副标题和文库的标注则采用了更为现代、清晰的宋体,使得整体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内页纸张的选用也体现了对阅读体验的重视,米白色的纸张有效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墨色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细小的注释也能一览无余。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例如书脊处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微微闪烁,提升了整体的品质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学术纪念品。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无疑为内容本身增添了一层光环,也预示着内部承载的学术成果必然是经过精心打磨和筛选的。从这本书拿在手中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严谨、求实的专业气息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殿堂的入口,邀请读者进入深邃的学术殿堂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