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國學(D12冊) | ||
| 作者: | 開本: | ||
| YJ: | 38 | 頁數: | |
| 現價: | 見1;CY=CY部 | 齣版時間 | 2015-12 |
| 書號: | 9787301259603 | 印刷時間: | |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版次: | |
| 商品類型: | 正版圖書 | 印次: | |
目 錄
緻小朋友 1
D一單元 德行篇 3
D一課 子罕弗受玉 4
D二課 誡子書(節選) 10
D三課 梁亭竊灌 17
D四課 巨伯高誼 23
D二單元 修學篇 29
D五課 勸學(節選) 30
D六課 永和擁捲 37
D七課 問說(節選) 43
D八課 曾國藩傢書(節選)49
D三單元 抒情篇 55
D九課 滕王閣序(節選)56
D十課 嶽陽樓記(節選)62
D十一課 鞦聲賦(節選)69
D四單元 世事篇 75
D十二課 介子推不言祿 76
D十三課 盲子墜橋 82
D十四課 馬說 88
附 錄 95
一、古詩詞鑒賞知識 95
二、親子誦讀記錄錶 109
後 記 111
《國學(第12冊)》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對中國語言文字之美的全新認知。書中對古代詩詞歌賦的解讀,遠比我以往的閱讀體驗要深刻得多。它不僅僅是分析詩歌的韻律和意象,更是挖掘瞭詩歌背後的情感,以及詩人創作時的心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唐詩宋詞的賞析,那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名篇,在書中得到瞭更深層次的解讀,讓我重新體會到瞭文字的魅力。例如,書中對李煜詞的分析,讓我不僅僅看到瞭亡國之君的悲涼,更體會到瞭他作為一個詞人的細膩情感和藝術纔華。同時,書中對古代散文和駢文的介紹,也讓我領略到瞭中國文字的韻味和變化。那些優美流暢的辭藻,那些嚴謹對稱的結構,都讓我驚嘆於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品味一壺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底蘊。它讓我對漢語這門語言,以及用漢語錶達齣來的文學作品,有瞭前所未有的敬意和喜愛。
評分讀完《國學(第12冊)》的某個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瞭我對“國學”的刻闆印象。之前總覺得國學是高高在上的、晦澀難懂的,隻有少數專傢學者纔能涉獵。但這本書用一種極其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和典故娓娓道來。例如,書中在講述一些古代哲學思想時,並沒有直接拋齣艱深的理論,而是通過一些寓言故事、曆史事件,甚至是一些文人的軼事,來引齣核心觀點。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仁”的討論,書中並沒有簡單地給齣定義,而是通過孔子與不同弟子的對話,通過一些古代君王和士大夫的行為事例,展示瞭“仁”在不同情境下的體現,以及它的復雜性和多麵性。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時,也體會到瞭中國傳統文化的溫度和人情味。我個人尤其喜歡書中對古代節日習俗的介紹,那些曾經隻在書本上看到過的關於元宵、端午、中鞦的描寫,在書中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仿佛我能聽到街市的喧囂,聞到節日的香氣。這種將學術性與趣味性完美結閤的編排,讓我這個對國學初學者來說,感到非常受益,也更有興趣繼續探索下去。
評分《國學(第12冊)》帶給我的,是一種滌蕩心靈的寜靜。在這個快節奏、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翻閱這樣一本充盈著古老智慧的書,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書中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描繪,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它不僅僅是介紹繪畫、書法、音樂等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這些藝術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講述中國山水畫時,書中不僅僅是分析筆墨技巧,更是闡述瞭古人如何通過山水來寄托情懷,如何體現“天人閤一”的觀念,如何追求一種超脫於塵世的意境。閱讀這樣的文字,仿佛置身於畫捲之中,能夠感受到那種古樸、悠遠、寜靜的美。同時,書中關於古代茶道、香道等生活藝術的篇章,也讓我領略到瞭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那些關於品茗論道的場景,不僅僅是簡單的生活記錄,更是展現瞭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一種對內心寜靜的嚮往。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洗滌瞭我內心的浮躁,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開始嚮往一種更加有深度、有內涵的生活方式。
評分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情有獨鍾,這次偶然翻閱到這本《國學(第12冊)》,雖然名字聽起來有些宏大,但翻開之後,卻發現它以一種非常親切和易懂的方式,將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經典,變得鮮活起來。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古代文人的章節,那些風流倜儻,纔華橫溢的形象躍然紙上。比如,書中對李白“詩仙”的解讀,不再是簡單羅列幾首名篇,而是深入剖析瞭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如何體現在他的詩歌中,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如何塑造瞭他的創作。還有對蘇軾的描寫,不僅僅是描繪瞭他的文學成就,更是展現瞭他豁達的人生觀和對生活的熱愛,即便是貶謫,也能從中找到樂趣,這種精神力量,在當下社會尤為可貴。書中的配圖也十分精美,無論是山水畫還是人物寫意,都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文字的意境,仿佛能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份古韻。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與古人對話,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們的智慧,每一次翻頁,都充滿驚喜和收獲。它不枯燥,不乏味,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博大精深的國學知識,悄悄地注入我的心裏,讓我對中華文明有瞭更深的敬意和理解。
評分讀《國學(第12冊)》的過程,更像是一次穿越曆史的奇妙旅行。書中對於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探討,讓我對曆史人物的決策和治國理念有瞭更深的理解。比如,書中對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的分析,不僅僅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改革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它們對中國曆史進程産生的長遠影響。同時,書中對古代法律製度的介紹,也讓我對古代社會結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然而,最讓我著迷的,還是書中對古代軍事思想的解讀。那些關於兵法韜略的講述,不僅僅是簡單的戰術堆砌,更是展現瞭中國古代軍事傢們的智慧和哲學思考。書中對孫子兵法的分析,讓我明白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深刻含義,以及如何將哲學思想融入到軍事鬥爭中。這種將抽象的智慧,通過具體的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來呈現的方式,讓我覺得既生動有趣,又極具啓發性。它讓我明白,國學並非隻是古代的書本知識,而是蘊含在中國曆史長河中,可供我們學習和藉鑒的寶貴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