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 | 作者 | 袁丁 |
| 定价 | 108.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444486 | 出版日期 | 2015-06-01 |
| 字数 | 200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系统介绍了作者对竹节参研究的相关成果与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竹节参各主产区资源调查及资源储量与分布情况;竹节参资源品质评价新方法的建立,以及对各产地竹节参质量差异的系统评价;竹节参显微和分子鉴定方法及竹节参不同品种的分子差异;竹节参规范化种植方法与要求;竹节参药理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竹节参总皂苷提取及纯化常规工艺实验研究、泡沫分离法提取及纯化竹节参总皂苷工艺。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图文并茂、内容系统,可供从事竹节参及其他相关中药研究者参考。 |
| 文摘 | |
| '章竹节参的资源品质评价 节竹节参野生资源调查 竹节参(rhizomaPanax japonicus)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C.A.Mey.的干燥呈竹鞭状根茎[1],是我国西南地区民间常用中草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壮等功效,常用于痨嗽咯血、跌扑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 竹节参在亚洲东部从尼泊尔的东经85°到日本的140°,从越南北部东京山的北纬22°到西伯利亚东部的48°,北美洲东部西经70°~97°和北纬34°~47°,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横断山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交错,中部地区为江西并延伸至黄河以南,向西延伸到四川、西藏、不丹、尼泊尔,东达日本,外部形态及根茎的形状等均有相当的变异,过渡类型颇多。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北、贵州等省,在鄂西的恩施、宜昌和神农架地区等均有分布。竹节参喜凉爽、半阴半阳的湿润环境,忌高温干旱;喜漫射、散射阳光,忌强光照射;喜生于疏松肥沃的轻质土壤,适于在偏酸性(pH5.5~6.5)土壤生长,不宜在板结枯瘦的地上栽培。竹节参一般生于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带。 近年来,随着其药用价值的扩大,加之规范化人工种植没有跟上,使得这一宝贵的民族民间药物的野生资源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民族民间药物,我们对文献报道有竹节参分布的湖北宜昌、湖北恩施、云南昭通、云南文山、云南红河、云南玉溪、四川峨眉、四川凉州、贵州毕节、贵州黔东南州、贵州六盘水、江西井冈山、浙江景宁等6省18个地市的36个采集点进行了大规模竹节参野生资源调查,了解野生竹节参资源的分布、储量及竹节参人工种植的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以期为将来实现竹节参规范化种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根据。 一、调查时间、地点及内容 (一)调查时间 具体调查时间的确定:竹节参展叶期,4月下旬;竹节参开花期,6月中旬到7月下旬;竹节参红果期,8月中旬。 因而,大体时间定于2005年7月至8月中旬。 (二)调查地点 根据竹节参分布区域特性及生长环境,结合文献,在以下省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采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宜昌市五峰自治县)、四川省(凉山自治州甘洛县坪坝乡、峨眉山市胜利镇)、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弥勒市、文山市麻栗坡县猛硐乡、文山市马关县、玉溪市)、贵州省(贵州毕节、贵州黔东南州、贵州黔南州、贵州遵义市、贵州铜仁)、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周边地区)、江西省(井冈山周边地区)。 (三)调查内容 1.记录内容 记录内容包括采集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土壤pH、山坡阴阳面、主要伴生植物、植株分布密度、人畜活动情况。 2.采集内容 采集小的植株做标本,分类采集根茎,变色硅胶保存嫩叶,采集成熟的种子、土壤样品。 3.地下部分记录的内容 竹节参:根茎横生/直生,主根直径、长度,侧根数量。 珠子参:根茎横生/直生,串珠间距及是否均匀、串珠的直径。 4.地上部分记录内容 茎:茎高、是否有纵纹、是否有刚毛/非腺毛、基部是否有鳞片。 复叶:复叶的枚数、叶柄长、有无纵纹、有无刚毛/非腺毛、有无托叶及托叶的形状和大小。 小叶片:小叶片数、表面是否有蜡质、形状、长与宽(分中央以及两侧)、叶边缘的形状、叶边缘刺的长度、小叶柄的长度、与叶柄连接处是否有刚毛。 叶脉:叶脉对数(分上下叶脉)、叶脉网状是否明显、上下叶脉是否有刚毛。 花:共多少个花序,每个花序的直径,每个花序共多少花,共多少朵雄花及雌花。 花梗:总花梗,如长度、直径、有无纵纹、有无刚毛;花梗,如花梗长、有无纵纹、有无刚毛。 雄花:花冠颜色、花瓣数、雄蕾数目。 雌花:花冠颜色、花瓣数、雌蕾数目、子房数目。 花苞及花萼:花苞及花萼的有无、大小、形状,雌花与雄花的差别。 二、调查方法 (一)查阅文献及访问调查 在实地调查竹节参资源之前,调查人员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详细了解竹节参的主要产区、生长环境、野生资源分布及种植和栽培情况。结合文献资料的报道走访相关专家,深入种植基地、药材市场、当地科技局、科技协会、药材公司(站)等,对竹节参的药用价值、历史渊源、资源分布、社会需求、销售价格、种植技术、药材品质等方面与药农、生药学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对不同地区竹节参的野生资源、生长环境、产量和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查看竹节参药材及植物标本。在查阅文献和访问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竹节参资源调查方案。 (二)野生竹节参资源实地调查 在20世纪80年代,竹节参野生资源曾经一度丰富。由于竹节参生长在阴湿地区,所以需要伴生植物和潮湿环境,但大量的树木遭到伐,致使竹节参缺少伴生植物和土壤干旱;另外,由于野生竹节参的过度采挖,导致近年来野生竹节参资源日渐稀少,濒临灭绝。笔者课题组在对我国6省18个地区竹节参资源调查过程中,仅在湖北恩施州、云南文山市、云南昭通市、四川凉山自治州及四川峨眉地区发现少量野生竹节参原植物。同时在不同地区调查时,经走访当地科技局、药材市场、药材公司及当地药农,他们都认为野生竹节参已经十分罕见,而在药材市场上也罕见野生竹节参药材出售。我国竹节参药材的需求大部分依靠人工种植。 三、调查结果 (一)湖北省竹节参资源分布 通过前期文献及资料查阅了解到,竹节参在湖北省主要分布于鄂西地区神农架林区及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新塘、咸丰、宣恩等地。在湖北省农科院网站查到,其在新塘乡有竹节参Ⅰ号品种的培育基地,故选取以上地点进行调查(图1-1)。 图1-1湖北省竹节参野生资源调查路径 此次在神农架地区未发现有竹节参的栽培情况,在木鱼镇购买到3斤(1斤=500g)野生竹节参。通过神农架科技局和药材商了解到,神农架基本不栽培竹节参,野生品储量已经极其稀少,储量逐年减少,野生品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神农架景区及附近的兴山县。 图1-2湖北恩施州石窑乡竹节参种植情况 恩施州宣恩县竹节参种植基地平均海拔1800m,早晚温差较大,山上较多厚朴树和樟子松树,竹节参伴这些树木生长较多,土壤肥沃,年降雨量较大,很适宜竹节参生长(图1-2和图1-3)。 图1-3湖北恩施州椿木营乡竹节参种植情况 鄂西地区竹节参分布: (1)野生品主要分布在神农架林区、兴山县;在恩施州主要分布于新塘、红土、宣恩椿木营、鹤峰中营及咸丰、来凤。 (2)人工栽培主产于恩施双河、石窑、宣恩椿木营、咸丰二仙岩等地。 竹节参药材的品质受其生长环境影响较大,而部分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竹节参濒临灭绝。笔者课题组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结合实验室的分析研究,发现野生竹节参生长与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年平均温度等密切相关,结果见表1-1。 表1-1野生竹节参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 (二)四川省竹节参资源分布 我们分别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两次到四川峨眉、甘洛地区考察竹节参分布情况。 峨眉地区竹节参分布较广,且发现竹节参的叶子种类很多。我们根据叶子的类型将该地区竹节参分为6类:大叶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羽叶竹节参、秀丽竹节参、狭叶与羽叶过渡竹节参、狭叶与大叶过渡竹节参,见图1-4和表1-2。 图1-4四川省峨眉区域竹节参不同叶片形态 A.大叶竹节参;B.狭叶竹节参;C.羽叶竹节参;D.秀丽竹节参;E.狭叶与羽叶过渡竹节参;F.狭叶与大叶过渡竹节参 (2011年6月24~27日采集于四川峨眉黄湾乡茶地村、龙洞村) 表1-2不同种类竹节参中央叶片的形态特征 在茶地村、龙洞村及富友村,由于人类活动比较频繁,野生竹节参已很难见到,但在弓背山,因为邻近景区,对采挖限制比较严格,野生资源相对较多,在2小时内采集了4棵。峨眉竹节参以狭叶竹节参为主,而大叶竹节参、羽叶竹节参也有分布。 峨眉竹节参种植情况:峨眉竹节参未见成规模地种植,只有少数散种。种植方式有两种:一是野生竹节参成熟的种子,吹落于房前屋后自发生长;二是在山上采集野生竹节参成熟的种子,随手撒播于院子里。 在四川省凉山州地区调查发现,甘洛县附近由于海拔较低,不适于竹节参生长,但在海拔较高的海棠镇及廖萍乡地区,竹节参野生资源比较丰富,见图1-5。 (三)贵州省竹节参资源分布 ' |
| 序言 | |
我一直对药用植物的种植和炮制工艺很感兴趣,所以当我看到《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书中关于竹节参的种植技术部分,写得特别详细。作者不仅介绍了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竹节参的生长习性,还提供了具体的栽培管理方法,包括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等。我特别注意到关于有机种植的部分,这对于追求天然、无污染的消费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此外,书中还对竹节参的采收、加工和炮制工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药效产生影响,作者详细对比了不同炮制方式的优缺点,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这对于药材生产企业和个体种植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药材等级划分”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为如何鉴别优质竹节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避免了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的情况。这本书在技术层面的详实度,远超我的预期,让我看到了作者在实践指导方面的用心。
评分这本书《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内容,让我看到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巨大潜力。书中对竹节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精细化的研究,采用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这对于开发高品质的竹节参系列产品非常有意义。我也很欣赏书中关于竹节参在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饮料开发中的应用探索。作者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配方和工艺建议,甚至还探讨了产品的市场前景和营销策略,这对于有意进军这一领域的创业者来说,非常有借鉴价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竹节参的复方研究,它并非简单地将竹节参与其他药物混合,而是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探索其协同增效的作用,这充分展现了中医药的智慧和创新。这本书的视野开阔,不仅关注基础研究,更着眼于产业化应用,为竹节参这味古老的中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是一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普读物。在探讨竹节参的药理作用时,作者并没有流于枯燥的化学公式和冰冷的实验数据,而是巧妙地将其与人类的健康需求相结合。比如,在介绍竹节参抗疲劳的功效时,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下的压力,以及竹节参如何成为一种天然的能量补充剂,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而关于其改善睡眠的章节,更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安稳睡眠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列举了许多真实的案例,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竹节参与亚健康”的探讨,它触及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出了基于竹节参的科学建议,这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流畅自然,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中医药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内容。它就像一位温和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认识竹节参,并将其融入健康生活。
评分这本《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淡淡的竹青色,配上质朴的竹节纹理,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这种传统中药的好奇心。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竹节参深厚的情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竹节参历史渊源的梳理,从古籍记载到民间传说,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让我对这种植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不仅有竹节参的形态图,还有不同生长阶段的写实照片,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清晰地辨认。接着,我被深深吸引的是关于竹节参药理作用的章节。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竹节参的化学成分,还结合现代科学研究,阐述了其在提高免疫力、抗疲劳、调节血糖等方面的功效。其中,关于竹节参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论述,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文献,读来让人信服,也引发了我对未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思路的联想。整体而言,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循序渐进,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层层深入,对于想要了解竹节参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中药研究的科研人员,一直关注着各类珍稀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这本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其在竹节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基因测序和分析,这为后续的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书中对于竹节参不同产地、不同性状的种群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其内在的变异规律。其次,作者在竹节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采用了先进的分析技术,分离鉴定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精确表征。特别是其在抗氧化、抗炎方面的研究,引用了最新的实验成果,令人耳目一新。此外,书中还对竹节参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扎实,研究深入,结论严谨,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