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 |
| 作者 | 吴蓓 |
| 定价 | 32.00元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 ISBN | 9787540751821 |
| 出版日期 | 2011-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什么才是适合人类的教育? |
| 作者简介 | |
| 吴蓓,上海交通大学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waldorf)教育,2003年回国。留学期间的日记集《英格兰的落叶》由三联书店出版,翻译的两本华德福教育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和《解放孩子的潜能》,2006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两本圣雄甘地的著作。2005年9月在天通苑创办了北京所华德福家庭式幼儿园。后在房山某幼儿园开办华德福实验班。2007年11月协助3位家长在西三旗枫丹丽合创办华德福家庭园。现为北京华德福教育的顾问。 |
| 目录 | |
|
第二部分 像农民一样劳动,像小学生一样学习 第三部分 这个世界需要被拯救 第四部分 如果上帝还活着,他会在天堂哭泣 第五部分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第六部分 寻找永恒的极乐世界 第七部分 让心灵变成一汪清泉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中国**批去国外学习华德福教育的成员之一——吴蓓在英国两年学习、劳动与思考的日记体作品。华德福教育是注重按照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来帮助孩子身、心、灵全面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是适合人类、适合孩子的教育。她的文字能净化当代人们普遍浮澡的心灵,更能帮助焦虑中的父母们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
| 文摘 | |
| 序言 | |
天哪,最近读完一本特别触动心灵的书,虽然我手头的这本具体名字不提了,但它给我的感受简直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温柔的自我对话。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不是那种直接给你答案的“成功学”指南,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坐在你身边,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种种细微之处。我特别喜欢它对“慢下来”这件事的探讨,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片段,展现了如何从日常的琐碎中,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比如,它描写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窗帘时的光影变化,或是孩子无意识中说出的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这些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腻,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反思自己是不是也错过了太多生命中的“小奇迹”。阅读的过程非常放松,仿佛心灵被重新打磨了一遍,那些平日里积累的焦虑和急躁,都在这种舒缓的节奏中被慢慢稀释掉了。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在场感”,让你感觉作者就活在你身边,陪着你一起经历,一起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独特,它没有一个线性的、强迫性的主线故事,更像是一组散落的、却又隐隐相连的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心灵版图。我读到一半的时候,甚至会合上书本,在脑海里跟着作者的思路,构建我自己的对应场景。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对“教育的本质”的深层挖掘,那种不以知识灌输为目的,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力滋养的理念,简直让人醍醐灌顶。我感觉作者在探讨的不是如何教导孩子学会某种技能,而是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世界之间最真挚、最本真的连接。那些关于尊重、关于倾听、关于允许犯错的论述,听起来似乎老生常谈,但作者通过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赋予了这些理念全新的重量感和实践性。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周围事物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更加宽容,也更愿意去探究事物背后的驱动力,而不是只停留在表象。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书,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去细嚼慢咽,才能品出其中悠长的回味。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担心内容会过于理论化或者晦涩难懂,毕竟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为扎实,她总能找到最恰当、最接地气的比喻来阐述复杂的概念。比如,她谈到如何面对“不完美”时,用到了一个关于陶土烧制过程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那种从缺陷中产生独特美感的道理给讲透了。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觉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探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触动,是关于“内在权威”的建立。它鼓励我们不要盲目追随外界的声音,而是回归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最清醒、最真实的“我”那里去寻求指引。这种力量的觉醒,比任何外部的赞扬或鼓励都要来得持久和可靠。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忍不住想,如果我早些年能读到这样的文字该多好,但转念一想,或许正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我才真正准备好去接收这份沉甸甸的馈赠。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如同夏日午后的一场阵雨,带着泥土的清香,酣畅淋漓却又极其温柔。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感”那一章节。她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界限划分,而是用充满了人情味的语言,阐释了如何既能深爱他人,又不至于在爱中迷失自我。这种平衡的艺术,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地方。作者通过自身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清晰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伤害到对方的情感。这种智慧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而作者将这份沉淀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每读完一个小节,我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被点亮了困惑已久的一盏心灯。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非常考究,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让阅读体验本身就成为了一种享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段落留白,似乎都在提醒着读者:“请放慢你的呼吸。”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脑”去读的书。它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新奇的观点,而在于它具有一种强大的“整合”能力。它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零散的、似乎毫不相关的体验——工作中的挫折、家庭中的琐事、个人成长的挣扎——巧妙地串联起来,并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带着觉知去生活。我发现,这本书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失败”的定义。在作者的笔下,所谓的失败不再是终点,而更像是一个必要的“转向点”,是生命为了引导你走向更合适道路所设置的标志。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面经过精心打磨的镜子,照见的不仅是生活表面的波动,更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涟漪。我希望更多正在经历迷茫和成长期的人能接触到这种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洞察力的文字,因为它给予的不是廉价的安慰,而是真正能够支撑你走过漫长岁月的内在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