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大国货币3:文化篇 | 作者 | 涂永红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412775 | 出版日期 | 2014-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大国货币Ⅲ:文化篇》以全新的视角,将货币国际化这一经济问题回归到文化系统中进行深入研究,摆脱了经济学本身的局限和困扰,在更为广阔的范畴中去挖掘文化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大国货币国际化背后的文化力量,展现了文化版图剧烈演变和货币霸权激荡起伏中潜藏的内在逻辑,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 |
| 作者简介 | |
| 涂永红,金融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曾出版《浴火重生——高盛》《巨人之死——雷曼》《大流转——国际货币风云录》《国际收支分析》《汇率波动的经济效益》《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部著作,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 |
| 目录 | |
| 目录 序一i 序二ix 章 文化版图与货币霸权 1 文化的界定/3 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9 货币国际化的文化真相/21 第二章 货币:文明记忆的承载者 33 轴心时代的文明曙光/34 东方独秀中世纪/42 工业时代:为什么是西方/50 第三章 不列颠帝国的跌宕征程 71 米字旗四方飘扬/74 辉煌的工业时代/85 已被雨打风吹去/96 第四章 双头鹰的文化交融与货币国际化 105 双头鹰的坎坷“西化”路/106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苏维埃文化的兴衰/109 坚冰难破之欧洲边缘/120 经济历程中的文化印记/123 经济浮沉的见证者——货币/130 第五章 美元:文化全球化的货币结果 137 美国文化的渊源/138 民主与平等:实用主义的左右手/159 美国的文化营销/172 当梦想照进现实/181 第六章 菊与刀:日元国际化为何失败 193 货币:日本文化的承载/195 明治维新:近代日元体系建立/201 日元国际化的军事尝试/208 日元国际化的经济尝试/220 日元国际化的文化尝试/225 第七章 文化欧元 231 欧元纸币上的文化史/232 欧元硬币正面的大一统/245 欧元硬币背面的故事/248 欧元上的虚拟世界/254 第八章 后危机时代之希望文化崛起 261 (中国,印度) 中国/262 印度/279 第九章 信仰与货币 291 作为文化力量的宗教信仰/292 基督教信仰与社会经济/295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世界的经济/305 佛教与社会经济/312 第十章 历史与未来 323 参考文献/327 后记/332 |
| 编辑推荐 | |
| 日元的失败,英镑的衰落,欧元的崛起,美元的问鼎…… 大国货币霸权兴衰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文化因素和内在联系 ? 为什么一度飞黄腾达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都没能登上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宝座? 为什么日元几次向国际货币目标的冲刺都以失败而告终? 是什么催生了英镑成为个国际货币? 又是什么能使美元长期占据国际货币体系的霸主地位? 这一切问题也许可以在文化和文明中找到根由和答案。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以一种出人意料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货币与国家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货币政策、汇率波动或者经济发展的数据分析,但《大国货币3:文化篇》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并非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切入,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历史的片段,揭示了货币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 例如,书中对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和其背后蕴含的“信用”理念的阐述,让我对“铜钱”不再仅仅是冰冷的交易媒介有了新的认识。那些铸刻着精美纹饰的方孔圆钱,不仅仅是流通的商品,更是当时社会信任体系的象征,是国家权威的体现。作者通过考据和解读,将这些历史符号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让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商人在市集上讨价还价的场景,听到了铜钱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这种对微观细节的关注,使得宏观的文化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引发了我对“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深刻反思,也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小小的货币,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基因。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货币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工具,它更是文化基因的载体和传播者。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去解读不同国家货币上的图案、人物、象征,并将其与该国的历史、宗教、哲学思想巧妙地联系起来。比如,书中对欧元区国家货币设计理念的分析,就让我窥见了欧洲多元文化如何在统一的货币体系下寻求表达和认同。那些或古典、或现代的建筑图案,或历史伟人、或神话传说的人物肖像,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精心挑选,用以传递国家认同、历史荣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货币的集体想象”这一部分。作者认为,一种货币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其内在的经济实力,更在于它能否在国民心中形成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某种货币,并且在货币上看到属于自己民族的符号和故事时,这种货币便不再仅仅是交易的媒介,而是上升为一种文化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这种解读,让我重新审视了人民币的设计,也让我对未来全球货币格局下文化角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经济学中的“货币”这一概念,剥离了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理论,赋予了它丰富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作者以一种非常“文学化”的方式,讲述了货币如何跨越时空,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货币的叙事”这一章节所吸引。作者认为,每一种货币都在讲述着一个国家的故事,一个民族的命运。 例如,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货币发行,展现了国家兴衰、战争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变迁对货币设计和象征意义的影响。这种“货币叙事”的视角,让我意识到,那些曾经流通的纸币和硬币,并非只是历史的遗物,更是那个时代最直接、最生动的见证者。通过解读这些“无声的叙述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价值取向,甚至其潜在的文化密码。这是一种非常新颖的解读方式,让我对“阅读”货币这件事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我从未想过,一本关于“货币”的书,可以如此引人入胜,甚至带有几分哲学思辨的色彩。在阅读《大国货币3:文化篇》之前,我以为货币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是纯粹的经济符号。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货币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下进行解读,展现了货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和历史轨迹。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具体的经济数据或复杂的金融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揭示了货币在塑造国家形象、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播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国家货币设计中“象征意义”的探讨。作者细致地分析了各国货币上出现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地理景观乃至抽象图案,并将其与该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紧密联系。这种解读让我意识到,货币不仅仅是用来交易的工具,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名片,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微缩表达。它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一个国家的形象和精神内涵。这种视角让我对日常接触到的货币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深刻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将经济学中的“货币”这一概念,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奇妙的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我原本以为会读到枯燥的经济分析,但实际上,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货币的“文化史记”。作者并没有从宏观的经济数据出发,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历史细节,展现了货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载的意义。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货币的仪式感”和“货币的想象力”的讨论。作者指出,货币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媒介,更是承载着人类情感、信仰和想象力的载体。例如,书中关于古代祭祀活动中货币的使用,以及不同文化中关于财富、幸运的民间传说,都让我看到了货币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解读方式,将原本抽象的经济概念变得鲜活而富有温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货币在我们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它不仅仅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更是我们与世界互动、实现梦想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