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
智能制造建设企业决策层、高工,以及相关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
目 录
案例1 海尔互联工厂创新与实践 1
1.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
1.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
1.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2
1.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3
1.5 案例特点 4
1.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5
1.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0
1.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2
1.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3
案例2 服装个性化定制新模式 17
2.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7
2.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7
2.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8
2.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20
2.5 案例特点 21
2.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22
2.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7
2.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28
2.9 下一步工作计划 29
案例3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生物能源制取系统 35
3.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35
3.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36
3.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36
3.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38
3.5 案例特点 39
3.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40
3.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41
3.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42
3.9 下一步工作计划 42
案例4 直升机旋翼系统制造智能工厂 45
4.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45
4.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45
4.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46
4.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47
4.5 案例特点 47
4.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47
4.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55
4.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57
4.9 下一步工作计划 57
案例5 液晶电视智能检测系统 59
5.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59
5.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60
5.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60
5.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63
5.5 案例特点 64
5.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66
5.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68
5.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70
5.9 下一步工作计划 71
案例6 天津大学三维模型检索系统 73
6.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73
6.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74
6.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75
6.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76
6.5 案例特点 77
6.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78
6.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82
6.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83
6.9 下一步工作计划 84
案例7 传统钢结构制造业柔性制造技术转型升级 89
7.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89
7.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89
7.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90
7.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92
7.5 案例特点 93
7.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94
7.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07
7.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08
7.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09
案例8 自主标准RFID在彩电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11
8.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11
8.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11
8.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12
8.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13
8.5 案例特点 113
8.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18
8.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19
8.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20
8.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21
案例9 面向灌装生产线的WIA-FA智能制造系统 123
9.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23
9.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24
9.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25
9.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27
9.5 案例特点 128
9.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29
9.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37
9.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38
9.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40
案例10 汽车齿轮智能制造生产线 141
10.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41
10.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42
10.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42
10.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49
10.5 案例特点 150
10.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54
10.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55
10.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60
10.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60
案例11 电力装备电力拖动用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部件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 163
11.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63
11.2 电机定子组件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65
11.3 电机定子组件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68
11.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74
11.5 案例特点 174
11.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76
11.7 案例的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78
11.8 案例的示范意义 179
11.9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79
案例12 用户端电气元件智能制造设备 183
12.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位置 183
12.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83
12.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84
12.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91
12.5 案例特点 192
12.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94
12.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98
12.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200
12.9 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
案例13 数控机床信息安全 205
13.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的位置 205
13.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206
13.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206
13.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209
13.5 案例特点 210
13.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211
13.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12
13.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212
13.9 下一步工作计划 213
附录A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全文 215
一、总体要求 215
二、建设思路 217
三、建设内容 224
四、组织实施 233
附件1: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233
附件2: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234
附录B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编制说明 247
一、编制背景 247
二、编制原则 251
三、编制过程 252
四、重点问题说明 254
内容介绍:
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梳理智能制造的典型模式,归纳整理智能制造的标准化需求,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进程,特此征集和编写了这本《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配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解读》使用。 本书中的13个智能制造标准案例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出发,明确了每个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的位置,并通过梳理案例的实施步骤,对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建设、信息安全、互联互通、智能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化需求进行了分析。本案例集是10多家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的实践集锦,全面展示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来自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企业经营与管理第一线的标准化现状和需求整理。
《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这本书,老实说,我拿到手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半期待半审慎的心情。作为一名在制造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技术人员,我见过太多所谓的“时髦”概念,也踩过不少“坑”。智能制造,这个词听起来很美,但具体到落地,尤其是在标准化的层面上,着实让人头疼。书名里的“标准”和“案例”这两个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实实在在的,能够指导我实际工作的例子,而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理论。当然,我也担心它会不会又是一本“纸上谈兵”的书,充满了空洞的术语和无法落地的愿景。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框架,说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是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智能制造标准的,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成功案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技术选型是如何考虑的?数据如何打通?人员如何培训?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它绝对是一本值得我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而非简单的“答案”。在智能制造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银弹”。《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呈现一系列多角度、多维度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思考不同场景下的最优解。《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它更强调了战略、管理、人才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协同作用。我欣赏书中对于“人”的因素的重视,那些关于如何让一线员工拥抱新技术、如何培养具备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书中对数据治理、信息安全等新兴领域的关注,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它鼓励读者从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从成功的案例中提炼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智能制造转型之路。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无论是初涉智能制造的探索者,还是寻求精进的行业专家,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新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翻开它,我首先被那些详细的案例分析所吸引。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智能制造项目的成果,而是深入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技术方案的制定,再到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处理,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某一个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上成功应用的案例印象深刻。它详细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引入MES系统、打通ERP与车间设备的数据流,实现了生产计划的实时调度和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整个系统的架构,让我这个非IT专业人士也能迅速理解其核心逻辑。更重要的是,它还分析了企业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比如员工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培训来逐步化解这些问题。这部分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智能制造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和人的问题。
评分坦白说,阅读《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系统的“标准补课”。在此之前,我对智能制造的标准概念非常模糊,只知道一些零散的术语。这本书通过整合大量的行业实践,将这些标准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仅解释了每个标准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这些标准是如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被应用和验证的。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个案例时,都会清晰地指出其遵循的核心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在实现特定目标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比如,在介绍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案例时,书中详细讲解了它如何应用了ISO 9001、ISO 14001以及一些针对工业自动化的特定标准,最终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和产品合格率的飞跃。这种“标准+案例”的模式,让我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标准的力量,也让我对如何将这些标准融入到自己的企业管理和技术升级中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身处传统制造业、希望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提供了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和切实可行的路径。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回避智能制造实施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既有大型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智能制造转型的智慧。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率分析以及风险评估的部分。它让我明白,智能制造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投入越多就越好,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解决方案。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如何构建技术团队、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推进项目等方面的建议,都非常有借鉴意义。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对接下来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