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湖光山色
定价:29.00元
作者:周大新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00843337
字数:3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平民作家对中原乡村如归故里般的一次亲近和拥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乡村变革发自内心的渴望和期待,是一个有识见的作家洞穿历史后对今天诗意的祈祷和愿望。在这个结构严密充满悲情和暖意的小说,周大新以他对中国乡村生活的独特理解,书写了乡村表层生活的巨大变迁和当代气息,同时也发现了乡村中国深层结构的坚固和蜕变的艰难。《湖光山色》对人性复杂性、可能性的表达是小说值得称道的另一个方面。
内容提要
《湖光山色》以丹江口水库为背景,通过春种秋收、择偶成家,农村旅游等生活事件,描述了一个普通乡村女性暖暖与命运顽强抗争、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
作品既书写了乡村的巨大变迁,同时也探讨了乡村中国深层结构的坚固和蜕变的艰难,展示出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周大新,当代作家。1952年出生,河南邓州人。1985年毕业于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于事,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
文摘
序言
说实话,作为一名习惯了快节奏信息轰炸的现代读者,我发现这本书的“慢”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治愈。它的语言密度非常高,你需要放慢语速,甚至需要反复咀嚼那些描述词汇才能完全体会到其中的韵味。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简直是大师级的,比如他描述傍晚时分,天空从金黄过渡到深紫,再到墨黑,他用的那些专业级的色彩名称,让我仿佛脑海中立刻生成了一幅高清晰度的油画。我甚至翻出了我尘封已久的素描本,试着去捕捉那种光线在水面上碎裂开来的感觉,结果大失所望,才明白文字的力量有时是镜头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强迫你“慢下来”,去重新调校你对世界的感知频率,从喧嚣中抽离出来,专注于那些细微的美好。这对于一个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剂良药。
评分我必须给这本书打一个非常高的分,主要是因为它的“真诚度”。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作品,为了追求销量,总会在文字中掺杂一些刻意的煽情或不必要的戏剧冲突。但翻阅这本书,我感受不到任何为了迎合市场而做的矫饰。作者的文字是克制的,是审慎的,他似乎只是一个虔诚的记录者,将自己所见、所感,以最朴素也最精准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克制感,反而让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瞬间更具爆发力。例如,他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泥土散发出的那种混杂着青草和湿润岩石的独特气味时,我甚至能“闻”到那种味道,这种强烈的感官代入,绝非靠堆砌华丽辞藻可以达到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逃离虚拟世界的入口,一个通往真实、有质感、充满生命力的世界的大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读起来就像是亲身漫步在作者描绘的那些山水之间。那些关于光影的细腻捕捉,特别是清晨薄雾笼罩下远山的轮廓,那种缥缈又带着一丝冷峻的美感,让人屏息。我尤其喜欢他描绘水流的方式,不是简单的“水在流动”,而是用了很多拟人化的词汇,仿佛那溪涧真的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时而温柔如絮语,时而又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下奔腾。装帧设计本身也做得极有品味,封面那种留白的处理,仿佛就是对“空灵”二字的最好诠释,拿在手里就感觉带上了一层文人的雅致气。翻开内页,那些排版和字体的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让长时间沉浸其中也毫不费力。这不是那种需要硬啃的“文学大部头”,更像是陪伴你度过一个宁静下午的良伴,每一页都散发着自然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放下手机,去窗边看看真实的蓝天白云。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极力赞美自然壮丽景象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将“人”排除在外,而是巧妙地将人类活动融入到宏大的自然背景中,让两者形成一种和谐的共存关系。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描写了一个古老的渡口,船夫的吆喝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那声音带着历史的回音,与山谷的寂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又无比协调。这让我思考,真正的“自然美景”并非是完全没有人类痕迹的荒野,而是那种经过时间洗礼,人与自然相互塑造、共同存在的状态。作者没有使用宏大叙事来抨击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破坏,而是通过展示这种古老的平衡,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读者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反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技巧,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有力量,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开始留意自家窗台上的那株植物,或是小区里那棵老树的年轮。
评分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对这类题材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无非是些陈词滥调的“风景赞美诗”,无病呻吟。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笔触非常老辣,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美”,而是深入挖掘了人与环境之间那种微妙的、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张力。比如他写到一块被岁月侵蚀的巨石,那不是简单的“石头很老”,而是通过描述它如何承受了无数次的风霜雨雪,如何与周围的苔藓植物形成了共生又对抗的关系,这赋予了石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叙事节奏把握得也很有意思,时而舒缓悠长,如同夏日午后的微风拂过,让人心神放松;时而又突然变得紧凑,仿佛一阵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将你从安逸中唤醒,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这种深层次的哲思,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了一本单纯的游记或风光记录,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存在和时间哲学的隐喻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