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
定价:38.00元
作者:王川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64092856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王川编著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电气信息类精品系列》主要介绍了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指标、面板装置及操作原理与应用。内容包括: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测量用信号发生器、电子电压表、电子示波器、扫频测量仪器、电子计数器、电子元件参数测量及智能仪器技术。后附有7个针对性实训项目。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及电子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1.1 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
1.1.1 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1.1.2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与组合测量
1.1.3 直读测量与比较测量
1.1.4 等精度测量与非等精度测量
1.1.5 选择测量方法的原则
1.2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与操作安全
1.2.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2.2 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安全
1.3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表达方法
1.3.1 测量误差的定义
1.3.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3.3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3.4 测量误差的分类
1.3.5 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
1.4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数据处理
1.4.1 测量结果的表示
1.4.2 有效数字的处理
本章小结
第2章 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2.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指标
2.1.1 按正弦信号频段分类
2.1.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质量指标
2.2 低频信号发生器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2.2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与要求
2.2.3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2.3 高频信号发生器
2.3.1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3.2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4 函数信号发生器
2.4.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4.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2.5 合成信号发生器
2.5.1 直接合成法
2.5.2 间接合成法
本章小结
窘3章 电子电压表
3.1 交流电压的表征
3.1.1 交流电压的表征概述
3.1.2 常用的电压测量仪器
3.2 模拟电子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3.2.1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的类型
3.2.2 电子电压表的检波器
3.2.3 电子电压表的放大器
3.3 模拟电子电压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3.1 YB2173型晶体管毫伏表
3.3.2 YB2174型超高频电压袁
3.3.3 电压表的波形误差
3.3.4 均值电压表的定度系数和波形误差
3.3.5 峰值电压表的定度系数和波形误差
3.3.6 有效值电压表的定度系数和波形误差
3.3.7 三种电子电压表的比较
3.4 数字电压表
3.4.1 数字电压表的主要技术指标
3.4.2 数字电压表的组成原理
3.4.3 YB2173B型数字交流毫伏表
3.5 数字万用表
3.5.1 数字万用表的主要特点
3.5.2 数字万用表的基本组成
3.5.3 9804型数字万用表
3.6 电压的测量
3.6.1 直流电压的测量
3.6.2 交流电压的测量
3.6.3 电平的测量
3.6.4 噪声的测量
3.6.5 电压测量中的几个问题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示波器
4.1 波形的显示和观测
4.1.1 波形观测的基本操作方法
4.1.2 示波管的特性
4.1.3 波形的形成过程
4.1.4 脉冲波形的观察方法
4.2 通用示波器的组成与控制键
4.2.1 通用示波器的组成
4.2.2 垂直通道及控制键
4.2.3 水平通道及控制键
4.2.4 示波器的技术指标及其作用
4.3 两个波形的同屏显示
4.3.1 双踪显示原理
4.3.2 双扫描显示原理
4.4 波形参数的测量
4.4.1 测量前的自检
4.4.2 电压的测量
4.4.3 时间的测量
4.4.4 相位差的测量
4.4.5 调幅系数的测量
4.4.6 运用李沙育图形法的测量
4.5 取样示波器
4.5.1 取样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4.5.2 取样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4.5.3 取样示波器的主要参数
4.6 数字存储示波器
4.6.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4.6.2 YB54100型示波器的性能简介
4.6.3 YB54100型示波器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5章 扫频测量仪器
5.1 频率特性的测量
5.1.1 静态幅频特性曲线及其测量
5.1.2 动态幅频特性的图示方法
5.1.3 扫频测量的信号源
5.2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组成与控制键
5.2.1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基本组成
5.2.2 频标信号产生电路
5.2.3 B仍C型扫频仪的控制键
5.3 扫频仪的使用
5.3.1 扫频仪的自检
5.3.2 增益的测量
5.3.3 通频带的测量
5.4 数字频率特性测试仪
5.4.1 数字频率特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5.4.2 SAl030型数字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5.5 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功能及使用
5.5.1 通用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功能
5.5.2 通用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应用
5.5.3 其他类型的频谱分析仪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子计数器
6.1 电子计数器概述
6.1.1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6.1.2 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
6.1.3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6.2 通用电子计数器
6.2.1 测量频率
6.2.2 测量周期
6.2.3 测量频率比
6.2.4 累加计数
6.2.5 测量时间间隔
6.2.6 自检
6.3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6.3.1 测量误差的来源
6.3.2 测量误差的分析
6.3.3 频率扩展技术
6.4 通用计数器实例
6.4.1 NFC—100型多功能电子计数器
6.4.2 其他常用型多功能电子计数器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子元件参数测量
7.1 电桥法测量电阻、电感、电容
7.1.1 交、直流电桥
7.1.2 电阻的测量
7.1.3 电容的测量
7.1.4 电感的测量
7.2 谐振法测量元件参数
7.2.1 电容量的测量
7.2.2 电感量的测量
7.2.3 品质因数(Q值)的测量
7.2.4 Q表及其使用
7.3 阻抗的数字化测量方法
7.3.1 电感一电压变换器
7.3.2 电容一电压变换器
本章小结
第8章 智能仪器技术
8.1 自动测试系统
8.1.1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8.1.2 自动测试系统的总线
8.1.3 自动测试系统实例——电路板自动测试系统
8.2 虚拟仪器
8.2.1 虚拟仪器概述
8.2.2 虚拟仪器的架构
8.2.3 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实例
8.3 智能数字电压表
8.3.1 智能数字电压表的结构
8.3.2 智能型DVM的分类
8.3.3 智能型DVM的功能特点与主要技术指标
本章小结
附录 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1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训项目2 波形测量l
实训项目3 波形测量2
实训项目4 频率测量1
实训项目5 频率测量2
实训项目6 电压测量
实训项目7 阻抗测量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电子测量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作为一名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常常感到市面上的教材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新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模拟测量技术,更重点介绍了诸如嵌入式系统测试、高频信号测量、以及一些先进的信号分析技术。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频谱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的应用章节,这些工具在现代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本书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操作指南和实际应用案例,让我能够快速掌握这些复杂仪器的使用方法。另外,书中对于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从事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工程师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我还注意到,书中在介绍仪器选型时,也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和实际应用场景,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这对于企业在采购设备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这类书籍实在太多,而真正能打动我的却寥寥无几。然而,翻开之后,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严谨”。作者王川教授的文字风格非常扎实,没有花哨的辞藻,每一句话都直击要点。在讲解数字万用表时,他没有仅仅停留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这种浅层面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内部的A/D转换原理、量程切换机制以及抗干扰措施。这让我对这个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黑盒子”。书中对于仪器校准和维护的部分,也写得极为细致,这对于我们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了解仪器的准确性如何保障,如何进行日常的维护,以及在出现异常时如何诊断,这些都是确保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减少测量不确定度的实用建议。这使得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操作仪器,更重要的是理解了测量过程的本质,以及如何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测量数据。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电子爱好者来说,找到一本既能讲解原理又能指导实践的书籍确实不易。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善,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它从最基础的电路元器件测量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测量安全”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在很多普通读物中都被忽略了,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书中对于实验电路的设计和搭建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这让我能够在理解测量原理的同时,也能够动手实践,验证所学知识。虽然我目前还接触不到非常复杂的仪器,但通过这本书,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更有信心去探索更深入的电子测量领域。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为我打开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大门,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也看到了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2版)》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之前接触的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操作,要么就是例子陈旧,跟不上如今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首先,在理论讲解方面,作者王川教授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概念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比如在讲解示波器原理时,不仅详细阐述了其内部电路结构和工作流程,还结合了实际的波形显示原理,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信号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工程实践中的案例,从基本电阻、电容的测量,到复杂的集成电路性能测试,每一个案例都详细列出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动手能力尚待提高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宝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噪声抑制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的部分,这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至关重要,但很多教材却一带而过,而本书却给予了足够的篇幅进行讲解,并且提供了实用的技巧。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学习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践导向”的特点,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空洞,而是充满了“干货”。王川教授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实际操作,好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比如说,在讲到示波器探头的使用时,书中不仅强调了探头的类型选择,还详细解释了不同探头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补偿。这些细节,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忽略,却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的方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章节,它列举了很多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法,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经验总结。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贴士”和“技巧”,这些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事半功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工程师养成指南”,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