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
定价:79.00元
作者:郭劲,谢冀江,阮鹏 等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8112535
字数: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分为4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关键单元技术、主机结构设计及激光参量的测试方法,内容在总体上反映了目前该激光器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书中所述内容,如“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主机结构设计”“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电激励技术”“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放电生成物处理技术”等均为作者团队的原创技术。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详细介绍了作者团队近年来取得的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相关研究成果。
希望《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对推动我国该类激光器相关技术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目录
章 绪论
1.1 DF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1.1 DF激光器工作原理
1.1.2 DF激光器的分类
1.2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特点及应用
1.2.1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特点
1.2.2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应用
1.3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发展动态
参考文献
第2章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自持体放电的基本原理
2.1 自持体放电基本原理
2.2 非链式DF激光工作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2.3 自持体放电形式与预电离技术
2.3.1 自持体放电形式
2.3.2 实现非链式脉冲DF激光输出的预电离技术
2.4 紫外预电离技术
2.4.1 火花针预电离
2.4.2 电晕预电离
2.4.3 半导体预电离
参考文献
第3章 F原子产生过程和SF6气体击穿机理
3.1 SF6气体的基本性能
3.1.1 SF6气体的理化特性
3.1.2 SF6气体的电学特性
3.2 SF6气体与电子的作用过程
3.2.1 SF6碰撞解离过程
3.2.2 SF6碰撞电离过程
3.2.3 电子吸附过程
3.2.4 粒子复合过程
3.3 SF6气体击穿机理
3.3.1 SF6气体击穿机理
3.3.2 SF6气体的临界击穿电场强度
3.4 SF6气体对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放电击穿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反应动力学模型
4.1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产生机理
4.1.1 泵浦过程
4.1.2 弛豫过程
4.1.3 激光辐射跃迁
4.2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动力学反应过程
4.2.1 F原子产生过程选取
4.2.2 DF激光器动力学反应过程及反应速率系数
4.3 动力学模型
4.3.1 激光器速率方程理论
4.3.2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动力学模型
4.4 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4.5 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及讨论
4.5.1 参与反应的各组分粒子数密度变化情况分析
4.5.2 工作气体比例对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
4.5.3 输出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主机结构设计
5.1 主机结构组成与布局
5.1.1 主机组成与功能
5.1.2 风机选型
5.1.3 换热器选型
5.1.4 主机结构布局
5.2 真空腔系统
5.2.1 真空腔壳体
5.2.2 真空腔的密封
5.2.3 真空泵选型
5.2.4 真空计与漏率
5.3 气体循环冷却系统
5.3.1 气体循环流场结构
5.3.2 附加导流装置
5.3.3 板翅式换热器
5.3.4 流场压力损失
5.3.5 风机参数确定
5.3.6 放电区气流均匀性
5.4 光学支架
5.5 主机装置与测试
5.5.1 设计结果与实物装置
5.5.2 放电区气流测试
参考文献
第6章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电激励技术
6.1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高压电源
6.1.1 高压电源参数
6.1.2 触发开关
6.1.3 高压电源组成
6.2 火花针紫外预电离放电技术研究
6.2.1 紫外预电离放电电路
6.2.2 火花针紫外预电离DF激光器电极间静电场仿真
6.2.3 放电特性测量
6.3 自引发放电技术研究
6.3.1 自引发放电电路
6.3.2 自引发放电DF激光器电极间静电场仿真
6.3.3 放电特性测量
参考文献
第7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光学谐振腔技术
7.1 稳定谐振腔
7.1.1 平凹型稳定谐振腔参数设计
7.1.2 稳定谐振腔模式分析
7.2 非稳定谐振腔
7.2.1 非稳定谐振腔参数设计
7.2.2 非稳定谐振腔模式分析
7.2.3 非稳定谐振腔的实验研究与参数优化
7.3 色散腔
参考文献
第8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放电生成物处理技术
8.1 放电生成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8.1.1 工作物质的放电产物
8.1.2 放电产物间的化学反应
8.1.3 气体放电生成物的危害
8.2 分子筛吸附技术在DF激光器中的应用
8.2.1 分子筛吸附的基本原理
8.2.2 专用分子筛的设计和制造
8.2.3 分子筛吸附装置设计
8.2.4 分子筛吸附实验及结果分析
8.3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尾气处理技术
8.3.1 激光器尾气成分的采集
8.3.2 激光器尾气成分的测试方法
8.3.3 激光器尾气处理方法
8.3.4 激光器尾气处理装置
参考文献
第9章 激光器输出参量测试技术
9.1 激光功率
9.1.1 平均功率检测
9.1.2 脉冲功率测试
9.1.3 功率不稳定度
9.2 激光能量测试
9.2.1 单脉冲能量
9.2.2 重频放电能量
9.2.3 能量密度
9.2.4 能量不稳定度
9.3 激光器效率
9.3.1 电光转换效率
9.3.2 插头效率
9.4 激光光谱检测
9.4.1 经济型DF激光光谱仪检测波长
9.4.2 光纤光谱仪
9.5 激光脉冲宽度
9.5.1 激光脉冲宽度
9.5.2 激光重复频率
9.6 激光光束发散角
9.6.1 光斑尺寸
9.6.2 近场发散角
9.6.3 远场发散角
9.6.4 激光束指向稳定性
9.7 小信号增益测量
9.7.1 理论分析
9.7.2 实验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绪论
1.1 DF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1.1 DF激光器工作原理
1.1.2 DF激光器的分类
1.2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特点及应用
1.2.1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特点
1.2.2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应用
1.3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的发展动态
参考文献
第2章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自持体放电的基本原理
2.1 自持体放电基本原理
2.2 非链式DF激光工作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2.3 自持体放电形式与预电离技术
2.3.1 自持体放电形式
2.3.2 实现非链式脉冲DF激光输出的预电离技术
2.4 紫外预电离技术
2.4.1 火花针预电离
2.4.2 电晕预电离
2.4.3 半导体预电离
参考文献
第3章 F原子产生过程和SF6气体击穿机理
3.1 SF6气体的基本性能
3.1.1 SF6气体的理化特性
3.1.2 SF6气体的电学特性
3.2 SF6气体与电子的作用过程
3.2.1 SF6碰撞解离过程
3.2.2 SF6碰撞电离过程
3.2.3 电子吸附过程
3.2.4 粒子复合过程
3.3 SF6气体击穿机理
3.3.1 SF6气体击穿机理
3.3.2 SF6气体的临界击穿电场强度
3.4 SF6气体对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放电击穿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反应动力学模型
4.1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产生机理
4.1.1 泵浦过程
4.1.2 弛豫过程
4.1.3 激光辐射跃迁
4.2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动力学反应过程
4.2.1 F原子产生过程选取
4.2.2 DF激光器动力学反应过程及反应速率系数
4.3 动力学模型
4.3.1 激光器速率方程理论
4.3.2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动力学模型
4.4 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4.5 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及讨论
4.5.1 参与反应的各组分粒子数密度变化情况分析
4.5.2 工作气体比例对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
4.5.3 输出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主机结构设计
5.1 主机结构组成与布局
5.1.1 主机组成与功能
5.1.2 风机选型
5.1.3 换热器选型
5.1.4 主机结构布局
5.2 真空腔系统
5.2.1 真空腔壳体
5.2.2 真空腔的密封
5.2.3 真空泵选型
5.2.4 真空计与漏率
5.3 气体循环冷却系统
5.3.1 气体循环流场结构
5.3.2 附加导流装置
5.3.3 板翅式换热器
5.3.4 流场压力损失
5.3.5 风机参数确定
5.3.6 放电区气流均匀性
5.4 光学支架
5.5 主机装置与测试
5.5.1 设计结果与实物装置
5.5.2 放电区气流测试
参考文献
第6章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电激励技术
6.1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高压电源
6.1.1 高压电源参数
6.1.2 触发开关
6.1.3 高压电源组成
6.2 火花针紫外预电离放电技术研究
6.2.1 紫外预电离放电电路
6.2.2 火花针紫外预电离DF激光器电极间静电场仿真
6.2.3 放电特性测量
6.3 自引发放电技术研究
6.3.1 自引发放电电路
6.3.2 自引发放电DF激光器电极间静电场仿真
6.3.3 放电特性测量
参考文献
第7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光学谐振腔技术
7.1 稳定谐振腔
7.1.1 平凹型稳定谐振腔参数设计
7.1.2 稳定谐振腔模式分析
7.2 非稳定谐振腔
7.2.1 非稳定谐振腔参数设计
7.2.2 非稳定谐振腔模式分析
7.2.3 非稳定谐振腔的实验研究与参数优化
7.3 色散腔
参考文献
第8章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放电生成物处理技术
8.1 放电生成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8.1.1 工作物质的放电产物
8.1.2 放电产物间的化学反应
8.1.3 气体放电生成物的危害
8.2 分子筛吸附技术在DF激光器中的应用
8.2.1 分子筛吸附的基本原理
8.2.2 专用分子筛的设计和制造
8.2.3 分子筛吸附装置设计
8.2.4 分子筛吸附实验及结果分析
8.3 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尾气处理技术
8.3.1 激光器尾气成分的采集
8.3.2 激光器尾气成分的测试方法
8.3.3 激光器尾气处理方法
8.3.4 激光器尾气处理装置
参考文献
第9章 激光器输出参量测试技术
9.1 激光功率
9.1.1 平均功率检测
9.1.2 脉冲功率测试
9.1.3 功率不稳定度
9.2 激光能量测试
9.2.1 单脉冲能量
9.2.2 重频放电能量
9.2.3 能量密度
9.2.4 能量不稳定度
9.3 激光器效率
9.3.1 电光转换效率
9.3.2 插头效率
9.4 激光光谱检测
9.4.1 经济型DF激光光谱仪检测波长
9.4.2 光纤光谱仪
9.5 激光脉冲宽度
9.5.1 激光脉冲宽度
9.5.2 激光重复频率
9.6 激光光束发散角
9.6.1 光斑尺寸
9.6.2 近场发散角
9.6.3 远场发散角
9.6.4 激光束指向稳定性
9.7 小信号增益测量
9.7.1 理论分析
9.7.2 实验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吸引人了,【XH】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科技感和神秘感。我之前对激光器领域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科普读物,知道它们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对于其背后的具体原理,尤其是像“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这些专业术语,我还是不太明白。这本书的标题暗示着它会深入探讨一种新型的激光器类型,而且“放电引发”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是不是意味着通过某种放电方式就能激活激光介质?“非链式”又是什么意思?这与传统的链式反应式激光器有什么区别?“脉冲”则表明它不是持续发光,而是以短促的脉冲形式输出能量,这在很多需要高强度短时能量的应用场景下非常有价值。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构思和实现这种激光器的,它的研发过程一定充满了挑战和创新。我期待这本书能用一种比较易懂的方式,为我揭开这种新型激光器的神秘面纱,让我了解它在技术上的突破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应用前景。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科幻小说一样,讲述一段充满智慧与汗水的科技探索史,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它内部蕴含的知识是多么的精彩!
评分我一直对物理学中关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充满好奇,特别是激光的产生机制。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XH】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这个名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之前了解过一些激光器的基础知识,比如光放大原理,但是“放电引发”这个词汇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切入点可能很独特,不同于一般的泵浦方式,它是否通过电离气体来激发激光介质?“非链式”这一点尤其引起我的思考,很多化学反应或者物理过程都存在链式反应,而“非链式”似乎暗示着一种更直接、更可控的激发途径,这对于激光器的稳定性和输出特性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还有“脉冲”这个词,意味着能量是以极短的脉冲形式释放,这在很多需要精确控制能量输出的科学实验或工业应用中至关重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氟化氘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解释清楚“放电引发”和“非链式”是如何协同作用,最终产生高功率的脉冲激光。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魅力,我感觉它会是一次对激光技术前沿的深入探索,或许还能了解到一些尚未被广泛普及的先进技术。
评分我是一名对材料科学和能源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最近在浏览科技书籍时,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XH】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仅仅是书名,就充满了深邃的科学意境。“放电引发”四个字,让我联想到电流在气体中产生的辉光放电,以及这种放电如何能够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激光介质,激发其产生相干光。“非链式”这个概念则非常有意思,它可能意味着该激光器的激发过程避免了传统链式反应可能带来的不稳定性或副反应,从而获得更纯净、更高效的激光输出。“脉冲”则直接指出了其工作模式,短促而强烈的能量爆发,这在很多前沿科学研究,比如超快动力学、精密加工等领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氟化氘”作为激光介质,其特性必然与其它气体有所不同,作者是如何利用这种介质的独特属性来实现高效的激光产生的呢?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关于激光物理、气体放电、以及特殊激光介质的先进知识,理解这种新型激光器在技术上的创新之处,以及它可能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带来的突破。
评分作为一个对高能物理和先进能源系统略有涉猎的读者,我被这本书的书名深深吸引住了——【XH】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密码,暗示着一种复杂而精妙的科学技术。“放电引发”立刻让我想到等离子体物理和放电物理的交叉领域,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泵浦机制,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一些固有局限。“非链式”这个词对我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暗示着对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失控或效率低下的情况,这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激光输出至关重要。“脉冲”则表明了其强大的瞬间功率输出能力,这在很多需要爆发式能量传递的场合是必不可少的。而“氟化氘”作为激光介质,其物理化学性质必然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物理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这样一个具有独特性能的激光器?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探索未知的召唤,我非常期待阅读它,去了解这种新型激光器背后的科学原理,它在技术上的突破点,以及它可能在未来能源、军事或科研领域扮演的角色。
评分我一直对现代物理学中的尖端技术,尤其是涉及光子学和新材料的领域非常感兴趣,而【XH】 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激光器这个书名,就像一颗明珠,在众多的科技书籍中熠熠生辉。它点明了激光器的激发方式——“放电引发”,这不同于我所熟知的许多光学泵浦或气体放电激发,似乎是一种更直接、更具创新性的能量注入方式。“非链式”这个描述更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它暗示着激光的产生过程可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可控的激发路径,这对于激光器的稳定性和性能提升至关重要。而“脉冲”则直接表明了它是一种高功率、短时输出的激光器,这在科研和工业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另外,“氟化氘”作为激光介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它的特性是如何被用来构建高效激光器的呢?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读这些技术细节,比如放电机制的具体实现、非链式激发过程的微观动力学、以及氟化氘介质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新型激光技术的大门,看到科学研究如何不断突破界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