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实验教程:电工学2(第2版)
定价:34.00元
作者:骆雅琴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1240202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本书为高等院校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子实验教材。全书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电子技术相关实验知识,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独立设置实验课的电子实验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为高等院校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子实验教材。本书共分为三篇:篇是电子实验基础,主要介绍电子元器件、测量技术及仪器设备(包括软、硬件);第二篇是电子实验,其中包括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第三篇电子实验题,用于配合实验课学习和考试,并在其中收编了四套往届实验理论试卷,可供学生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独立设置实验课的电子实验教材。
目录
绪论
O.1 电子实验的重要性
O.2 电子实验的目标任务
0.3 电子实验的教学体系
0.4 电子实验课的教学方式
0.5 电子实验的基本要求,
O.6 实验室安全用电规则
篇 电子实验基础
章 电子测量技术
1.1 电子测量的特点及分类
1.2 常用电量的测量
1.3 常用元器件的测量
1.4 电子测量的基本步骤
1.5 电子电路主要参数测量
思考题
第2章 常用电子实验仪器
2.1 双踪示波器
2.1.1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1.2 SS-5702示波器
2.1.3 DS5022M示波器
2.1.4 TDSl000B—SC系列示波器
2.1.5 示波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2.2 信号发生器
2.2.1 XD22A型信号发生器
2.2.2 TFG1000系列DDS函数信号发生器
2.3 晶体管毫伏表
2.4 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2.5 数字万用表
2.6 电子实验台常用仪器
思考题
第3章 常用电子实验设备
3.1 逻辑电路学习机
3.2 电压放大电路实验板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板
3.4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板
思考题
第4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
4.1 常用的电子元件
4.1.1 电阻器
4.1.2 电位器
4.1.3 电容器
4.1.4 电感器
4.2 常用的电子器件
4.2.1 半导体的型号表示
4.2.2 半导体二极管
4.2.3 半导体三极管
4.3 常用的模拟集成电路
4.3.1 集成电路国家标准型号命名规则
4.3.2 集成运算放大器
4.3.3 集成三端稳压器
4.4 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
4.4.1 选用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一般原则
4.4.2 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
4.4.3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
4.5 表面贴装元件
4.5.1 表面贴装技术简介
4.5.2 表面贴装元件的特点
4.5.3 表面贴装元器件介绍
4.6 电子元器件手册的查阅方法
4.6.1 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的意义
4.6.2 电子元器件手册的类型
4.6.3 电子元器件手册的基本内容
4.6.4 电子元器件手册的查阅方法
思考题
第5章 电子电路制作知识
5.1 使用面包板插接电路
……
第二篇 电子实验
第三篇 电子实验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个人比较看重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毕竟是“电工学”这种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目,如果知识点组织得不好,初学者很容易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概念绕晕。这本书在章节的编排上做得相当到位,每一个实验单元都遵循着从基础理论引入,到关键概念解析,再到具体实验步骤的清晰流程。尤其是它的配套习题和思考题,设计得非常巧妙,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题目,而是真正考察你对实验原理理解深度的,很多题目都需要你结合实际操作去分析,这种引导性的设计,极大地帮助我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而且,每个实验的预习部分都给出了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预估的实验时间,这在实际操作中简直是救命稻草,能让人心里有底,避免因为准备不足而浪费大量时间。
评分对于理工科的学习者来说,图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习效率的一半。我发现这本书在插图的使用上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标准。那些电路原理图,线条干净利落,元器件的符号标注准确无误,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让人一看就知道该连接哪里。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描述实验装置搭建时使用的实物图和示意图的结合,非常到位。有些复杂的接线,光看原理图很容易搞混正负极或输入输出端,但书中配的实物图能清晰地展示出元器件的物理位置和引脚方向,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视觉辅助,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搭建过程中‘接错线’的概率,节省了调试时间。
评分作为一本“第二版”,我特别关注了它与前一版相比有哪些更新和优化。从目录结构来看,它似乎在紧跟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发展趋势。我翻阅了其中几个涉及到新兴电子元器件和测量仪器的章节,发现介绍得非常及时和专业,没有使用那种过时的数据或早已被淘汰的实验方法,这对于保持知识的“鲜度”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一些经典实验的描述也进行了精炼和优化,比如对某些操作的描述,比我之前看的其他参考书要更贴近当前实验室里主流仪器的实际操作界面,减少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这种与时俱进的修订态度,体现了编者对教学质量的认真负责,也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带着点复古未来感的排版,再加上清晰的标题和作者信息,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是那种严谨又实用的教材。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它的印刷质量和纸张手感,这对于需要频繁翻阅和做笔记的实验教程来说太重要了。这本书的纸张厚实,字迹印刷得非常清楚,即便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实验步骤,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不会让人因为看不清图示而感到困惑或操作失误。装帧上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书脊看起来很结实,即使经常打开到某一页也不会轻易松散或损坏,这点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真的太友好了,毕竟一本好书能用很久。整体而言,从物理层面上讲,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耐用且注重细节的,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操作指导之间的平衡把握。很多实验指导书写得过于浅显,只告诉你“这样做”,但并不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操作,无法真正理解背后的电学原理。然而,这本书在每一步操作说明的旁边,都会穿插着简短但精辟的理论注释,解释了当前步骤的设计意图或所依据的物理定律。例如,在涉及到阻抗匹配的实验部分,它不仅指导了如何调节电位器,还用简洁的语言回顾了功率传输的最大化条件。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模式,让我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也能不断深化对电工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做实验,更是在进行一次系统的、有深度的科学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