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突出了基础性、操作性,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培训用户的教学用书。
目 录
第1 章 认识计算机
1.1 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1.1.1 课前预习
1.1.2 项目准备知识
1.1.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1.1.4 项目补充知识
1.1.5 达标检测
1.2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情况
1.2.1 课前预习
1.2.2 项目准备知识
1.2.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1.2.4 项目补充知识
1.2.5 达标检测
1.3 认识计算机
1.3.1 课前预习
1.3.2 项目准备知识
1.3.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1.3.4 项目补充知识
1.3.5 达标检测
第2 章 安装与选购计算机配件、外设
2.1 安装与选购CPU 和散热器
2.1.1 课前预习
2.1.2 项目准备知识
2.1.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1.4 项目补充知识
2.1.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1.6 达标检测
2.2 安装与选购主板
2.2.1 课前预习
2.2.2 项目准备知识
2.2.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2.4 项目补充知识
2.2.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2.6 达标检测
2.3 安装与选购内存
2.3.1 课前预习
2.3.2 项目准备知识
2.3.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3.4 项目补充知识
2.3.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3.6 达标检测
2.4 安装与选购硬盘、光驱等存储设备
2.4.1 课前预习
2.4.2 项目准备知识
2.4.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4.4 项目补充知识
2.4.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4.6 达标检测
2.5 安装与选购显卡和显示器
2.5.1 课前预习
2.5.2 项目准备知识
2.5.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5.4 项目补充知识
2.5.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5.6 达标检测
2.6 安装与选购机箱和电源
2.6.1 课前预习
2.6.2 项目准备知识
2.6.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6.4 项目补充知识
2.6.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6.6 达标检测
2.7 安装与选购键盘和鼠标
2.7.1 课前预习
2.7.2 项目准备知识
2.7.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7.4 项目补充知识
2.7.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7.6 达标检测
2.8 安装与选购其他常见外设
2.8.1 课前预习
2.8.2 项目准备知识
2.8.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8.4 项目补充知识
2.8.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2.8.6 达标检测
2.9 定制装机方案与项目演讲
2.9.1 课前预习
2.9.2 项目准备知识
2.9.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2.9.4 项目补充知识
第3 章 安装与调试计算机软件
3.1 了解计算机的BIOS
3.1.1 课前预习
3.1.2 项目准备知识
3.1.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1.4 项目补充知识
3.1.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3.1.6 达标检测
3.2 规划与分区、格式化硬盘
3.2.1 课前预习
3.2.2 项目准备知识
3.2.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2.4 项目补充知识
3.2.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3.2.6 达标检测
3.3 安装Windows 操作系统
3.3.1 课前预习
3.3.2 项目准备知识
3.3.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3.4 项目补充知识
3.3.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3.3.6 达标检测
3.4 获取与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3.4.1 课前预习
3.4.2 项目准备知识
3.4.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4.4 项目补充知识
3.4.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3.4.6 达标检测
3.5 数据的备份、还原与复制
3.5.1 课前预习
3.5.2 项目准备知识
3.5.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5.4 项目补充知识
3.5.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3.5.6 达标检测
3.6 维护计算机软件
3.6.1 课前预习
3.6.2 项目准备知识
3.6.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6.4 项目补充知识
3.6.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3.6.6 达标检测
3.7 计算机整机安装与调试
3.7.1 课前预习
3.7.2 项目准备知识
3.7.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3.7.4 项目补充知识
3.7.5 达标检测
第4 章 计算机的维护与保养
4.1 计算机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4.1.1 课前预习
4.1.2 项目准备知识
4.1.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4.1.4 项目补充知识
4.1.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4.1.6 达标检测
4.2 打印机色带、墨盒与硒鼓的更换
4.2.1 课前预习
4.2.2 项目准备知识
4.2.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4.2.4 项目补充知识
4.2.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4.2.6 达标检测
4.3 数据的抢救与恢复
4.3.1 课前预习
4.3.2 项目准备知识
4.3.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4.3.4 项目补充知识
4.3.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4.3.6 达标检测
4.4 计算机的清洁与保养
4.4.1 课前预习
4.4.2 项目准备知识
4.4.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4.4.4 项目补充知识
4.4.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4.4.6 达标检测
第5 章 计算机的故障排除
5.1 计算机故障的分类
5.1.1 课前预习
5.1.2 项目准备知识
5.1.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5.1.4 项目补充知识
5.1.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5.1.6 达标检测
5.2 计算机故障检测的一般方法
5.2.1 课前预习
5.2.2 项目准备知识
5.2.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5.2.4 项目补充知识
5.2.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5.2.6 达标检测
5.3 排除典型故障
5.3.1 课前预习
5.3.2 项目准备知识
5.3.3 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
5.3.4 项目补充知识
5.3.5 常见故障与注意事项
5.3.6 达标检测
附录A 常见BIOS 设置项目释义
附录B 常见CPU 规格
附录C 常见内存条品牌与规格
附录D 常见主板品牌
附录E 常见配件及外设品牌 附录F 五套自测试卷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认识、配件及外设的选购及安装训练、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及调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保养与维修等内容。本书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突出了基础性、操作性,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培训用户的教学用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在内容呈现上,可谓是“面面俱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电脑的组成部分,而是将每个部件的“前世今生”都娓娓道来。从CPU的核心架构到内存的DDR代数,从主板的芯片组到显卡的架构,都做出了详尽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的时候,并没有回避一些比较技术性的内容,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尤其是在“组装”这一块,本书可以说是“手把手”的教学典范。它细致地讲解了从选择机箱的尺寸和散热性能,到安装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等各个硬件的步骤。对于那些容易出错的环节,比如CPU的安装方向、内存条的插槽顺序、电源线和SATA线接口的连接,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示和注意事项。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不同预算下的配置建议,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去搭配出最合适的电脑。 除了“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在“维护”上也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讲解了如何进行日常的系统维护,比如清理垃圾文件、优化启动项,更是深入到了硬件的日常保养和故障排除。我学到了如何正确地清洁电脑内部的灰尘,如何检查风扇的转速是否正常,以及如何通过听声音、看指示灯等方式来初步判断电脑出现故障的原因。书中还提供了许多解决常见问题的实用技巧,例如电脑运行缓慢、蓝屏、无法开机等,都给出了详细的排查和解决方案。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它并不是零散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所有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电脑的整体运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之前那种“一知半解”的状态。它让我明白,电脑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某一个高端配件,而是所有部件协同工作的成果。这种全局观的建立,对于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脑非常有帮助。 总而言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能够帮助你掌握组装和维护电脑的技能,更能让你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内部运作原理。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电脑技能,或者对电脑硬件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拥有的一本“武功秘籍”。它让我从一个电脑小白,逐渐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解决电脑问题的“DIY达人”。
评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拿到手之后,我着实被它的厚重感和内容所吸引。虽然我平时对电脑硬件了解不多,但身边总有朋友遇到电脑问题,自己也想学点实用的技能。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电脑组成原理讲起,像给一块块独立的芯片和零件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明白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特别是关于CPU、内存、主板、显卡这些核心部件的介绍,简直就像在给它们做“家庭介绍”,详细说明了各自的功能、型号选择的考量点,甚至连接口的类型和兼容性都一一列举,让我这个新手也能看得懂。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组装”的章节。我一直以为组装电脑是一件非常专业且复杂的事情,但书中的讲解循序渐进,从机箱的选择,到各个配件的安装顺序,再到线缆的连接,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尤其是关于静电防护和安装注意事项的部分,简直是保姆式的指导,让我觉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大胆尝试。书中还提到了不同预算下的配置建议,这一点非常实用,可以避免我盲目购买,也能让我了解不同性能的硬件组合带来的效果差异。 除了硬件的组装,这本书在“维护”方面的内容同样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以为维护就是简单的杀毒和系统重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电脑问题的根源在于硬件的接触不良、散热不佳,或者软件驱动的冲突。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日常的硬件检查,如何清洁灰尘,如何排除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比如开不了机、蓝屏、运行卡顿等。这些技巧非常生活化,而且不少问题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解决的,这让我省去了很多找人维修的麻烦和费用,感觉自己真的变成了一个“电脑医生”。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知识的堆砌,它更像是一本实践指南。在讲解硬件的时候,作者并没有回避一些“冷门”但很关键的知识点,比如电源的功率选择、硬盘的接口类型(SATA、NVMe)以及它们对性能的影响,还有内存条的时序和频率差异。这些细节上的讲解,让我对电脑的性能瓶颈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书中还涉及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设置,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注意事项,这让整个“维护”的范畴得到了延伸,变得更加全面。 总的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和“通俗易懂”。它打破了我对电脑技术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学习电脑硬件和维护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反而充满乐趣。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细致地将复杂的电脑世界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对计算机的认知,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使是偶尔遇到一些技术上的疑惑,翻阅这本书也能找到答案,这让我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倍增。
评分拿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我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它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电脑结构原理,到具体的硬件选择和组装步骤,再到后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电脑硬件相关的内容。我最欣赏的是它在讲解硬件时,并没有止步于概念的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配件的性能参数、兼容性问题以及不同品牌和型号之间的优劣势,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电脑硬件知之甚少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配件。 其中,关于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电脑配件的章节,我觉得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它没有简单地罗列一堆配置单,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自己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是游戏、影音、办公,还是专业设计?不同的用途对硬件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游戏玩家需要强大的显卡和高刷新率的显示器,而影音爱好者可能更注重硬盘的存储容量和音响效果。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权衡利弊,在有限的预算内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端配置。 在组装部分,本书的指导可谓是“手把手”的教学。它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步骤,一步步地演示了如何将CPU安装到主板上,如何插内存条,如何连接各种线缆,甚至是如何安装电源和硬盘。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不强的人来说,这些清晰直观的图文并茂的讲解,大大降低了组装的难度,让我觉得即使没有专业的指导,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组装过程。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静电防护的重要性,以及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和专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在维护章节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它不仅仅停留在软件层面的系统优化和杀毒,而是深入到了硬件的保养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例如,关于电脑散热不良的解决方案,如何清洁风扇和散热片,如何检查风道设计,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细节,但它们却对电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判断电脑故障的方法,比如通过听声音、看指示灯、观察屏幕显示等,来初步定位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这让我在面对电脑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 总而言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或者希望自己动手组装、维护电脑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用一种既严谨又不失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复杂的技术问题变得易于理解。这本书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从中不仅学到了如何搭建一台电脑,更学会了如何去爱护和保养我的“数字伙伴”,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技能提升。
评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境界。我之前一直觉得电脑硬件是个非常高深莫测的领域,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它展现在我面前。它从最基础的电脑构成讲起,比如“什么是主板”、“CPU是如何工作的”,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却被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解释得淋漓尽致,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 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关于“配件选择”的部分,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一堆参数列表,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配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比如,它会详细解释内存的频率和时序对系统流畅度的影响,显卡的核心数量和显存容量对游戏画质的提升。这种“为什么”的解释,让我明白每一个配件的价值所在,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听起来很高端的参数。书中还提供了很多不同场景下的配置建议,从入门级到发烧级,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组装部分更是本书的“重头戏”。作者非常细致地介绍了每一个步骤,从如何拆卸机箱,到安装CPU、内存、显卡,再到连接各种线缆,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强调了很多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静电的防护、螺丝的固定方式、线缆的理顺技巧等。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整个组装过程变得更加安全、顺畅,也让我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充满了信心。 在“维护”方面,本书也给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进行软件层面的系统优化,更是深入到了硬件的日常保养和故障诊断。我学到了如何判断电脑是否过热,如何清洁散热风扇,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硬件操作来排除常见的故障,比如开机黑屏、运行卡顿、异响等。这种“防患于未然”和“举一反三”的指导,让我在面对电脑问题时,不再感到束手无策,而是能够冷静地分析和解决。 总的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实用宝典。它不仅让我对计算机硬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掌握了独立组装和维护电脑的技能。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真正地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电脑,或者希望自己动手解决电脑问题的朋友,这本书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评分我一直对电脑内部的运作原理充满好奇,但又觉得那些专业的术语和理论晦涩难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把我从迷茫带入了清晰。它并非直接从晦涩的电路图讲起,而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比如“什么是CPU”、“内存的作用是什么”,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核心部件的功能,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地抓住重点。书中的插图清晰直观,很多时候一个图胜过千言万语,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各个部件的形状、接口以及它们在机箱内的位置。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讲解硬件选择时,并没有强行推销某一特定品牌或型号,而是从技术参数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配置的优缺点。比如,在讲解显卡时,它会详细说明显存容量、核心频率、显存位宽等关键参数对游戏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价位显卡能达到的效果。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明白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硬件,而不是盲目跟风。 关于组装的部分,本书的指导可以说是非常细致入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把零件插进去,而是会强调很多操作的细节,比如如何正确地将CPU放入CPU插槽,如何安装内存条时要对准卡槽并用力下压,如何连接机箱前面板的各种跳线。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直接关系到组装的成功与否以及电脑的稳定性。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静电的危害,并提供了避免静电的方法,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尤为重要。 在维护方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本书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技巧。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清理灰尘,如何更换风扇,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去诊断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开机黑屏、运行卡顿、死机等。它会引导我去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硬件接触不良?还是驱动冲突?亦或是散热问题?通过书中提供的一系列排查步骤,我能够逐步缩小范围,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尝试自己解决。这让我觉得,电脑出现小问题时,不再需要立刻找专业人士,很多问题都可以自己动手搞定。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和“易读性”。它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过程变得简单明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一门技术,更获得了一种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控我的电脑。对于任何想要了解计算机硬件,或者想要自己动手组装和维护电脑的朋友,这本书都绝对是值得推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