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纤通信技术(第二版)
定价:35.00元
作者:柳春锋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64011369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的特色在于以“理论 应用 研究 实训”的体例形式,展开章节的内容,结合图表、提示、知识扩展等多样化的体例编排,做到深浅适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始终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介绍光纤光缆、器件结构等理论知识和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方面的知识。
本书共9章,章主要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及系统构成;第2章主要介绍光纤光缆的结构、导光原理及特性、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其工程选型;第3章主要介绍光源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第4章主要介绍光检测器及无源光器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第5章主要介绍光端机及线路码型,重点是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的结构、特性参数等;第6章主要介绍光纤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有关知识,包括工程的基本设计要点、再生段距离估算、光电设备配置等;第7章主要介绍光缆线路施工及维护技术、光纤光缆接续技术等;第8章对有关光纤通信的新技术做了概要的介绍,包括光孤子通信、相干光通信、全光通信等;第9章是实训内容,涉及光纤接续、参数测试及仪器设备的使用。
目录
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
1.2 光纤通信系统简介
1.3 光纤通信的特点
1.4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光纤与光缆
2.1 光纤
2.2 导光原理
2.3 光纤的特性
2.4 光缆
2.5 新型光缆简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三章 光源
3.1 基础知识
3.2 半导体激光器(LD)
3.3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3.4 半导体激光器(LD)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比较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四章 通信用光器件
4.1 光器件简介
4.2 光检测器
4.3 无源光器件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五章 光端机
5.1 光发送机
5.2 数字光接收机
5.3 光中继器
5.4 线路码型简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六章 光纤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6.1 工程设计概述
6.2 传输系统的制式
6.3 再生段距离的计算
6.4 光电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6.5 供电系统
6.6 光缆工程施工图设计流程
6.7 路由及中继站站址的选择
6.8 光纤光缆的选型
6.9 光纤通信工程概、预算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七章 光缆线路施工与维护
7.1 光缆线路施工概述
7.2 光缆线路施工准备
7.3 直埋敷设
7.4 管道敷设
7.5 架空敷设
7.6 水下敷设
7.7 光纤光缆的接续
7.8 质量管理与控制
7.9 光缆线路维护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八章 光纤通信的新技术
8.1 光孤子通信
8.2 相干光通信
8.3 全光通信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研究项目
第九章 光纤通信技术实训
9.1 光缆的色谱分析
9.2 光纤光缆的接续
9.3 光缆测试
9.4 光发送机参数测试
9.5 光接收机参数测试
附录A 课程标准
附录B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C 常用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终于拿到这本《光纤通信技术(第二版)》,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但内容绝对是干货满满。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但总觉得零散不成体系,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概念,比如模式的产生与传播、损耗的补偿机制,还有各种调制解调方式的原理和优劣,一直有些模糊。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块空白。它从最基本的半导体发光原理、光纤的结构特性讲起,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让我对光信号是如何在光纤中传输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章节,讲解得非常细致,还配有大量的图示和公式推导,虽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复琢磨,但一旦理清思路,就会豁然开朗。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讲解具体技术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实际应用,比如不同类型的光源(激光器、LED)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以及不同光纤(单模、多模)的适用范围,这对于我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技术选型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第二版相较于第一版,肯定在内容上有所更新,这对于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我之前以为光纤通信只是关于光信号的传输,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涉及的领域远不止于此。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光信号的产生、传输,还详细讲解了光信号的接收、放大、整形以及复用等关键环节。对于光放大器(EDFA、SOA)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长距离传输中的重要作用,讲解得非常透彻。我还学到了关于各种复用技术(WDM、TDM)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这对于理解现代高速光通信网络至关重要。书中对各种光器件的介绍也十分详尽,比如光开关、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等,它们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都得到了清晰的阐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光模块的介绍印象深刻,从SFP到QSFP,不同封装形式和速率的光模块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都有详细的对比分析,这对我了解和选购光模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将光纤通信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并且讲解得深入浅出。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入手难度适中,讲解方式很值得称赞。我一直对光纤通信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一本合适的入门教材。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个恰好的平衡点。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光纤的特性,然后逐步深入到光纤通信系统。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有清晰的解释和背景说明,不会让读者感到突兀。书中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形象地展示了各种器件和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抽象的概念。即使是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作者也尽量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并辅以文字解释,让我在推导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工程实例,这让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对教学非常有心得,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学习曲线。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用,尤其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本必备工具书。我之前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光纤通信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找不到准确的答案。有了这本书,很多困扰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比如,在进行网络故障排查时,书中关于各种损耗(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技巧,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还有在设计光纤链路时,书中关于光功率预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收发器和光纤类型,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纤网络安全的部分,对如何保护光纤网络免受攻击,以及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都有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日益重要的网络安全来说,是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内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专业,但又不失严谨,阅读起来非常顺畅。我甚至可以把这本书放在手边,在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时,随时翻阅查找相关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清晰明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原理到应用,各个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光纤类型(石英光纤、塑料光纤)的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让我对光纤的物理特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关于光信号编码和解码技术的讲解,也让我对数据如何在光信号上传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各种行编码和差分编码的原理和应用,都得到了清晰的阐述。我还学到了关于光纤到户(FTTH)等接入网技术,以及波分复用(WDM)技术在骨干网中的应用,这些都是当前光纤通信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技术。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列表也非常丰富,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个通往光纤通信领域的知识殿堂的钥匙,引领我一步步探索这个迷人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