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 | 《齊民要術》白話文 |
作者: | 劉金同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
齣版日期: | |
版次: | 1 |
ISBN: | 9787511627940 |
市場價: | 55.0 |
媒體評論
目錄捲
收種第二
種榖第三稗附齣,稗為粟類故
第二捲
黍穄第四
粱秫第五
大豆第六
小豆第七
種麻第八
種麻子第九
大小麥第十瞿麥附
水稻第十一
旱稻第十二
鬍麻第十三
種瓜第十四茄子附
種瓠第十五
種芋第十六
第三捲
種葵第十七
蔓菁第十八菘、蘆菔附齣
種蒜第十九澤蒜附齣
種薤第二十
種蔥第二十一
種韭第二十二
種蜀芥、蕓薹、芥子第二十三
種鬍荽第二十四
種蘭香第二十五
荏、蓼第二十六
種薑第二十七
種蘘荷、芹、第二十八菫、鬍葸附齣
種苜蓿第二十九
雜說第三十
第四捲
園籬第三十一
栽樹第三十二
種棗第三十三諸法附齣
種桃柰第三十四
種李第三十五
種梅杏第三十六杏李附齣
插梨第三十七
種栗第三十八
柰、林檎第三十九
種柿第四十
安石榴第四十一
種木瓜第四十二
種椒第四十三
種茱萸第四十四
第五捲
種桑、柘第四十五養蠶附
種榆、白楊第四十六
種棠第四十七
種榖楮第四十八
漆第四十九
種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種竹第五十一
種紅藍花、梔子第五十二燕支、香澤、麵脂、手藥、紫粉、白粉附
種藍第五十三
種紫草第五十四
伐木第五十五種地黃法附齣
第六捲
養牛、馬、驢、騾第五十六相牛、馬及諸病方法
養羊第五十七氈及酥酪、乾酪法,收驢馬駒、羔、犢法,羊病諸方,並附
養豬第五十八
養雞第五十九
養鵝、鴨第六十
養魚第六十一種蒓、藕、蓮、芡、芰附
第七捲
貨殖第六十二
塗甕第六十三
*麯並酒第六十四
白醪麯第六十五皇甫吏部傢法
笨麯並酒第六十六皇甫吏部傢法
法酒第六十七
第八捲
黃衣、黃蒸及糵第六十八
常滿鹽、花鹽第六十九
作醬等法第七十
作酢法第七十一
作豉法第七十二
八和齏第七十三
作魚鮓第七十四
脯臘第七十五
羹臛法第七十六
蒸缹法第七十七
、腤、煎、消法第七十八
菹綠第七十九
第九捲
炙法第八十
作、奧、糟、苞第八十一
餅法第八十二
粽法第八十三
煮第八十四
醴酪第八十五
飧、飯第八十六
素食第八十七
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
餳第八十九
煮膠第九十
筆墨第九十一
第十捲
五榖、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産者第九十二
五榖(一)
稻(二)
禾(三)
麥(四)
豆(五)
東牆(六)
果蓏(七)
棗(八)
桃(九)
李(一○)
梨(一一)
柰(一二)
橙(一三)
橘(一四)
甘(一五)
柚(一六)
椵(一七)
栗(一八)
枇杷(一九)
椑(二○)
甘蔗(二一)
菱(二二)
棪(二三)
劉(二四)
鬱(二五)
芡(二六)
(二七)
薁(二八)
楊梅(二九)
沙棠(三○)
柤(三一)
椰(三二)
檳榔(三三)
廉薑(三四)
枸櫞(三五)
鬼目(三六)
橄欖(三七)
龍眼(三八)
椹(三九)
荔枝(四○)
益智(四一)
桶(四二)
子(四三)
豆蔻(四四)
榠(四五)
餘甘(四六)
蒟子(四七)
芭蕉(四八)
扶留(四九)
菜茹(五○)
竹(五一)
筍(五二)
荼(五三)
蒿(五四)
菖蒲(五五)
薇(五六)
萍(五七)
石菭(五八)
鬍荾(五九)
承露(六○)
鳬茈(六一)
菫(六二)
蕓(六三)
莪蒿(六四)
葍(六五)
蘋(六六)
土瓜(六七)
苕(六八)
薺(六九)
藻(七○)
在綫試讀內容介紹
?《齊民要術》(以下簡稱《要術》)是中國現存*早*完整保存下來的古代農學名著,也是世界農學*早*有價值的名著之一。書中的“齊民”,意思就是平民百姓,“要術”是指謀生的重要方法,四字閤起來說,就是民眾從事生活資料生産的重要技術知識。作者賈思勰(xié),是南北朝時的後魏人,到晚年,後魏滅亡,跨入東晉時期,東魏隻存在十多年,所以他主要生活在後魏期間,人們仍稱“後魏賈思勰”。賈思勰,史書中沒有他的傳記,彆的文獻也沒有關於他的隻言片語,他的一生事跡,可說是一紙空白。現在**確鑿的“信史”隻有十個字,那就是原書原刻本的捲作者的署名,題稱“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遺憾的是,就是這點信息也還存在著分歧,因為那時後魏有兩個高陽郡:一個在河北,郡治在今河北高陽境內;一個在山東,郡治在今山東桓颱東。究竟賈氏在哪個高陽郡任太守,從清代到,中外學者作瞭不少考證,各主一說。雖然各有理由,畢竟史證缺乏,推測的意見說服力不強,不能取得一緻認識,所以現在還難以作齣定論。據*新考證,賈思勰是山東壽光人。他的書成於公元6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之間。賈思勰除山東故鄉外,到過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足跡遍及黃河中下遊。他書中反映的農業地區,主要是黃河中下遊地區,而以山東地區為主。這一地區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基本相似,就耕作栽培特點來說,同屬於北方旱作農業地區。書中常提到“中國”,這“中國”指的是後魏的疆域,主要指漢水、淮河以北,不包括江淮以南。書中也提到“漠北寒鄉”和“吳中”,一個在沙漠以北,一個在江南,這隻是舉例說到那裏有那種情況,不在《要術》所述農業經營的範圍之內。這些是必須注意分清的。《要術》全書10捲,92篇,共約115000餘字。其中賈氏自序後麵捲一前麵的《雜說》,非賈氏本文,是後人插進去的。《雜說》在北宋*早的刻本中已有,其人以善於經營農業生産自負,大概是唐代的一個經營者為瞭流傳他的經營方法而憑藉名著夾帶進去的。今人援引《要術》往往把《雜說》當作賈氏本文引錄,是很不妥當的。書中有很多小字注文,基本上是賈氏自注,但引《漢書》齣現瞭唐代顔師古的注文,自然是後人的亂插。另外,*初的寫書形式,注文往往以單行小字接寫在正文下麵,這樣,在傳抄過程中很容易將單行小字誤寫為大字,就變成瞭正文,這種原應是注文而後來以正文的形式齣現的情況,在今本《要術》中還是不少的。《要術》世稱“難讀”,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書裏麵確實有不少不能用通用的意義來解釋的詞語,大都是那時的民間“土語”和生産上的“術語”。由於時代久瞭,方言又有地區性的局限,所以後人對這些就感到很陌生而難以理解。但是經過細心探索、論證和比較研究,還是基本上可以解決的。二是《要術》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産生很多抄刻上的錯、脫、竄、衍,更增添瞭閱讀的睏難。這種人為的亂錯,是《要術》難讀的主要方麵。廓清瞭這種種錯亂,其實《要術》行文還是淺近平易,不雕琢,“不尚浮辭”,清楚明快的。《要術》自宋代以後到近代,相繼有20多種版本,版本好壞相差很大。北宋天聖(1023—1031)年間由皇傢藏書館“崇文院”校刊的《要術》本子,是《要術》脫離手抄階段的*早刻本(本書簡稱“院刻”),是**的本子。可惜該本在我國早已散失,現在**的孤本在日本,但10捲已丟失8捲,隻殘存第五、第八兩捲。1838年日人小島尚質曾就該兩捲原刻細心公正地影摹下來。此影摹本後為楊守敬(1839—1915)所得,現存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圖書館。1914年羅振玉(1866—1940)曾藉得該影摹本,用珂羅版影印,編入《吉石盦叢書》,國內纔有院刻影印本流傳。北宋本的抄本,現存
正版 《齊民要術》白話文 劉金同 書店 農業基礎科學書籍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