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劳拉·金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新视角(原书版) | 作者 | 劳拉·金(Laura A. King)著,王飞雪,戴 |
| 定价 | 99.90元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0171685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1.380Kg |
| 内容简介 | |
《劳拉·金普通心理学》是国际积极心理学界一本以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普通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本书涵盖了心理学入门读物中应有的所有基本知识点,全面符合教学及入门学习的需要。向大众展示心理之美,关乎普通人的幸福与爱、感恩与利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受。 与市面上的其他心理学入门书籍不同,本书引入了更新的6大视角,为心理学赋予了更加积极正向的基调: 新视角1:心理学是积极正向的科学 新视角2:心理学是一门多领域整合的科学 新视角3:心理学关乎人类的健康与幸福 新视角4:关注正常生活才更重要 新视角5:心理学与积极的工作环境,如何快乐工作? 新视角6: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对引用文献做出了全面的时代化更新。 大量丰富的案例贯穿全书,特色专栏“心理学与交叉学科”“心理学与生活”“核心争议”,让读者在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核心话题。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生理到心理,从生活到工作,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他们,活出幸福与喜悦的人生。 |
| 作者简介 | |
| 劳拉· 金(Laura A. King) |
| 目录 | |
| 作者介绍 章 心理学是什么 1.1 心理学的定义 1.2 心理学的起源与早期的科学方法 1.3 当代心理学研究方法 1.4 心理学的专业领域与职业 1.5 心理学与健康 【核心争议】人真的可以无私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跨文化心理学和情绪:真的存在更快乐的文化吗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就是你的职业未来吗 第2章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 2.1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 2.2 研究环境和研究类型 2.3 分析和解释数据 2.4 实施和评价心理学研究的挑战 2.5 科学研究方法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生活】谁是健康的人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暗示死亡会影响政治效忠吗 【核心争议】真人秀电视节目是“真”的吗 第3章 行为的生物基础 3.1 神经系统 3.2 神经元 3.3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3.4 内分泌系统 3.5 脑损伤、可塑性和恢复 3.6 遗传学和行为 3.7 心理的生物基础、健康和保健 【核心争议】人类大脑存在识别面孔的特定区域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情绪和神经科学:兴趣与幸福脑 【心理学与生活】人类基因组工程与你的基因未来 第4章 人的发展 4.1 探索人类发展 4.2 儿童发展 4.3 青少年期 4.4 成人发展与衰老 4.5 发展心理学与健康和幸福 【核心争议】父母是重要的人际关系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什么要交朋友 【心理学与生活】发展积极的自我认同 第5章 感觉和知觉 5.1 我们如何感觉与知觉世界 5.2 视觉系统 5.3 听觉系统 5.4 其他感觉 5.5 感觉、知觉和健康与幸福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知觉与社会心理学:那是枪还是手机 【心理学与生活】iPod会伤害你的耳朵吗 【核心争议】耳蜗移植是否是对耳聋的“治疗” 第6章 意识的状态 6.1 意识的本质 6.2 睡眠和梦 6.3 催眠 6.4 精神性药物 6.5 意识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意识和发展心理学:我们如何发展感受他人内心的能力 【心理学与生活】你有足够的睡眠吗 【核心争议】如果用于医疗用途,精神活性药物应该合法化吗 第7章 学习 7.1 学习的类型 7.2 经典条件反射 7.3 操作性条件反射 7.4 观察学习 7.5 学习的认知因素 7.6 学习的生物、文化和心理因素 7.7 学习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生活】智力游戏 【核心争议】孩子不打不成器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行为主义和神经科学:感觉良好是一种强化吗 第8章 记忆 8.1 记忆的本质 8.2 记忆的编码 8.3 记忆的储存 8.4 记忆的检索 8.5 遗忘 8.6 记忆科学提出的学习技巧 8.7 记忆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生活】善用启动效应的威力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记忆和知觉:为什么气味和记忆存在特殊的关系 【核心争议】记忆:被恢复的、被发明的,还是假的 第9章 思维、智力和语言 9.1 心理学的认知革命 9.2 思维 9.3 智力 9.4 语言 9.5 思考、问题解决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情绪和认知:你今天感觉怎样,在想什么 【心理学与生活】过一种更加有创造性的生活 【核心争议】双语教育真的好吗 0章 动机和情绪 10.1 动机理论 10.2 饥饿 10.3 性 10.4 饥饿和性:日常生活中的动机理论 10.5 情绪 10.6 情绪与健康和幸福 【核心争议】外在动机会损害内在动机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动机和认知:我们如何抵御诱惑 【心理学与生活】你是一个目标导向的人吗 1章 人格 11.1 心理动力学观点 11.2 人本主义观点 11.3 特质观点 11.4 个性与生活故事观点 11.5 社会认知观点 11.6 人格测验 11.7 人格与健康和幸福 【核心争议】人格是否会改变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人格与情绪:有些人是否比别人更快乐 【心理学与生活】你是一个好人吗 2章 社会心理学 12.1 社会认知 12.2 社会行为 12.3 社会影响 12.4 群际关系 12.5 亲密关系 12.6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自尊能否预测攻击行为 【核心争议】暴力型电子游戏是否会导致暴力 【心理学与生活】掌控写作的治愈力量 3章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13.1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起源 13.2 工业心理学 13.3 组织心理学 13.4 组织文化 13.5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与健康和幸福 【核心争议】快乐的员工是否也是高效的员工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工业和组织心理学与人格:谁是负责人 【心理学与生活】应对性骚扰 4章 心理疾病 14.1 定义并解释行为 14.2 焦虑性障碍 14.3 心境障碍 14.4 分离性障碍 14.5 精神分裂症 14.6 人格障碍 14.7 心理疾病与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与生活】测测对精神病患的态度 【核心争议】心理疾病是虚构的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临床和发展心理学:新的研究发现能否为抑郁儿童带来曙光 5章 心理治疗 15.1 生物疗法 15.2 心理治疗 15.3 社会文化方法和治疗中的问题 15.4 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15.5 治疗与健康和幸福 【核心争议】应该对孩子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吗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临床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治疗方法能改变大脑吗 【心理学与生活】找到那个适合你的治疗师 6章 健康心理学 16.1 了解健康心理学 16.2 积极改变生活 16.3 如何有效地改变生活 16.4 培养良好的习惯 16.5 心理学与健康和幸福相结合 【心理学与交叉学科】健康心理学与动机:不该做的事为什么我们还要做 【核心争议】你能在肥胖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吗 【心理学与生活】你对避孕套知识的了解有多少 译者后记 术语表 |
| 编辑推荐 | |
| **趋势的心理学解读: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首度全新诠释。本书以积极心理学者的视角,用科学家好奇、开放、热情的眼睛和头脑解决了广义的人类行为,强调了心理学对普通人的意义。 为普通心理学课程树立新标准:重视心理学在健康和幸福中的整合作用。本书强调心理学学习的首要原则是整合。全书融汇了与心理学相关的16门交叉学科。 与时代的脉搏共振:运用**、*实用的案例与研究成果。作者将**的研究进展与经典研究成果交织在一起,强调心理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注重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目录和前言,就觉得内容非常充实,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下非常热门的积极心理学视角,这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对人性美好层面充满好奇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觉得,心理学不应该仅仅关注病态和困境,更应该去探索和揭示那些能让我们活得更精彩、更幸福的内在力量。这本书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试图构建一个更全面、更积极的人性模型。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幸福的科学”、“内在动机的驱动力”以及“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等章节的论述。我猜想,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和梳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用一种既严谨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读完之后,我希望能对“成功”和“幸福”有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并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压力,如何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快乐。这本书的厚度和精炼的语言,让我预感到它会是一场思维的盛宴,需要我静下心来,一点点地去品味和吸收。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心理学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大众化的科普读物,感觉总是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深入探索心理学世界的新方向。作者巧妙地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其中,这一点非常打动我。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压力和焦虑似乎无处不在,很多人都在苦苦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然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其一味地对抗负面情绪,不如主动去发掘和培养积极的力量。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解释“优势”、“韧性”和“意义感”在个体幸福感中的作用的。我猜想,它可能会提供一些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指导我们如何识别自己的天赋,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以及如何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都相当不错,纸张触感很好,阅读起来应该很舒适。虽然内容可能偏向学术,但我相信作者的叙述方式会尽量避免枯燥乏味,力求让读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提升自我认知、优化生活质量的有力工具。
评分我一直对人为什么会快乐,以及如何才能更快乐这个问题感到着迷。市面上关于幸福的书籍很多,但很多都流于泛泛而谈,缺乏科学依据。这本书的标题和副标题就显得非常专业且有深度,“积极心理学新视角”更是点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积极心理学”这样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与传统的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具建设性的理解框架的。我猜想,书中会深入探讨诸如感恩、希望、乐观、幽默、爱等积极情感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心流体验”和“积极干预”的章节,这些听起来都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练习或建议,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真正地改善我的生活。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吸引人,简约而不失格调,一看就是一本用心制作的好书。
评分作为一名对心理学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心理学核心概念,同时又能兼顾时代发展和新理论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的这一期待。我尤其欣赏它对“积极心理学”的侧重,这与我一直以来对心理学的理解不谋而合——心理学不仅仅是处理问题,更是关乎如何活出更好的人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述“幸福感”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升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我猜想,作者在书中会引用大量的研究案例和实验数据,来支持他的观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吸引力。同时,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保持一定的学术严谨性,但又不会过于晦涩难懂,能够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和吸收。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自我理解的大门,并为我指明在人生道路上积极前行的方向。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潜能,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这本书的光是书名和作者名,就让我觉得它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人性中的积极力量”的论述。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被负面信息和压力所裹挟,这本书所强调的“积极心理学新视角”,恰恰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健康、更阳光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我猜想,书中会深入探讨诸如“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如何克服消极思维模式”以及“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等话题。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也充满了期待。我准备花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